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佳
寧夏紅墩子煤業有限公司 寧夏銀川 750001
做好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和促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很強的專業素養,廣大政工干部必須始終牢記精于本職、專于專業的要求,著力在 “專” 字上下功夫,涵養崇高專業精神,練就過硬專業本領。
政治修養是基礎。企業政工干部持有正確的政治修養,是現代企業管理機制的需要,有利于公司黨的組織建設和創新意識的形成。作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方向正確,立場堅定,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與時俱進,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勇于探索解決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拓寬思路,進一步提升干事創業的能力、狀態和作風,對標一流標準、爭當一流人才、培育一流能力、爭創一流業績,為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1]。
企業政工干部在工作中要始終保持謙虛謹慎、不忘初心和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在思想和行動上,要始終堅定政治立場、嚴格遵守政治紀律、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踐行群眾路線,在思考和處理問題上始終做到為人民服務,為公司職工的切身利益服務,致力營造人心思齊、人心思賢、人心思進的良好氛圍,主動作為、敢于擔責,認真研究解決制約企業發展的突出問題。
瞄準政工干部知識弱項和能力短板,著力從鍛造精湛過硬的業務本領入手,力爭成為會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善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精兵強將。一要緊扣政策,提升把握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對黨的建設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務,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新政策新規定,進一步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廣大政工干部必須緊跟這些新政策新要求,不斷提高熟悉政策、把握政策、執行政策的能力,才能更加有效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學化水平。二要注重調查,提升研究力。政工干部要沉得下身、靜得下心,善于從文本上研究,更加熟悉辦事流程、嚴守規章制度、精通業務政策;注重從一線上研究,經常深入基層掌握干部思想的真實動態、了解干部群眾的迫切需求,確保底子更清更明,情況更準更實;注重從信息技術上研究,開發用好各類信息化平臺。三要強化落實,提升執行力。政工干部必須把貫徹執行黨委的決策部署擺在首要,既要有 “馬上就辦” 的執行力,更要有 “辦得漂亮” 的執行效果[2]。
政工干部要不斷掌握新知識、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增強本領能力,加強調查研究,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腳力是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生活的能力;眼力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辨別問題的能力;腦力是善于學習、善于思考、善于感悟的能力;筆力是駕馭文字、創作作品、表達思想的能力。政工干部,除在政治上可靠外,要在理論上、筆頭上、口才上或其他專長上有“幾把刷子”,真正成為讓人信服的行家里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不斷增強的 “四力”,是政工干部應當具備的政治能力和業務本領。政工干部要主動自覺在斗爭中經受嚴格的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越是困難大、矛盾多的地方,越是形勢嚴峻、情況復雜的時候,越能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越能練膽魄、磨意志、長才干。
要堅持不懈提高運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能力。政工干部必須在學習理論上有更強自覺、在學懂弄通做實上有更高要求,學在前列、干在實處,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作表率。要自覺主動學、及時跟進學、聯系實際學、篤信篤行學,切實用這一科學理論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把這一科學理論轉化為自己清醒的理論自覺、堅定的政治信念、科學的思維方法、高超的看家本領。
作為政工干部,我們今天所面臨的是一個日新月異、快速發展的新時代,有許多新情況需要探索,有許多新問題需要解決,特別是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崗位調整、薪酬分配等改革必將觸及員工的切身利益。為此,政工干部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組織協調和溝通能力,幫助職工解疑釋惑,與職工開誠布公、坦誠相見,將政策講清、把道理說透,引導職工講政治顧大局,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3]。
政工干部的工作作風對基層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極為重要的影響,要牢固樹立 “四個意識”,堅定 “四個自信”,做到 “兩個維護”,始終堅定理想信念、始終保持對黨忠誠,著力解決思想松懈、作風漂浮、因循守舊等問題,堅決抵制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持續糾正 “四風”,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堅定、素質過硬、作風優良的政工干部隊伍,只有這樣才能更加高效地開展工作。隨著形勢的變化和時代的發展,政工干部必須堅持問題導向,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進行調查研究,緊密結合實際,主動了解職工訴求,及時把握職工脈搏,正視現實中存在的矛盾與問題,自覺運用黨的理論知識,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及時回應職工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切實將黨的重大決策部署在基層落地見效,以實際行動贏得職工的信賴。
新時期、新形勢對思想政治工作賦予了新的時代使命,做為企業的一名政工干部必須與時俱進,踐行群眾路線,不斷加強學習,不斷加強專業能力的建設,為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思想的基礎以及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