郭偉建
(內蒙古包鋼第一中學 內蒙古 包頭 014010)
高中是非義務教育的開始階段,也是個人在身心發展、人格完善、各種價值觀念走向成熟的重要時期,是少年發展為成年的重要階段,期間的健康情感教育尤為重要。語文這一學科基于我們所使用的語言,有工具的屬性,更有人文學科的廣泛性;而其精神性、價值引導性、情感培育性的特征尤為突出,因此在語文教學中開展健康教育尤為重要,這會深刻影響到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發展。
《中國高考評價體系(2019版)》指出:高考評價體系的核心目標,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發揮考試的引導作用,切實體現高考的育人功能,形成人才選拔考試評價教育引導和教學反駁的一體化新格局。[1]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道德修養是新時期教育的要求。高考作為國家選拔人才的方式,對國家未來發展有深遠意義。新的高考評價體系具有指揮棒的意義,它為高中教學指明了使命和方向。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引導學生提高思想水平和價值觀,踐行以習近平新中國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語文作為一門思想底蘊深厚的人文學科,對于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精神文化境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這就要求教師深刻理解高考評價體系,結合語文學科特點和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教書育人,以德育人。而語文課程中的健康情感教育是幫助高中生形成良好的價值體系的有效方法,也為培養合格的人才提供了一份保障。
2.1 學生健康情感教育離不開教師的正確引導,教師在教育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的良好示范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對學生學習,精神世界發展,觀念形成乃至人生道路上有著突出影響。[2]因此,在對學生教育工作中,樹立正確榜樣,引導學生,是老師的責任。首先,為師者要身正為范,一個價值觀正確情感健康地老師才會傳遞給受教育者更多的積極的正能量,也才會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尊敬,親其師信其道就是這個道理,教師要以自己行動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讓學生在情感上認同老師,學生才會緊跟老師的腳步。所以教師的積極模范引導必不可少。
2.2 深入挖掘課本,充分利用課堂。對學生進行健康情感教育是中國高考體系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高中語文教育一重要目標。語文本就與文學密切相關,文學則離不開情感的輔助,情感甚至作為一些文學作品的靈魂而使之被選入語文教材中,這必然要求語文老師加大對課本中優秀教學文本的挖掘力度,并引導學生一同去發掘其中的健康情感。在這一過程中,老師提前研究文本尤為重要;同時也要積極修改并完善課程設計,對課本內容的歸納,總結,通過優秀作品所蘊含的深刻人文精神來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在教學方式上注重創新,注意結合語文這一學科的特點避免傳統課堂單調枯燥的說教。教師應該注意結合作品特點,如詩歌散文類的作品可以在課堂上朗誦,小說戲劇作品可編成話劇表演;對于遠離現代生活的作品,可以組織學生查閱、瀏覽相關資料,進行討論和交流,并結合活動的歷史背景進行深入探討,從而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使學生進一步了解作品中蘊含的人文精神,形成健康的情感認同。也可通過多種途徑活躍課堂氣氛,開展探究性學習,對教材內容研討探究,嘗試教學,促使學生關聯實際,積極思考,注重教材知識精神與現實的有機聯系生活化,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通過教材優秀作品的精神內涵來引導學生精神世界的改善,培養學生的思維維度能力的同時也使得學生有真實的情感體驗或認同。在課堂上,教師要體現真實性和客觀性,注重對學生的正確引導,鼓勵學生辯證思維,合理表達,避免個人主觀情感和偏好對學生思維和判斷的影響,也要避免負面情緒情感占據主導。
2.3 充分利用資源,積極延伸拓展。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教師應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的優勢,充分結合各種技術手段,通過良好的情境建構,使學生能夠主動學習,提高注意力的同時避免傳統的語文教育重中之重解釋,忽視學生思維的弊端,將學生引入課堂,成為課堂的主人。通過幻燈片放映、影視資源展示、角色扮演等多種方式,結合教學內容,巧妙地塑造場景,使故事生動,讓學生融入故事,使學生充分理解課文背后的情感,將工作情境與實際設計相結合生活相關問題,通過生活與故事的聯系,引發學生的深入思考,構建文學作品、思想感情與現實生活的橋梁,把課本學習與現實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探索人文精神,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情感和正確的思想。高中語文教學是傳統優秀文化的重要載體,對學生的人文精神培養和健康情感形成有著很大的影響。[3]語文教學工作要充分結合學科特點與高考評價體系的要求,達到當代素質教育的標準,引導學生全面發展,以實現教育的育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