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加文
(廣西那坡縣平孟鎮九年一貫制學校 廣西 百色 533000)
小說是初中語文中的一種重要體裁,相對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他們獨立自主的展開閱讀。但學生通常對小說中復雜的人物關系、豐富的情感情境無法感同身受,徘徊在小說的意境之外,最后只能獲得淺薄的理解,這嚴重影響了小說教學的最終效果。傳統教學模式存在很多的弊端,學生沒有興趣參與其中,在閱讀中進行情景創設,模擬文本中的清醒,這樣可以引導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故事情節和人物心理,感受小說文學的獨特魅力,所以初中語文教師要注重小說閱讀教學中進行情境教學的實踐探索,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將情境教學運用到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改善了傳統落后的教學面貌。具體表現為以下兩點:第一,激發學生閱讀學習的興趣。通過創設小說中的情境,可以將文本更為直觀形象的展示出來,學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加深了學習體驗,整個教學氛圍變得非常融洽和輕松,學生可以其中進行自由的聯想,拓展了思維視域,積極主動的對小說中的情節進行多視角分析,確保了良好教學效果。第二,培養學生的思想內涵。在開展小說情境閱讀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充分的調動,同時也會獲得精神上的啟發,在情感意識上受到了潛移默化的滲透和影響,將小說與自己的生活結合起來,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素質,促進健康成長進步[1]。
2.1 創新文本形式,分角色還原情境。初中語文教師在小說閱讀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圍繞教材上的小說課文內容進行教學創新,并且要緊密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比如分角色朗讀就是一種常用的教學方式,學生可以充分融入到小說情境當中,非常有興趣的朗讀學習,還原小說故事情境,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語文《最后一課》課文的教學中,這就是選自外國小說,可以組織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閱讀和演繹,共同分析哪個角色應該運用什么樣的語調。比如在模仿韓麥爾先生的時候,應該是傷心和絕望的心情,一句“下課了,你們走吧。”可以充分體現出對國破家亡的巨大悲傷。在角色還原情境閱讀的時候,要讓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角色,同學之間合作表演,在這樣的情境教學中,學生們保持了很高的參與熱情,深刻感受到了小說的文學藝術魅力。
2.2 利用多媒體教學,獲得深層次理解。信息化時代背景下,課堂教學方式已經不再僅僅是黑白和講臺,許多先進信息技術都開始與教學活動融合到了一起,其中多媒體教學就是一個典型代表,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通過圖片、視頻、音樂等多種表現形式,可以將教學內容以更為直觀形象的方式呈現出來[2]。初中語文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播放小說中的故事情境,這樣一定可以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他們獲得深層次的理解,也加深了學習的印象。例如在《社戲》這篇魯迅先生的小說的閱讀學習中,為了讓學生們感受夜間劃船的氛圍,就可以運用多媒體播放《月光曲》,在安靜美妙的音樂背景下,學生的心情得到了放松,此時進行課文的深情朗讀,可以對那種生活之美產生更深刻的理解,有效促進了教學效率的提升。
2.3 品析人物形象,發展文學欣賞素質。對于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小說課文學習,一定要明確小說作品的三個基本要素,其中人物是極為重要的,學生在探究學習小說作品的時候,應該注重品析人物形象,小說中的故事情節都離不開人物的推動,所以通過對人物形象的把握也有助于促使學生融入文本情境當中,并且還有助于發展學生的文學欣賞素質[3]。例如對于《孔乙己》這篇課文來說,就需要對孔乙己這個主人公的形象進行分析,進而揭示主題思想。
總之,在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改變落后的教學模式,可以運用情境教學這種新型教學方式,精心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置身于文本情境之中,這樣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會更高,對于小說主要內容和思想情感會產生更多的認識,從而有效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