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兩國在工程和技術領域都有著遠大且共同的戰略目標,致力于創造卓越。這適用于基礎研究、轉化研究、工業創新以及通過教育和技能培訓培養高素質的畢業生和技術人員。通過工程和技術研發、持續創新和世界級人才,一個現代經濟體才得以迅速發展,從而提高工業競爭力和生產力,并支持國內和國際應對全球能源脫碳、人口老齡化、衛生、糧食安全和建立有復原力的基礎設施等挑戰。
應對國內和國際的挑戰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企業、大學和政府機構之間建立的激勵和協作模式。同樣,國際合作、聯合投資以及戰略議程共享大大增強了這種努力的效力和影響。
我認為,中英雙方可以圍繞以下三個主題構建中英合作議程,并制定聯合行動方案。
中英兩國在共同資助研究活動方面,經驗豐富、富有成效,比如牛頓基金(中英聯合科學創新基金)以及最近英國工程和物理科學研究委員會與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合作的中英可持續電源研究等項目。
鑒于雙方在工程和技術領域的共同利益與共享實踐,如果能在中國科技部、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工程院、英國皇家工程院、英國工程和物理科學研究委員會與其他合適的組織之間開展討論,探討設計工程與技術領域的合作項目,雙方共同設計、共同投資,這將是非常有價值的。
這一舉措旨在為聯合研究創新項目提供資金,這符合2017年中英科技創新合作戰略的目標和原則,重點將具體針對商定好的工程類專題。
為了鞏固強大、共同的工程與技術合作研究和創新議程,建議為中英學者、研究人員、創新者和研發決策者建立定期交流經驗的論壇。兩年一度的中美工程技術研討會在這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英工程技術系列研討會在英國方面由英國皇家工程院來主辦,與其他組織協調合辦。中國方面可由中國科技部和中國工程院以及其他中國機構參與。
英國皇家工程院已經擁有與中國工程院和美國國家工程院合作舉辦此類國際活動的經驗,最近一次是2019年9月在倫敦舉行的全球挑戰研討會,非常成功。
學位學徒模式在英國受到廣泛的認可。英國政府建立了學位學徒模式(在蘇格蘭,也有類似的畢業生學徒模式),以鼓勵企業和工業界對戰略技能的開發和培養進行投資,并在對英國經濟至關重要的關鍵領域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尤其是在工程和技術領域。
我們希望能在這方面與中國分享經驗。英國皇家工程院可以通過其教育委員會,為這一交流作出貢獻。工程院成功舉辦了“這就是工程”的活動,并與英國工程部合作開發資源。其目的是大幅增加對從事工程事業感興趣的年輕人的數量。
在很多領域,我們都有共同利益,深入合作定將為我們帶來可觀的成果和收獲。因此,我和我的英國同事非常樂意與中方共同建立更加實質的合作。
吉姆·麥克唐納(Jim McDonald)
英國思特萊德大學校長、教授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