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晨芳
近年來,我國基本建設項目(以下簡稱“基建項目”)數量日益增多,規模不斷擴大,投資金額大幅攀升。在基建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審計中,筆者發現基建項目在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基本建設管理及基建項目管理獎懲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給注冊會計師審計帶來較大風險,應引起關注。
1.未按照基本建設會計制度的相關規定設立會計科目,單獨設賬核算。
由于目前辦理竣工財務決算的基建項目大多屬于2019年之前立項并建設的項目,因此要按照基本建設會計制度的相關規定單獨設賬核算。然而在實際工作中,部分基建項目未按照基本建設會計制度的相關規定設立會計科目單獨設賬核算,而是直接將基建項目的財務核算并入建設單位的行政事業會計系統,有些則是多個基建項目未分項核算,有些甚至按流水賬的方式記賬核算。這些項目在進行竣工財務決算時,只能從核算賬套中抽出相關憑證加以統計,如果財務人員一時疏忽,或是因為財務人員變動頻繁而不熟悉項目的實際情況,可能導致項目投資額及財政撥款漏報。以上在正常情況下,審計人員是難以發現的。這種會計核算方式不但不符合基本建設會計制度的相關規定,也會影響項目投資額及財政撥款決算的準確性。
2.建設單位和代建單位(或工程具體實施單位)各自處理基建項目的業務經費賬務核算,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
部分基建項目的建設單位將項目的主要工作委托代建單位,或其獨立核算的下屬單位(工程具體實施單位)實施管理,項目的部分工作由建設單位自行組織管理。在這種情況下,建設單位未指定一家單位具體負責項目財務核算,而是由建設單位和代建單位(或工程具體實施單位)各自處理基建項目的業務經費賬務核算,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在竣工財務決算時,也由雙方各自申報項目投資額,導致有些交叉工程投資額存在重復申報現象,加大了項目審計人員的工作難度和強度。
3.未按照基本建設會計制度的相關規定編制竣工財務決算報表。
部分基建項目未按照基本建設會計制度的相關規定編制竣工財務決算報表,即使編制,也大多按照單項工程(或工程費用)結算審核(批復)數,加上其他工程費用,編制簡易報表,報表編制不夠規范,報表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也難以保證。
4.財務賬面上各項目單項工程(或工程費用)投資額的確認時間不一致。
有些項目部分單項工程(或工程費用)在取得單項工程(或工程費用)結算審核批復文件后確認其投資額,有些項目部分單項工程(或工程費用)在取得發票等相關票據后確認其投資額,有些項目部分單項工程(或工程費用)則要在取得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審核批復文件后才確認其投資額。各項目單項工程(或工程費用)投資額在財務賬面上的確認時間不一致,致使編報的基建投資統計數字不實,也增加了項目審計人員的工作難度。
1.未按項目設立專門銀行賬戶進行資金管理。
部分基建項目未設立專門銀行賬戶進行資金管理,而是將基建項目資金并入單位經費賬戶管理,或是多個基建項目共同使用一個銀行賬戶。如此,單個項目財政撥款金額難以確認,資金利息收入也無法單獨核算,甚至如果有的項目財政撥款被臨時挪用也不易被發現,項目資金的安全性存在風險。
2.未及時辦理竣工財務決算和資產交付使用手續。
有些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和項目竣工時間相隔3-5年,甚至是10年。這些項目辦理竣工財務決算時,有的資產已經使用多年,有的資產甚至已經報廢,有的項目則出現財政節余資金滯留建設單位多年的現象。
3.多付的工程款或工程費用未及時追回。
一般情況下基建項目的工程款和部分工程費用,在工程竣工驗收后可預付至合同金額的70%,但有些項目部分工程款或工程費用的實際結算金額低于已預付金額。建設單位大多會及時采取措施追回多付的工程款或工程費用,但有些項目多付的工程款或工程費用直至竣工財務決算審計時仍未追回。
4.項目有關原始憑證上未注明具體項目名稱,存在重復申報基建投資額或行政事業經費的漏洞。
有些基建項目的原始憑證上未注明相關款項的具體使用項目。在基建項目未單獨設賬核算的情況下,如果經辦人員將已申報憑證在其他基建項目或是單位行政事業經費中重復申報,那么在非連續審計情況下審計人員是難以發現該問題的。
5.建設單位將部分工作委托施工單位辦理,相關票據結算單位直接開給受托施工單位。
有些項目,建設單位將部分工程費用委托施工單位辦理,相關票據結算單位也直接開給受托施工單位。由于施工單位和建設單位分屬兩家不同單位,開給施工單位的工程費用票據在正常情況下不應確認為項目投資額,即使施工單位再開具建安發票給建設單位,施工單位也可能要多繳納相關稅費,而且建安發票也不符合該工程費用的性質。
6.項目資金多頭撥付,難以核對,產生漏洞。
部分基建項目資金采用多種方式撥付,例如有些基建撥款先由財政撥給建設單位(或代建單位),然后由建設單位(或代建單位)撥付相關結算單位;有些基建撥款先由財政撥給建設單位(或代建單位)的主管單位,然后由其主管單位轉撥給建設單位(或代建單位),再由建設單位(或代建單位)撥付相關結算單位;有些工程款或工程費用則由財政直接撥付施工、監理等相關結算單位。項目資金多頭撥付,難以核對,易產生以下漏洞:
