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材聯合會會長 喬龍德(北京 100831)
新的一屆建材工業經濟研究會今天產生了,這對建材聯合會來說是一件大事。這個研究會研究什么,起什么作用,為誰服務,這是新一屆理事會應該很好思考和深入研究的問題。建材工業經濟研究會成立三十多年,成立時還是計劃經濟時代,是有工業主管部門的時代,當時確定的職責和功能今天肯定不能再用。現在上述兩個條件已經發生根本性變化之后,在中國進入了新時代后,研究會必須有明確的、清晰的功能與作用定位,這樣才接地氣、才有用。建材工業研究會應該既要有世界的眼光,又要有時代的責任,又要腳踏實地將功能與作用定位在有效、有用的接地氣的研究層面,少做、不做無用之功。研究會換屆后的第一個任務要好好研究建材行業的形勢和任務,以便明確職責與定位,在建材工業進入高質量發展中作出更多貢獻。
建材工業經濟研究會是研究建材工業經濟的組織,建材工業是一個原材料工業門類很多的產業,傳統門類已多數產能過剩,現在研究不是再去用已有的技術裝備,去復制和繼續增長的問題,而是要研究轉向高質量發展,怎樣提升功能與應用領域,怎樣用最先進的組織方式,最新的技術成果加以創新與組合,使之創造新價值和開辟新應用領域。顯然原材料工業嶄新時代,不僅使建筑材料功能、使用壽命和綠化發展得到進一步提升,而且擴展功能后跨向其他工業領域,實現跨界發展。進而就傳統的建材工業而言,不僅量的增長到了頂峰期,而且其經濟的構成極不合理,總體上所有的產業產能過剩都超過百分之三四十不說,就產業組織結構來說中低端企業和產品仍占主體,從產業優化和高質量發展的角度,多數是屬于將其出局與淘汰的,但是鑒于社會就業,鑒于各種不同所有制,鑒于地區經濟發展的差異,如何靠大企業兼并,如何合理出局,既不能長久等待,也不簡單容易,而是一件較為復雜的事情。經濟組織結構不合理,必然是經濟基礎不堅實。進而我們把目光轉向以新興建材為主的各種新材料的研究、開發、應用,無論是高端技術掌握的量的有限性,還是擬研發領域的思考與儲備的不足;無論是研發頂層缺統一布局與謀略,還是從目前研發體制的不順和能在高端領域能施展本領的領軍人物不足;無論是開發新領域和增加應用領域從政策的謀劃、制訂與合作溝通不夠,還是有成長性的能帶動一大批產業發展的技術與項目都顯得不足等多種不利因素共存。因此建材工業的短板雖在加力解決,但后勁不足,不能在結構調整中充當起頂替傳統材料飽和之后新增長的需要。經濟轉向的新支撐點不堅實,經濟優化和升級缺少依靠。
從中國建材行業由水泥新型干法和浮法玻璃兩個第二代技術裝備創新研發,兩大產業實現了中國制造與中國創造并舉之時,有接近四分之一的主要建材產業已經進入中國制造與中國創造并舉時代,這也是標志中國建材工業在基本實現了國產化之后邁出的第一步,制造與創造并舉揭示了中國創造的時代將在不久的將來來臨,是向世界建材工業發出的宣言與挑戰。
黨的十九大明確了“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開啟了新的征程,明確了新的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在中國成為世界第二經濟體大國的同時,要進入世界經濟舞臺的中央,作出世界大國的引領作用。作為中國建材工業各種產品都占到全世界60%的建材大國來說,今天理解創新提升超越引領世界建材工業發展的戰略任務是中國建材人責無旁貸的歷史責任,我們應該有信心和責任。但這么龐大的行業,結構又錯綜復雜的產業,要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并非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但只要我們在一些重大問題上不失誤,在一些關鍵問題上不貽誤,在主要挑戰的主要矛盾點上能動作為,我們完全可以達到彼岸。
