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光
山西交通養護集團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6
瀝青路面廠拌熱再生技術能夠高效回收、利用廢舊瀝青路面材料,且再生混合料性能良好,較銑刨重鋪等傳統路面養護方式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是當前應用較為廣泛的舊瀝青路面循環利用的方式之一。此外,廠拌熱再生技術可有效消耗巨額存量的廢舊瀝青混合料,可降低瀝青路面養護工程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具有積極意義,被稱為綠色養護技術,具有較高的社會和環境效益。
瀝青路面熱再生技術主要包括有廠拌熱再生、廠拌冷再生、就地熱再生、就地冷再生等。廠拌熱再生就是將原有瀝青路面采取銑刨、翻挖之后運輸到拌和廠,然后對其進行集中粉碎,進行合理的再生配合比設計,判定瀝青混合料具體添加比重等,然后在拌和機中根據最佳比例補充添加相應的瀝青材料、再生劑、新集料等,通過拌和機進行攪拌產生新的混合料,提升瀝青混凝土施工性能。高速公路路面提升改造工程中大量使用了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
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是利用瀝青熱再生技術,對廢舊瀝青路面進行處理加工所形成的一種再生瀝青材料。目前較為常見的廢舊瀝青路面再生處理技術方式主要有兩類,其一是通過添加劑的使用,對廢舊瀝青的性能進行改善,以達到再次使用的標準,其二是將廢舊瀝青材料與新材料按科學配比進行性混合,使再生混合料達到在公路路面施工要求,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的加工技術屬于后者。集料部分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更換和添加,在添加集料時,要對原有回收材料中集料的破碎情況、嵌擠作用性能進行檢查,并從保證再生瀝青混合料整體性能的角度,選擇質地較為堅硬,且耐磨性良好的碎石集料進行添加,玄武巖碎石填料是較為適合的一種選擇,具體還需以實際需要為基礎靈活選擇添加。再生劑的添加是改善廢舊瀝青混合料整體物化性能的關鍵,應用時需要考慮與舊瀝青材料的相容性、對路面性能的改良效果、性能穩定性、存儲和使用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對瀝青材料組分的影響等,進行科學選擇。
調查發現,最長的裂縫、車道和網絡是道路疾病的主要原因,在道路中心線總面積中,93.19% 以上的上述病原體與車輪負載平衡的重復作用有關,造成了疲勞。道路造型、平面等可能會導致道路疾病,這些疾病會因該線段上的大型集中坡型而在上升的線段上導致更大的網絡和鋪裝層問題[1]。
研究發現,分段分隔的主要形式是兩類網格: 車輪負載平衡的重復效應和長分隔上升到一定程度時裂縫分布的高,導致連接成網絡連接。②隨機,分散在路面上,占地面積小,但帶有其他癥狀,如。b. 階梯升降等。造成這種損害的主要原因是道路強度降低、地下水流不完全或基層承載能力下降。
在確保原材料質量,并確定最優的混合料配比方案后,可以按照配比方案稱量好原材料后進行拌和。拌和過程中各類材料的添加順序為:再生劑→舊瀝青混合料→新集料→新瀝青,在新瀝青加入前主要進行干拌,加入新瀝青后進行濕拌。拌和時要確保材料混合的充分性和均勻性。完成拌和的再生瀝青混合料要使用專用的運輸車輛運輸至施工現場,運輸車輛應具備較好的保溫功能,或采取有效的保溫措施,以避免溫度下降過快導致過早凝固。運輸到現場后,經測溫合格可進行攤鋪作業,攤鋪施工以晴朗的中午開展為宜。攤鋪溫度應控制在150℃以上,否則易出現離析問題,或影響路面平整度。攤鋪宜勻速緩慢推進,一般以每分鐘3~4m 將為適合。攤鋪后要及時進行碾壓,使用專業的碾壓設備,在攤鋪機后合理距離進行勻速、緩慢的碾壓,一般所使用設備有振動壓路機、鋼輪壓路機、膠輪壓路機幾種。碾壓后要做好碾壓質量的檢測工作,測定路面的壓實度,并要注意是否存在缺陷,對于壓實度不足或路面施工缺陷,要及時通過重新碾壓或人工修補進行處理。
原材料控制是為了建立專有控制,確保材料來源穩定,明確規定個別材料的規格,防止材料過濾變化太大。該地點必須有有效的挖掘和排水措施;各種規范集必須分別存儲、明確標識和有效隔離。細布必須鋪上鱗片。
熱水樣品檢測初期需要兩輛加熱車。隨后發現,這兩輛加熱車生產不足,熱后層較低,空洞中的舊瀝青復合材料極易受到混合料斷裂原料的影響,分配的變異性明顯增加,對恢復瀝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產生了不利影響。在這種情況下,預熱是用三輛加熱車制造的,施工后,施工現場足夠滿足建筑行業的要求[3]。
在混合和升級加熱材料時,應使用特殊的攪拌機制,并配置第二個干燥器。對于設置站,應配置舊材料的自動加熱、再生資源等,并將測量溫度轉移到出口、雜志等領域。攪拌過程中應準備錫溶膠和時間控制的出廠混合物,一般在50-60 秒范圍內,舊材料、再生攪拌機和時間為10s;礦物貧與時間10-15s;新瀝青的有效期為10-15s。礦物手臂是20-25 秒。與正常瀝青混合料相比,攪拌器和工藝中混合再生材料各個階段的材料溫度應較高,以確保控制在允許范圍內,出廠溫度超過160° C。
高速公路路面提升改造工程全面采用了廠拌熱再生技術。針對工程特點,對拌合樓進行了再生改造,根據RAP 料的檢測結果完善了廠拌熱再生的配合比設計,RAP 料摻量使用率達到20%。同時根據工程特點,加強質量控制,在保證路面質量的基礎上實現了廢棄料大摻量的再利用,達到了節能環保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