(1)項目資金采用由建設單位(或代建單位)的主管單位轉撥方式進行撥付,資金撥付環節增加,撥付時間拉長,影響項目資金的使用效率,而且如果建設單位(或代建單位)的主管單位不慎將基建撥款誤入該單位經費收入,未將該款項轉撥給建設單位(或代建單位),則會導致項目基建撥款賬實不符;
(2)部分項目建設單位未及時取得財政直撥單據登記入賬,如果撥款經辦人員調離崗位,將致使項目的基建撥款和工程款(或工程費用)付款金額賬實不符,而且基建撥款往往當年核銷,撥款函證也難以落實。
1.工程施工未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招投標。
有些項目的主要工程施工采用招投標方式,附屬工程則未進行招投標,而是采用跟標形式組織施工,其中操作有產生管理漏洞、滋生腐敗的可能。
2.未收取工程施工履約保證金或履約保函,沒收的投標保證金或履約保證金未沖減投資額。
有些基建項目未收取工程施工履約保證金或履約保函,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施工單位違約,全部損失將由建設單位或財政來承擔;有些基建項目因中標單位違約而被建設單位沒收投標保證金或履約保證金,但建設單位卻將沒收的投標保證金或履約保證金作為單位的收入來處理,未沖減項目的實際投資額。
3.個別項目總投資金額超過概算金額。
部分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因為某種原因變更設計而增加工程量,致使項目總投資額超過概算金額。當項目總投資額超過概算金額時,大部分建設單位會申請調整項目概算金額,但個別建設單位直至項目竣工財務決算時仍未申請調整項目概算金額,致使項目決算金額超過概算金額,按照相關規定超概金額應予以核減,如此,項目審定金額與實際投資金額不符,矛盾突出。
目前部分地方未有文件對基建項目在管理獎懲方面做出明確規定,項目各方面管理無論好壞,其建設單位管理費均按政府或其主管部門的相關文件規定予以計取,因此其基建項目在管理方面缺乏動力,較為混亂。
針對上述基建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建議如下:
由于項目單項工程(工程費用)結算經財政或中介機構審結后,其結算金額已經確定,因此注冊會計師在基建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審計時不論建設單位是否已經取得發票,也不論建設單位是否已經在賬面上確認項目單項工程款(工程費用)結算金額,都可按財政或中介機構審定金額確認項目單項工程款(或工程費用)結算金額。
由于部分基建項目未按照基本建設會計制度的相關規定單獨設賬核算,部分基建項目由建設單位和代建單位(或工程具體實施單位)分別核算,因此建設單位提供的項目財務資料的完整性難以保證。如此,為降低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可在審計報告中披露項目未按照基本建設會計制度的相關規定單獨設賬核算,或是由建設單位和代建單位(或工程具體實施單位)分別核算,項目財務資料的完整性由建設單位(被審計單位)負責,該項目財務數據是以建設單位(被審計單位)提供的財務資料為依據。
由于有些建設單位未將沒收的基建項目投標保證金或履約保證金沖減項目投資額,致使項目決算金額超過實際投資額,因此注冊會計師在基建項目竣工財務決算時應要求建設單位提供項目建設期間其單位主賬套的“其他收入”或“營業外收入”科目賬簿及憑證,審核是否存在漏報沒收的基建項目投標保證金或履約保證金。如此,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
由于部分基建項目未按項目設立專門銀行賬戶進行資金管理,因此項目資金利息收入難以確定。為降低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注冊會計師在基建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審計時可按合理方法計算該項目利息收入,并在報告中披露利息收入的計算方法;也可按建設單位申報的利息收入金額予以確認,并在報告中披露該項目未按項目設立專門銀行賬戶進行資金管理,項目利息收入無法確定,以建設單位財務賬面上的項目利息收入金額為審核依據。
在基建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若發現項目實際投資額超過其概算金額,應要求建設單位提供項目調整概算文件。如果建設單位未提供項目調整概算文件,審計人員應將項目超概金額予以核減,或在審計報告中披露項目決算金額超過概算金額,如此,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審計風險。
由于部分項目基建撥款屬多頭撥付,因此僅通過核對建設單位財務賬面數難以確認項目基建撥款金額。為降低審計風險,注冊會計師在基建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審計時應發函向財政或建設單位主管部門函證項目基建撥款金額。
為降低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提高基建項目管理水平,注冊會計師可在基建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審計報告中建議政府或其會計主管部門對基建項目在管理方面做出獎懲規定,例如在項目建設單位管理費計取方面做出差別規定,并根據基建項目管理檢查結果,對管理優秀的項目給予一定獎勵,對管理較差的項目則給予通報批評或是一些處罰,獎優罰差,不斷提高基建項目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