當前全行業最重要的第一要務是要真正理解習近平總書記的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的含義,如果我們只是跟著一般地喊,不真正理解新的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的含義,思維方式不變,發展方式不變,經營方式、商業模式不變,動力不轉換,那么穩增長實現不了,結構調整實現不了,綠色低碳也實現不了,不可能改變一個多數處于中低端的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為此,我們要真正理解并弄懂新的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含義,雖仍然在講發展,但它完全不等同于以往以投資拉動,靠投入和靠消耗資源能源帶來的硬投入拉動的發展;新發展理念是以人為本,從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體現為靠人的智慧與才能,靠人的創新與創造,靠高端的智能手段,挖掘潛能與潛力,靠人的創造力發展社會生產力;靠高科技和新的信息經濟、網絡經濟、大數據融合創造出更有價值、更有效能、更有效率的社會生產力;新發展理念的意義在于靠創新,對應地是要甩棄和舍去過去曾經起過作用的習慣的傳統的發展方式,用新的理念和新的思維方式,突破舊框框、舊習慣、舊格局,用更合理、更科學、更有效、更經濟的方法,組合資源利用資源,將智慧融合在一切過程,創造最新價值和最新成果;新的發展理念就是要創新統領一切,從發展的思維開始到思路創新,組合資源的方式創新,發展的模式創新,手段與方法創新,組合起系統的新的發展模式,摒棄原有的發展模式,結束粗放的不效率、不經濟、不科學的傳統的發展模式,對過去的發展方式進行革命性的、顛覆性的改造,鑄造出全新的新時代的發展新方式。
同樣高質量發展,也不僅僅是產品質量檔次的提升,它是由“有沒有”到“好不好”的發展轉折,高質量發展不僅要看發展的結果好不好,而且要看發展的過程好不好,如果只是為了保證最后要實現的目的,發展過程中不惜經濟投入,不惜物質代價,不惜資源、能源,不惜環保生態,去達到某種自己所要的發展目標,也不是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不僅自身發展過程遵循了其發展的規律,如果與社會經濟發展要求步調不一致,與社會生態和其他社會管理的要求不匹配、不融合、不協調也不是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不僅自身發展屬于高質量、高水平、高效率,而且要與上下游共同構成相互作用、相互效率、共享資源稱為高質量,如果你的高質量產品用在低端領域,或你低端產品用在高端領域,由于它們不在一個平行線上就會造成不配套而浪費資源。這種只顧自己,不權衡社會整體發展的做法肯定不是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是設定的目標高質量,過程手段高質量,效果結果高質量,相關方配合與融合也是高質量。
研究會首先研究的是建材工業,正確地說是研究建材工業的經濟,進一步向深里走,經濟研究的范圍、對象和領域要定位清楚。建材工業經濟是整個建材工業領域的總稱,從整個經濟系統中又是價值總量,占比與投入產出比,效率與效益的總稱,由此研究建材工業的經濟要圍繞行業結構優劣與合理,研究行業經濟構成的合理性,結構調整及發展方向;要圍繞發展方式,發展方向的轉向,發展定位是否用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研究新的發展模式和新的組合方式,引導經濟發展追求效益最佳,效能最佳;要圍繞經濟運行動態,跟蹤當前大家最關心的,現實的經濟運行走勢與變化,分析出供需關系、結構矛盾、政策要素、社會原因、組織與管理的因素,指出導向為政府、協會、會員提供現實的指導;要圍繞未來發展尤其圍繞中國建材工業實現超越引領世界建材工業的戰略目標,分析戰略制高點及重點發展的領域,為中國建材行業制定計劃和規劃,全面實現超越世界建材工業提供導向支撐。