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偉
柏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無錫 214000
在暖通空調設計中,設計人員應立足于整體進行合理設計,以確保節能減排可以最大化地提升空調系統的效益,確保節能理念與空調設計方案的有效融合。要將工程附近的環境及其他建筑物的影響因素納入設計考量,結合具體情況盡可能使建筑工程高度適應環境,以此提升設計方案的合理性與可行性。
遵循經濟性原則進行方案設計有利于降低暖通工程的設計與施工成本,可最大化的節約能源損耗,進而使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得以實現。節能減排設計的目標是降低能源損耗,促進能源利用效率的有效提升,從而達到節約工程施工成本的目的,提高工程投資回報收益率。
在節能設計過程中要選擇適合的零部件,確保設計方案中的部件可實現回收利用。如果部件存在故障問題,可將之拆除清洗或維修處理后再次利用,以此節約部件采購成本,達到成本節約的目標[1]。
除了要確保設計中的部件具有可回收性以外,還要對廢棄的部件進行二次加工,通過改造處理變廢為寶,進而使之再次應用于暖通工程當中,實現循環利用的目標。例如,部分零件較為特殊無法再次加工處理而進行循環利用時,應在設計時盡量減少此種零件的使用量,以此降低建設成本,同時也可減少對生態環境產生的污染。
建筑暖通空調系統節能設計中體現綠色理念往往需要首先從源頭入手,如果能夠選用較為清潔高效的能源,必然也就可以有效實現節能優化,有助于環境保護。當前我國北方地區供暖基本采用集中供熱方式,制冷冷源基本選擇電能;而南方絕大部分建筑暖通空調系統的冷熱源選擇均為電能,借助于電熱轉化方式來為建筑物供熱或者制冷,該方式的應用不僅僅會產生嚴重的能耗損失,還會因為電力系統的運行帶來環境污染,成為綠色理念應用的重要著眼點。除北方地區的集中供熱外,在熱源選擇方面,我們應該因地制宜,由建筑種類及使用特點進行分析,選擇相應的熱源[2],例如采用空氣源熱泵、地源熱泵等、太陽能等。例如在部分地區地熱能的應用可以表現出明顯優勢,借助于地源熱泵能夠有效取代傳統電力能源的運用,進而發揮出較強的節能環保作用。地熱能源的應用可以從建筑物所處區域的土壤中獲取低品位熱能,同時借助于少量電能,進而也就能夠服務于建筑物,發揮暖通空調系統的功能。因為地緣熱能的應用主要是完成建筑物和所處區域的換熱交互,如此也就可以有效緩解熱島效應,避免因為暖通空調系統的運行給周圍環境帶來壓力。
建筑暖通空調系統節能設計在綠色理念下還需要充分關注于自然風的運用,如果能夠在建筑暖通空調系統運行中協調運用自然通風,必然也就可以有效緩解暖通空調系統運行壓力,達到理想節能效果。基于此,設計人員往往需要重點調查了解當地自然風狀況,結合建筑物現有門窗結構進行恰當布置,促使自然通風效果更強,能夠較好針對建筑物內部空間進行除熱除濕,進而降低暖通空調系統運行帶來的大量電能消耗[3]。這也就需要暖通空調系統設計人員協同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設計人員,對于自然通風的方向以及風速進行協調,確保自然通風效果更強,尤其是在空氣流通阻力的構建上,更是應該綜合考慮。此外,在建筑物自然通風設計處理中往往還需要充分考慮到空氣質量狀況,可以綜合利用新風系統進行優化配置,促使建筑物在自然通風中形成較強空氣凈化效果。
綠色理念下的建筑暖通空調系統節能設計還需要關注于先進技術的靈活運用,比如變頻技術的應用就需要予以高度重視。雖然當前變頻技術已經在暖通空調系統中得到了廣泛運用,但是應用效果參差不齊,依然難以發揮出較強節能效益,需要圍繞著變頻技術應用需求進一步研究,以求更好優化節能效益。變頻技術應用于建筑暖通空調系統往往還需要考慮到自動化技術以及先進電子技術的協調配合,能夠促使變頻控制更為精確及時,可以較好實現整個建筑暖通空調系統的負荷降低,體現較強節能優勢。這也就需要設計人員能夠在暖通空調系統中合理布置溫度感應以及濕度感應裝置,進而設置科學合理的調控程序,促使暖通空調系統的運行更為精準,杜絕不必要的運行負荷。
綠色建筑理念下的建筑暖通空調系統節能設計還可以靈活運用蓄冷技術,借助于蓄冷技術能夠較好實現對于自身應用能源的有效調節。例如在蓄冷技術的應用可以在恰當的時間將水冷凍成冰,進而也就能夠在后續利用冰的融化來釋放冷氣。蓄冷技術的應用不僅僅能夠有效緩解用電高峰時的供電壓力,同樣也能夠體現出較強的節能效益,相對而言能源損耗更低,并且不會影響到室內溫度調節效果。
總而言之,暖通空調系統在其為人們帶來舒適環境的同時,也在對室外的世界進行了悄然的改變,其不僅會造成對環境的損害,對能源的消耗量也十分巨大。因此,要嚴格按照節能減排理念實施工作,對暖通空調系統進行改進,做到既能節約能源,又可以使建筑暖通空調工作高質量發展,繼而進一步的使我國空調工程系統的發展更加穩固,同時也有利于增強我國建筑行業的綜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