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敏敏 趙鵬麗
1.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湖南省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 湖南長沙 410007
2.河南創盛實業有限公司 河南鄭州 450000
BIM 技術是一項綜合了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以及信息技術的現代工程數據分析技術,其可以將抽象的工程數據參數以三維建模的形式體現出來,該技術是將電力建筑設施實體與功能特性的數字化表達。利用BIM 技術,可以將電力建筑工程項目的整體情況更加詳細地表現出來,同時能夠提高相關數據信息的傳輸效率與共享性,在詳細的數據信息的支持下,工程造價管理人員就能更好地進行施工成本的預估算,進而降低工程造價管理的工作難度,提高工作效率,這對縮短工程工期、提高施工企業經濟效益都有積極的影響。
BIM 技術具有可視化、模擬性、協調性、操作性以及呈現三維、四維立體模型等特點。在傳統的施工方案設計過程中,由于涉及行業廣泛,產生的紙質圖紙篇幅巨大,且后期調整修改難度很大,施工人員查看時需要極強的三維立體結構思維和邏輯,不可避免的誤差很容易導致正式施工時難以準確完成預期電力建筑效果。
造價管理階段主要是預期設計以及施工圖紙設計兩個階段為主來實現的。第一,在預期設計階段通過BIM 技術可將整個電力建筑結構迅速生成相關圖紙,然后一些圖紙中信息精準化的呈現來確定出整個工程量,以及電力建筑工程在實際施工中存在的消耗行為。通過bm 軟件的應用,可有效將各類工程信息進行精準銜接,然后將此類信息產生的經濟行為輸入導入到軟件中進行計算。
BIM 技術所提供的1:1 同步設計方案,可將整個電力建筑細節進行有效確定,通過對電力建筑結構進行精細化辨認,明確各類電力建筑環節的消耗,此類信息化技術的產生可有效替代傳統人工計算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員的投入,并可提高核算精準度。此外BIM 技術所提供的4d 動態模型,可將實際施工行為精準的映射到模型中,以此來實現電力建筑結構的模擬[1]。通過虛擬化電力建筑場景的組建,可更加精準地對整個電力建筑工程中的各類經濟消耗進行預算,一種依托于電力建筑信息模型可制定虛擬化的經濟損耗方案,當此類基準作用的電力建筑信息機制中,一旦電力建筑模型中電力建筑構件存在某類契合問題時,則模型將自動從總工程量之間的消耗比進行減扣,這樣一來便可有效將節約出的時間分配到工程詢價階段。
施工階段是整個電力建筑工程項目最重要的環節,所有預算成本都是為施工的順利進行做好基礎保障工作,因此需要監督管理人員進行嚴格地管理和控制以實現資金的合理利用,從而達到價值工程理論最大化,成本最低化。
首先,嚴格按照前期制定的合同規章來進行施工。企業合理進行施工成本的預算和定額,明確造價預算方案,嚴格要求施工方按照電力建筑工程施工合同進行建設,利用BIM 技術,在其施工三維模型上標注施工的時間和進度,做出科學地造價成本核對,確保施工的質量和企業的效益得到有效保障,并且減少工程索賠,確保資金的合理流向,節約施工成本[2]。
其次,材料管理是電力建筑工程施工項目中不可缺少的一環,負責項目投資的財務人員需對整個施工場地所用的各種材料等報價做到心中有數,利用BIM 技術的5D 模型,對材料的預算、購買、運輸、儲存、應用以及回收等各個階段進行有效管控。管理部門要加大管理控制力度,根據實際工程施工要求,利用BIM 技術中對材料的信息管理,及時對所需材料進行補充更換,有效規避重復購買和錯誤購買等情況的發生,確保材料進出庫管理信息真實有效。
對于一個電力建筑工程來講,不光要對建設開始之前工程造價和工程進行時進行檢查,在項目完成之后,也就是工程的驗收階段,同樣需要引起重視。在這一過程中,關乎許多人的直接利益,無論是投資方、電力建筑公司或者是電力建筑工人都對這一環節格外重視,而這一過程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工程的整體定價和資金支出。作為整個工程最后的部分,它不僅要對整個工程進行收尾結算,也是工程造價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電力建筑信息化管理技術中,在這一環節需要對所有的信息進行檢驗,無論是資金的支出、合同的管理,還是對工程質量的檢測都需要建立相關的立體模型,幫助人們更好地對工程進行驗收,而它的應用極大地減輕了相關審計人員的工作量,簡化了一些較為煩瑣的工作步驟,縮短了工作時間,同時也降低了誤差,使得收尾工作中審計的質量有所提高[3]。
綜上所述,隨著電力建筑工程深入發展,電力建筑工程周期越來越長,結構越來越復雜,導致全過程工程造價控制管理人員工作量不斷增加,因此必須不斷探索新的全過程工程造價控制管理方式,而BIM 技術的出現,給全過程工程造價控制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突破口,可以提高全過程工程造價控制管理工作效率,降低工作量,幫助工程造價控制管理工作人員信息共享,進行多方協調,減少工程造價控制管理成本。因此,還需不斷深入研究BIM 技術,進一步提高全過程工程造價控制管理工作效率,幫助全過程工程造價控制管理工作人員順利展開造價工程管理工作,降低工作量以及造價控制管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