為此要明確四個研究的重點方位,一是具體研究供給側結構改革的目標與重點,結構調整與優化的重點,產業組織結構調整的目標與重點,主要產業的結構調整的目標與重點,去產能淘汰落后產能的重點與問題政策導向。二是具體研究穩增長、增效益與政府政策的關系,穩增長與行業引導、治理與自律的關系,與企業、會員單位自身功能轉換,配置組合方式調整及練內功的關系。三是具體研究節能減排進程與社會生態文明進程的關聯度與對應度,研究綠色低碳,綜合治理與經濟政策量化,市場限額,超額交易,與技術進步促進環保生態文明提供導向。四是分析研究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轉型方式、路徑、制度、體制改革,機制創新改革和體系建設,為行業轉向做出導向,為企業轉型提供理論指導與實踐提供高質量發展的經驗。
在確定四個研究方位,四個行業共性需求主題的基礎上,再確定四個服務對象:為政府提供上述四個研究主題以掌握行業趨勢、動態,為適時制定產業政策提供依據與參考;為聯合會、中國字頭的專業協會,省市協會組織提供行業發展趨勢和經濟運行的走勢與動態,以出臺標準、產業政策、導向目錄和引領、協調、服務提供依據;為會員單位提供新產品研發,提供新技術、新裝備,調整產品的結構提供服務;為規劃院、信息中心提供擴展服務對象,延長業務產業鏈服務,也可以直至利用研究會的平臺促進相互結對子服務,有機延伸服務產業鏈。
這樣總的加起來,四個研究的方位,四個研究的主題,四個服務的對象,加上為行業和為自己服務的兩個功能,形成建材工業經濟研究會的4442 職責。
樹立堅定的指導思想,用新發展理念統領與布局“十四五”建材行業發展,把新發展理念系統貫穿在“十四五”規劃中,用新發展理念構筑高質量發展系統,形成全新的發展方式和系統的高質量發展的布局。
一是堅定不移扭住行業發展的主要矛盾,實現多個關鍵問題的重大突破。其中包括結構調整與轉型轉折的突破;去產能和淘汰落后有重大的突破;高端領域、高端技術與一批重大項目研發與立項有重大的突破;發展新興產業和補短板,包括應用政策的有重大突破;節能減排、碳排放與生態建設與社會總體要求同步的瓶頸解決有重大的突破;兼并重組運用產權、股權和市場化機制,促進產業布局和格局的重大突破。
二是確立建材行業“十四五”五大目標。第一,行業科技創新,產業提升目標:在“十三五”部分主要產業進入中國制造和中國創造并舉并開始進入世界領先陣營的基礎上,所有產業“十四”全部啟動并推進新一代技術、裝備研發創新版,“十四五”末50%以上產業,50%以上產業的技術裝備和產品達到中國制造和中國創造并舉,有三分之一以上產業和企業的產品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邁進2030 年戰略目標的第二個臺階。
第二,行業結構調整目標:傳統產業不再復制現有技術,傳統產業的增長不但要控制而且分別開始下降,傳統產業靠提升功能與用途,靠延長產業鏈和跨界發展;其量只減不增其銷售收入不低于8%左右的增長;重點加快新興建材、高性能復合材料、高端無機非金屬新材料、優質非金屬礦物材料等在整個建材工業中的比重每年增加2-3 個百分點,占比達到40%;建材服務業和“走出去”加“走進去”發展占比每年提高2 個百分點。
第三,產品淘汰目標:凡是列進淘汰的落后產能,五年內必須淘汰其中的80%以上,水泥、平板玻璃三年內全部淘汰落后產能,產能利用率大體達到80%以上。
第四,行業經濟增長目標:以2019 年銷售收入5 萬億元到5.2 萬億元為基數,再有6 年的時間每年銷售收入增長8%,屆時收入達到8 萬億元到8.5 萬億元,利潤總額以2019 年3 700 億元每年增長8%,做到高質量發展后收入利潤增長同步。
第五,將節能減排定位在系統工程統一設計,確立自身綠色發展和清潔生產,確立處置城市垃圾、污泥、有害廢棄物成為凈化環境的產業。在標準不斷提升的前提下規模以上企業全部達標。
“十四五”建材行業總的發展實現四位一體,高質量發展,既要高質量發展又要防止亂發展、亂作為、保證資源能源效率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