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芳,許玉雪
(安徽大學 管理學院,安徽 合肥 230031)
多頻道網絡(Multi Channel Network,MCN)是指聯合優質的專業生產內容(Professionally Generated Content,PGC)生產方,以平臺的方式對內容生產進行統一的運營和管理,從而保障內容持續、穩定輸出[1]的一種網絡信息資源管理模式。PGC是由具備專業技術或內容創作經驗豐富的團隊或機構進行內容生產的模式。與PGC相比,MCN模式的優勢在于內容生產方式呈現出由全民化生產到集約生產、平臺化的內容融合與渠道融合,技術化以及全能化的趨勢。網絡媒體的信息生產模式更加貼合市場需要以及廣大網絡用戶的信息訴求,即更加適應新媒體環境下的網絡傳播。
在國內,著名的MCN平臺有包括擁有Papitube的泰洋川禾、何仙姑夫、快美妝以及門牙視頻等不同品類。作為內容輸出平臺,謀求優質內容持續輸出的能力是本能驅使。在網絡信息資源的生產方面,為了實現高效的商業變現,MCN模式整合優質的內容生產者,打造優質內容輸出團體。除此之外,采集、獲取其他平臺或者內容生產者的優質信息也是其網絡信息資源的重要來源之一。
互聯網的本質就是互通互聯。在網絡信息資源中,如今各行業各領域之間的“圍墻”已經沒有傳統意義上的“隔行如隔山”。要想實現MCN平臺的大而強,必須要完善跨網、跨領域信息采集的分工和協作[1]。首先,充分發揮互聯網的本質力量—鏈接。現如今,信息傳播速度已經很快,再加上信息檢索工具已經基本能夠滿足一般層面的需要。任何熱點、焦點都會在第一時間被傳送到用戶面前的屏幕上,之后又以用戶為信源進行新的傳播、擴散,直至下一個屏幕、下一雙眼睛。深層次的鏈接是智能化的鏈接,通過大數據的分析,精確地定位用戶的需求,讓每一個用戶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屏幕,都能收到任何自己想要的信息,甚至在用戶打開屏幕、張開眼睛之前就已經準備好用戶喜歡的、需要的內容。其次,要實現傳播能力的裂變,核心在于點擊和分享。分享既是傳播的方式,也是內容收集的渠道之一。優質的內容和用戶之間的距離,可能只差一次點擊。MCN平臺要有足夠的敏銳感知力,對已經出現的或者可能出現的熱點進行收集、分享,保持自身網絡信息流動的潮頭位置。最后,處于傳媒市場頭部位置的平臺,可以利用自身的影響力,對某一內容進行分享,主動培育新的熱點,實現對某一信息的優先傳播。
第一,技術的進步使得媒介手段可以共存。單一的表達手段成為表達內容的一部分,而不再是全部。第二,多種媒介形式并用。MCN模式下的信息生產和采集,并不是漫無目的地或是單純地為了追求信息的量而不斷地鏈接、分享、生產[2]。在內容生產以及信息傳播的過程中,要注意規避以傳播主題、平臺為中心的傳播觀念服務受眾,以人民大眾的需要做為內容生產采集的結合點與落腳點。應該注意到,網絡信息資源在生產以及采集的過程中不斷壯大自身的同時,社會效益以及內容的合法性理應被顧及,而且應該是放在生產和采集信息的前提加以考慮。
首先,組織的融合,表現為所有權的合并。MCN模式是多個PGC的集合平臺。打造這一平臺最基礎的部分,就是需要做到所有權的合并,或互相占股、統一收購等。在所有權統一的前提下,平臺內部各要素要集中起來為優質內容生產服務。各環節要以有序性為前提,減少資源浪費,降低生產成本,讓平臺內部的資源有效利用最大化。平臺內部之間互相鏈接、分享,以增加信息傳播的廣度、長度和深度。其次,運行機制的融合。MCN模式運行將人力、內容、宣傳和營銷等方面進行全面整合,實現資源共享、內容兼容,宣傳途徑多樣化,利益共通[3]。使單一媒介媒體的優勢轉化為整體的優勢,從而實現利益最大化。最后,品牌、價值融合。MCN的品牌融合需要讓不同領域、不同風格的內容在一個大框架中實現自身的價值。讓品牌之間相互融合,強強聯手,實現倍增效果。
MCN模式以短視頻為主要傳播載體,時間短、內容多樣且敘事性強,方便在網絡上進行傳播擴散。首先,從具體內容來講,節奏緊湊適合人們填充碎片化的時間。從具體形式來看,形聲具備、生動活潑,符合大眾的信息接收習慣。正因為有受眾需求的推動,促使了各種媒介不斷開發自己的產品線,將這一模式作為內容生產的重要一環,促進了各渠道對于短視頻內容的適配。其次,網絡傳播的高度發展,同樣是短視頻多樣化流通的重要原因,搜索引擎、視頻APP等都可以見到它的身影[4]。
3.1.1 “關注度”至上,傳播錯誤價值理念
“根據媒介經濟學的理論,媒體收入來源于兩次售賣,即先以內容吸引受眾,然后將受眾的注意力出售給廣告商[5]。”在商業競爭激烈的傳媒市場上,一些生產者冒險進行高風險行為或以挑戰社會公序良俗、道德法律以及審美或審丑極限為主要內容[6],生產出能夠在最短的時間里得到最廣泛傳播的、吸引受眾注意力的內容產品。這些內容不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念的要求,對社會風氣造成了不良影響。
3.1.2 法律約束力不足,內容虛假、抄襲以及網絡暴力時有發生
網絡世界短視頻內容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與行為還有待加強,而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制度規范正在加強建設中,這就為不法分子抄襲、造假提供了便利。另外,擁有大量粉絲的生產者有著鼓動社會情緒、引導公眾輿論的力量。一旦內容生產者本身價值觀念有偏差,或者對社會事件的立場錯誤,借助互聯網的影響力,就會形成一股看不見的洪流,沖垮社會公德與法律構筑的圍墻,危害到普通大眾的利益。
短視頻內容生產的工業化[7],指的是“MCN機構以工業化的生產方式組織視頻生產在選題策劃、腳本創作、拍攝、剪輯等各階段實施專業化分工、標準化制作和流程化管理,最終實現大規模、專業品質的視頻供給”。工業化的生產流程能夠打造優質產品,卻打造不了獨一無二的精品內容。工業化的生產保證了平臺的生存,但同時也限制了平臺的向上發展。
在內容運營上看,MCN模式采取的是以商業化為導向的規模化運營。商業化的運營決定這一模式的最終目標是追求內容的商業變現,獲得商業利潤。而流量是商業變現的前提,MCN會大規模的購買平臺流量,導致了網絡內容生產者在商業運營、內容生產、市場營銷等階段對流量的追捧,產生了為謀取受眾的關注度而做出冒險行為等一系列負面影響。
MCN模式下網絡媒體的信息資源管理圍繞受眾群體的需要進行組織架構建立和內容的生產已成事實上的定局。短視頻行業已逐漸把自身的影響力擴展到國民生活的各個方面,憑借對碎片化時間的精準定位和利用,諸多短視頻終端已經蛻變為集娛樂、社交、電商、電子競技等多個行業的內容擴展和商業變現于一體的龐大核心。隨著短視頻行業的持續發展,對國民社會的影響將會進一步加強,注定成為互聯網發展新的流量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