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興杰
(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農安鎮三寶初級中學 吉林 長春 130200)
魯迅作品是新舊社會文學知識相互碰撞時期的指路燈,引領了一波又一波新時期文學家,對舊社會不良習俗進行批判,引導人們盼望新社會,將魯迅先生的作品引入初中教材是幫助學生更好的對文學體裁進行了解,借助魯迅先生的文筆對各種寫作手法都有所涉獵,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提高學生思想高度,但是由于魯迅先生文筆相對深奧,如何讓學生更好的體會魯迅文筆的魅力,體會魯迅先生的創作思想,是初中語文教師不斷探索的方式。
由于魯迅的家族是文官出身,從小受到文學熏陶,雖然因祖父的仕途不順一家遭受牽連,但是魯迅家人從沒放棄對魯迅文學的培養,其繼祖母在魯迅還是孩童時期不斷給魯迅講自己小時候的故事,民間故事,給年幼的魯迅進行民間文化啟迪,給魯迅后期文筆奠定了良好基礎,同時給年幼的魯迅種下愛國情懷的種子,在辛亥革命發生之后,魯迅帶著載著滿懷的雄心壯志和愛國情懷登上去日本留學的輪船,尋找能夠救國民于水深火熱的方法和真理,魯迅即使身在日本也一直關注著國內民生和社會發展狀況,并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期盼回國后,能通過自己的文筆改變國民的奴隸性,變得更加有血肉,改變傳統舊社會中不良習俗,引導國民一起探求人生新的道路的執著信念,比如學習魯迅的《孔乙己》一文時,文章中就表達處魯迅對于傳統社會的封建科舉制度進行批判,封建教育嚴重束縛所有知識分子的思想,科舉制度對下層知識分子嚴重摧殘,同時,也表達出魯迅對廣大農民和勞動人民的同情和惻隱之心,對以后美好生活的期待。
在魯迅眾多作品中,有非常多的作品都是描寫魯迅小時候生活經歷和童年趣事的,魯迅作品中的幽默和諷喻是同透過表面到本質去理解的,將諷喻深藏在幽默之中,給學生留下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長媽媽講的老和尚的故事,使得魯迅覺得做人是非常危險的,甚至到了夏天夜晚都不敢抬頭往上看,害怕遇到赤練蛇和美女蛇,同時也非常想得到一條像老和尚一樣飛蜈蚣,從中襯托成年后魯迅真正了解社會的險惡,即使沒有美女蛇,很多人甚至比美女蛇還要可怕,長媽媽將的故事雖然是迷信的故事,但是在當時的年代,人們確對此非常虔誠,以及魯迅在文章中描寫的三味書屋,為了改變自己的上課狀態,在課桌上刻了一個早字,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以生動形象的筆法將童年趣事描繪出來,對比自己長大以后的各種無趣,值得人們深思。
魯迅善于對人物形象進行詳細刻畫,同時通過自己的文筆生動的反映出人物的性格和各種不幸的遭遇,通過人物的經歷,提出一系列令人們深刻反思的社會問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對課文中所描繪的社會問題進行詳細的描寫,通過對作者描寫的人物生活經歷,推演社會背景,在課堂上可以設置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對人物行為和性格,精神上的變化,批判傳統封建社會對人們的壓迫和思想上的束縛,導致人們思想一直非常空洞,人云亦云,奴隸性深刻入骨。在《孔乙己》一文中,魯迅描繪了孔乙己和丁舉人的人物形象相互對比,引導學生進入當時的社會環境情境,進而提高學生對課文的深刻理解。
魯迅生活的時代和現今學生生活的時代完全不同,現今社會安穩,國力昌盛,各種高新科技產品不斷問世,學生對新鮮事物非常感興趣,生活經歷簡單,但是魯迅所處的時代是封建舊社會向新民主主義時代過渡時期,普遍還存在地主和壓迫的時代,對自由,民主,新社會爭議非常大的時代,魯迅的文筆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誕生的,魯迅先生見識了太多封建迷信和傳統封建社會的事物,站在思想制高點對這些進行評判,這些內容學生是無法近距離接觸的,因此理解以來十分困難,因此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方法,使用幽默生動的于洋幫助學生創設情境,翻譯魯迅時代背景以及魯迅文筆下刻繪的人物形象,提高學生閱讀魯迅文章的興趣,進行體會深刻的思想情感。
綜上所述,為了更好引導學生學習和了解魯迅作品,教師要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觀念,不能采取像之前一樣讓學生通讀,自己理解的方式,而是使用幽默生動的語言對魯迅的文筆,寫作手法,人物描繪的方式等進行詳細分析,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再通過反復誦讀理解魯迅的語言風格,體會魯迅作品批判性文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