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勝
(重慶融創置地有限公司,重慶 401122)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綠色建筑應運而生。綠色建筑設計是為追求可持續發展的在建筑學當中的重要體現,在建筑當中增添綠色設計可以為建筑行業甚至是城市化的可持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然而綠色建筑設計不是紙上談兵,它需要科學合理的優化和較強的實際操作性,如何將綠色建筑設計更好地融入到建筑學當中,這是一個理論和實踐共同面對的問題。
綠色建筑就其全生命周期的特點而言,綠色建筑相比其他任何建筑中在節能環保方面都占有相對突出的地位。綠色建筑的設計將更加注重安全、環保、美觀之間的綜合整治,在其實際設計和施工階段必須考慮建筑垃圾清理對環境的影響,還必須充分注重提高綠色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因為綠色建筑物的建造直接影響著人民的身心健康,而為了有效地確保人們的健康生活,相關人員在進行設計建筑結構時要使用環保材料的應用設計理念來設計綠色建筑,從而為改進綠色建筑整體設計奠定堅實的基礎。
設計師要考慮建筑周圍的環境、地貌、人文因素等進行綜合考慮,再設計綠色建筑的形式和布局,要用全局的思想設計布局和形式,要充分的考慮到綠色建筑在生命周期的環保、節能、資源利用等問題。要保證建筑有好的通風條件和采光,必須對建筑的朝向、空間布局和功能進行合理的規劃,減少空調和取暖設備的使用。如果處于寒冷的地區建筑物就要以南北方向為主,建筑物的基地盡量選在向陽的地段上,有利于采光;合理布置室內格局,盡量采用陽光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減少原材料的浪費,設計出使居住者感到舒適的居住環境。
以居民建筑為例,建筑物的基本功能是適宜人類居住,居住過程中的光照問題和通風狀態一直是人們普遍關心的重點問題。這就需要設計人員在研究建筑物結構時,結合周圍建筑物的分布情況來分析,找到既不會遮擋原有建筑物光線,又能滿足新建筑物光照需求的最佳位置,設計時會按照占地面積的大小進行結構平面設計工作。光照問題與通風問題也是綠色建筑設計的關鍵環節,不同地區的光照時間長短有所不同,光照強度也有一定的差異,這就需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氣候特點及地理位置進行詳細的分析。從長期的工作經驗來看,建筑物的布局設置將會影響光照的效果,例如曲面建筑比起直面建筑熱耗會相對較小。設計人員還需要注重建筑學設計的美觀性問題,結合新時期大眾的審美需求進行優化研究。從通風環節看,空氣流通可以改善局部空氣質量。在建筑學設計中,設計人員通常會研究建筑物的自然通風問題,這個過程需要對建筑物的平面布局、三維空間、立體設計進行充分的分析和探討,研究科學設計建筑物結構形式的方法。
墻體作為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主要有保溫和保暖的作用。利用新型的節能材料,設計外墻的保溫層,不僅可以保護墻體,還可以使墻體的壽命得到延長。利用帶有保溫效果的墻體,可以起到降低室外溫度變化對墻體的影響,還能阻擋里外熱量的流通,避免發生冷、熱橋的現象發生。可以采用外墻體遮陽設計,不僅減少夏季產生的輻射熱,還使建筑得到了美化;利用鋼結構支撐體系的設計也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通過后側空氣的流動原理帶走熱量,實現了隔熱的設計目標。還要加強圈梁、構造柱等一些熱橋部位,加強節能環保的設計,因為其會影響到外墻的傳熱。
綠色建筑工程項目中, 可再生能源的充分運用是節能效果的重要體現。 可再生能源的運用,主要是太陽能、風能、潮汐能以及地熱能在建筑工程的有效利用, 將資源利用的技術手段較好引入到建筑物中, 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原有電力能源的消耗,也有利于建筑的清潔工作。 可再生能源的具體使用方法比較多, 也能結合其他與之相適應的技術手段來不斷成熟創新,表現出可再生能源很強的應用效果,綠色建筑使用可再生能源的量比較大, 需要結合當地可再生能源的分布特點以及自然條件進行科學布置, 合理鋪設可再生能源的運輸系統,充分運用可再生能源。
綠色建筑設計越來越注重綠色建筑材料的使用,這些綠色建筑材料現已成為綠色施工建筑過程所選擇的重點材料。巨大的資源消耗是傳統建筑行業進行施工時普遍存在的問題,特別是在水泥、石灰和其他材料的制造到使用過程,對周圍的生態環境產生了巨大影響,還耗費了大量的工程資金。隨著相關人員綠色建筑理念的加強,從管理層人員到普通施工人員在目前都在積極尋找綠色建筑材料。在綠色建筑設計過程中,環保建筑師更喜歡使用可再生、污染少的建筑材料。
污水處理以及凈化利用是綠色建筑設計中的另一重要環節。污水凈化處理系統主要是運用綠色的設備實現對污水的處理,對污水進行凈化,可以利用進水管、液體位置顯示器以及旋鈕等裝置進行污水的凈化,然后對凈化的污水進行存儲,通過水循環系統進行使用,提升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水資源的浪費。
綜上所述,建筑學中的綠色建筑設計趨勢朝著科學化、普遍化的方向發展,社會整體對綠色環保建筑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綠色建筑設計在建筑學當中的運用,符合了建筑學科進步需要,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