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文毓(合肥水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51)
海外水泥EPC 項目具有規模大投資高、建設周期長且執行風險大、管理體系復雜的特點。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是指公司受業主委托,按照合同約定對工程建設項目的設計、采購、施工、試運行等實行全過程或若干階段的承包。總承包商在采購第三國設備時,應通過建立嚴密的合同體系為實現EPC 項目對質量、進度、成本的管理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相比國內采購而言,第三國設備的采購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設備供應商多在歐美發達國家,合同雙方因國情不同,文化背景差異較大,商業習慣和遵循的貿易規則均不相同。其次歐美供應商崇尚契約精神,即一切事項依據合同約定執行,與國內以合同為基礎,執行期間可根據實際情況對合同靈活變通的思維方式有很大不同。此外,歐美供應商簽訂合同和執行合同是由不同部門和人員負責的,而總承包商通常由同一部門負責合同簽訂和執行。基于第三國設備采購的特殊性,總承包商應高度重視采購合同的簽訂環節,對合同可能存在的商務和技術方面的風險要有預見性,應選擇適用的合同模板,設置完整并能覆蓋合同全生命周期的合同條款,合同條款需明確界定雙方的權利義務,表達清晰、規范、嚴謹并有可操作性,方能確保實現合同目標并規避合同風險的目的。
第三國設備采購屬于國際貿易范疇,遵循國際商法及國際慣例執行,指導國內采購的合同范本不適合使用;其次不建議使用供應商提供的合同范本,這是因為一個EPC 項目通常從多家供應商采購不同設備,各供應商提供的合同范本其格式及內容均不盡相同,需要總承包商花費大量時間對不同合同范本進行重復性地審核,同時也容易忽視不同范本中潛在的合同風險,因此為提高采購效率并實現統一管理,建議總承包商盡量自行編制格式統一、內容符合EPC 項目要求的合同模板,在此合同模板上進行商務談判,既有助于總承包商管控合同風險,也能為其創造商務談判的有利條件。需要注意的是,總承包商應在設備采購工作啟動前完成合同模板的編制,招標文件中的合同書及技術文件應在此模板的基礎上進行編制。
對合同標的物的約定應從商務及技術角度實現以下目標:
首先供貨范圍內的設備或設備主要部件的原產地必須予以明確約定,且應符合項目業主的要求,不能單方面認為只要業主認可供應商,其制造的設備必然被業主接受。例如有的供應商在中國設有制造分廠,但業主指定的原產地是在歐洲,雖然由同一家供應商供貨,但存在業主拒收中國制造設備的風險;其次,應充分重視備品備件的采購,由于第三國設備的交貨期較長,備品備件采購的種類和數量不但要滿足業主正常生產的要求,還要考慮到項目調試階段的需要,避免發生測試及考核期間因備件不足導致停工甚至發生工期違約的事件。第三,對容易遺漏的材料及配套件,例如:特殊的安裝工具、安裝材料及維修工具、與其它設備接口的配套法蘭、控制柜及連接電纜等等是否包含在供貨范圍內,都應在合同中說明;第四,供貨范圍還應包含技術服務的約定,對采購各個階段派遣的技術服務人員的專業及人員數量、技術服務的時間以及提供技術文件的種類和份數等均應在合同中進行具體約定。
合同中對技術及質量要求應詳細、準確、完整地約定,例如:設備運行地的基本使用條件、設備制造標準及出廠前的測試要求、設備重量及材料的選用、涂漆要求、易損件使用壽命的保證期、設備性能測試的程序及指標等等都需要形成完整的技術文件固定下來。需要強調的是,上述約定應完全符合EPC 項目要求,確保項目中存在的設備風險轉移到設備供應商處。在質量要求方面,尤其要重視質保期的約定,通常設備質保期為性能測試通過后的12~24 個月,具體時間依據項目業主要求而定。此外,大多數供應商擔心有與其無關的因素影響質保期計算,例如,因業主原因設備無法進行測試,導致供應商的質保金難以支付或質保函無法釋放,因此供應商會提出以設備交貨后的某一段時間(例如交貨后36 個月)作為約定其質保期的條件之一。對于此類約定,總承包商要在簽署合同時對項目的整體工期、設備到貨期、工程整體測試及驗收所需時間等相關因素,經綜合考慮后確定該設備的交貨期,避免EPC 項目質保和單體設備質保期不一致帶來的風險。
合同價格的鎖定首先是指在約定的交貨及付款方式下,滿足供貨范圍、技術要求的設備總價是固定不變的,且包含供應商履行合同義務的全部費用,除非依據合同約定的條件進行變更,否則不因市場供需變化、匯率變化、各國政策調整等因素而變動;其次,價格的鎖定是指在合同中對設備的主要部件、備品備件、維修工具的單價進行約定,并盡可能爭取此類單價在日后一定時期內有效,避免日后需要零星采購時的漲價風險,同時也為有可能發生的合同索賠提供依據。
