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平湖市廣陳中心小學鈸子書社團 唐姝婷
指導老師 邵婷婷
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知道什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嗎?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祖國歷史悠久,豐富多樣的“非遺”代代相傳。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有許許多多的“非遺”正在面臨失傳的困境。就拿咱們家鄉的平湖鈸子書來說吧,它是屬于表演藝術類“非遺”,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也曾有過“片片茶館鈸子響,個個青年喉嚨癢”的鼎盛時期,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更是演到了北京中南海。2008年,平湖鈸子書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我們家鄉代表性的地方曲藝。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整個曲藝類文藝都在走下坡路,創作及表演都瀕臨斷層。平湖鈸子書的命運也危在旦夕,若我們再不采取保護和傳承措施,它會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
而咱們廣陳中心小學地處鈸子書的發源地,有義務和責任接過保護家鄉曲藝的接力棒。因此,我校組建了平湖鈸子書興趣班。但由于同學們還不了解這項傳承的重要意義,故參加興趣班的同學并不多。以下,我代表鈸子書興趣班的成員,向全校同學發出倡議:
1.請同學們與平湖鈸子書交朋友。你們可以去網上或來我們興趣班查閱一些關于平湖鈸子書的資料,認識并了解咱們家鄉的曲藝知識,與它交朋友。
2.請同學們來當平湖鈸子書的宣傳員。你們可以向自己的親人或朋友介紹咱們的這項優秀“非遺”,讓更多的人來了解它,走近它。
3.請同學們來當平湖鈸子書的傳承者。其實,現在的鈸子書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形式單一了,我校在傳承鈸子書的過程中,給它加入了一些現代元素,比如加了情景小話劇、小快板、鈸子舞等多元形式,讓鈸子書更具可看性,更引人入勝。鈸子書的語言,也已采用普通話作為表演語言,即便是來自外地的同學,也不用再擔心方言障礙了,我們有新版的少兒平湖鈸子書供大家學唱哦。
親愛的同學們,了解鈸子書也能知曉家鄉的部分歷史;傳承鈸子書更能學到許多知識與文化。期待你們的加入,讓我們一起把這項家鄉“非遺”發揚光大!
倡議人:唐姝婷
2020年7月
一句話作文
傍晚,夕陽好像是一個粉刷匠,它把周圍的彩霞刷得很紅很紅,大概是認為自己本身的顏色才是最好看的。
——安徽省安慶市人民路小學本部五(2)班 何 妍
【胡老師的話】
小作者是一個心思細膩的孩子。她首先介紹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悠久的歷史和面臨失傳的尷尬,指出平湖鈸子書也可能是其中的一員,讓讀者一下子感受到了傳承的重要。接著,小作者從三個方面提出倡議:查找資料愛上鈸子書,宣傳介紹走近鈸子書,說學逗唱傳承鈸子書,特別是在傳承鈸子書的過程中,還特地強調貼緊時代,使鈸子書的表演更多元,語言也克服了方言障礙,采用普通話為表演語言。這樣,鈸子書的傳承就更多了內容和形式上的活潑,大家一起來學習和傳承鈸子書的士氣就一下子被鼓舞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