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麗萍
(福建省廈門海滄延奎實驗小學,福建廈門 361026)
問題導學主要是指建立在問題教學理論基礎上的一種教學方式。它以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引導為途徑,讓學生開動自己的腦筋,思考教學內容,自主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并有針對性地給予相應的解答。這種對問題進行解答的過程,能強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及掌握能力,鍛煉學生的思維意識,促進對學生綜合數學素養的培養,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1]。
現階段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在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教師受到傳統教學體制的影響習慣采用以口頭講解為主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這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下降,在學習過程中缺乏主動思考及探究的良好學習習慣,影響學生的學習水平,導致學生的學習層次處于初級階段,未能很好地深入學習數學知識點。此外,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喜歡利用“題海戰術”。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各科的學習壓力較大,久而久之會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不感興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差,不利于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在這種教學狀態中,學生表面上對數學知識掌握得比較充分,但實際上學生只是硬性地記憶了相應的數學知識,在遇到實際的數學問題或在數學練習過程中還是無法很好地利用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解答數學問題,從而導致自身的學習效率低下[2]。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利用相應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深度學習,以問題為導向激發學生的思維意識及主動探究的積極性具有較為顯著的教學效果,可以促進學生展開深度的學習,還可以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轉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及深度學習能力。在課堂教學之前,教師應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認知水平及數學知識掌握能力觀看教師在學習平臺上發布的微課視頻,讓學生結合課本中的內容深入地展開分析及思考,并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主動發現問題或重難點,記錄下來后在第二天的課堂上提出。教師將學生提出的普遍問題及重難點作為問題導學點,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主動的分析及思考、探究,培養學生深度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在進行“分數的意義與性質”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及學習水平,設計5分鐘左右的微課視頻,引導學生利用自身的遷移、總結、歸納等能力對分數產生的過程進行學習,并要求學生在微課視頻的教學過程中記錄下自己存在的疑問或不懂的問題,如“分數是如何產生的,具有什么意義?單位1 及分數單位的意義是什么?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分數’?”多數學生在學習完微課視頻之后仍不明白分數到底是如何產生的。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給予學生5分鐘左右的時間對問題進行思考及探究,利用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例子作為問題導學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究,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受年齡、認知水平及學習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加上數學知識學習起來難度較大,學生對書本中的數學概念及公式等難點學習起來較為困難,多數學生處于未知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狀態中,僅僅對數學知識點的淺層有所了解,對深層次的內容未能很好地掌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針對學生的問題及困惑進行深入的分析,通過設計問題情境,以問題為導學的途徑引導學生對教學重難點進行深入的學習及探究,引導學生在掌握數學基本知識的前提下探究更深的內容,幫助學生解答困惑。
例如,在進行“百分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問題導學、對話的形式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及學習。師:大家在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什么百分數呢?生:我們平時喝的牛奶里,成分有蛋白質10%、能量9%、脂肪11%、碳水化合物8%、鈉6%及鈣28%等,這種百分數說明了這些物質在牛奶中所占的比例。在學生回答之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反饋在多媒體上展示出這些物質所占牛奶百分比的具體數據,方便學生結合所學知識點對百分比進行深入的學習。然后,教師再提出問題,如“百分數的意義是什么?百分數及分數之間的區別是什么?日常生活中你還遇到哪些關于百分數的內容呢?”引導學生根據實際生活合理選擇不同的百分數,鞏固學生對百分數的理解與掌握。
在小學數學深度學習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問題導學的優勢,以問題為主線,將枯燥無味的數學問題轉變為有趣新穎的探究活動,通過學生主動探究活動、生成智慧、建立認知及發展核心素養等引導學生展開深入學習。以問題為導學的深度學習教學問題主要分為四大類型:其一是記憶性的問題,旨在培養學生的理解及記憶能力;其二是聚合性的問題,旨在培養學生的分析及理解能力;其三是評價性的問題,旨在培養學生的判斷能力;其四是發散性問題,旨在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及應用能力。轉變以往課堂教學過程中封閉式問題的教學方式,主張以開放性的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發揚自己的個性,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及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綜合數學素養的提升。
在小學數學深度學習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問題轉變為實踐活動的形式,主動地構建自主探究活動,有意識地開展主動學習,引導學生在探究活動中主動參與、積極探究,并引導學生在探究活動實施的過程中主動地提出疑問。學生一旦提出疑問,說明其已經深入數學知識點中去對知識點進行深入的思考及分析,這能為深度學習奠定基礎,還能進一步地培養學生在深度學習過程中的實踐能力,從而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轉變以往課堂的教學模式,將問題作為導學的點,積極開展深度學習,促進學生深入課堂學習及實踐探究過程中去對數學知識點進行深入的學習、分析、思考及解答,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的綜合數學素養,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水平及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