不同的交貨方式意味著供應商承擔不同的責任和義務,例如FOB 交貨意味著海洋運輸由總承包商承擔。總承包商應在集中考慮本項目第三國設備總體采購情況的基礎上制定物流方案,在采購合同中對供應商的交貨方式、交貨地點、交貨批次、交貨時間、包裝標準、貨物單據的提交方式等進行詳盡的約定。合同中的付款方式可采用電匯、信用證,或者兩者相結合的方式,應結合業主的具體要求來確定,盡量以最少墊資的付款方式來減輕總承包商的資金壓力。當采用信用證支付時,信用證的解付條件要符合EPC 項目的交單要求,避免產生不符點引發信用證的拒付事件。對于供應商需開具的各類保函,應在合同中附上保函格式。
由于近些年國際形勢復雜多變,不穩定因素日趨增加,加之項目業主、總承包商及供應商又分別處于三個國家,使得采購合同的執行環境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合同風險也日趨增加,要求總承包商在密切關注國際政治局勢和經濟形勢變化的同時,設置嚴密的合同體系,對不可預見或有可能發生的風險可通過設置如下合同條款予以規避或實現風險轉移:
第三國設備采購合同的違約責任主要有延期違約、設備質量及性能指標不達標產生的違約責任等,其中延期違約包括貨物交付延期、設計提資或設備安裝技術文件延期提交、未及時提交信用證議付單據、未及時提供技術服務等;其它的違約事件有:設備交付不完整或設備包裝有缺陷、未交付或已交付的設備因質量缺陷導致設備無法實現合同約定的性能指標,甚至設備被業主拒收、設備主要部件使用壽命無法滿足合同規定、在質保期內糾正設備缺陷失敗等等,對于上述可能發生的違約事件,對其產生的后果所應承擔的賠償責任及補救措施應在合同條款中明確約定。
由于合同外部環境以及簽訂合同的基礎條件都有可能發生變化,因此有必要在合同中設置暫停、變更及解除條款,以便特殊情況發生時合同雙方可依據相關條款進行協商或共同確定合同執行方向。例如總承包商有可能對設備的工藝布置、技術要求等提出設計變更、或者改變設備包裝及發運方式、甚至調整交貨時間及地點等等;此外,如果發生不可抗力事件或不可預見的困難,則有可能導致合同暫停甚至合同解除;對于嚴重違約行為,例如設備達到拒收條件、或延期交付的時間已超過合同約定上限、或供應商破產無清償能力、或未按合同規定履行合同義務等情況下,總承包商均有權利解除合同,總承包商也可單方面解除合同,但需賠償供應商因此造成的損失。為避免歧義,合同暫停、變更及解除條款還應約定發生相關事件時雙方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對所產生的費用及損失等也要有具體約定。
由于發生的概率較低,不可抗力易成為被忽視的條款,但隨著國際政治局勢的復雜多變以及部分國家具有的特殊自然條件,合同雙方應重視不可抗力條款的設置,除對不可抗力事件的界定范圍、事件發生時采取的措施和程序進行約定外,尤為重要的是對不可抗力事件造成的后果如人身及財產、設備等損失的分擔方式也要在條款中予以明確。
國際貿易通常采用仲裁方式解決合同雙方的糾紛,由雙方約定仲裁機構、仲裁地點及仲裁語言、合同適用法律。對于總承包商而言,由于境外仲裁成本高、耗時長,文化背景的差異大、對國外訴訟文化了解有限,應盡可能選定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或其在內地的分會) 作為仲裁機構,合同適用中國法律,仲裁地點在中國大陸。也可將仲裁地點設置在中國香港或新加坡,應避免選擇歐洲國家作為仲裁地。
為避免引起知識產權和工業產權的糾紛,采購合同中應有相關事項的具體約定。關于合同生效、合同組成及優先順序的相關條款也是合同體系中的重要內容,不可或缺。
合同經雙方協商一致后需形成紙版合同文件,通常制作正本及副本由雙方分別持有,在制作紙版文件時,應注意組成合同的所有文件的每一頁均需要雙方進行小簽,在大簽頁由授權的雙方人員簽字,簽字筆最好采用藍色墨水。紙版合同應保證頁碼連續、雙方加蓋的公章必須與合同中的單位名稱一致,也要注意合同簽字的份數與合同中約定的份數一致。
合同簽訂是第三國設備采購的核心內容之一,是合同雙方對各自權利義務形成一致意見的法律性文件,也是雙方開展后續工作的根本依據。總承包商應針對項目具體要求,全面分析采購過程可能發生的各種風險,制定解決措施,并通過設置完整的商務條款和技術條款建立嚴密的合同體系,為規避或轉移合同風險、實現合同目標打好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