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華
(吳忠市古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寧夏 吳忠 751100)
安全無論在哪個領域,都是極為重要的關鍵性話題。任何企業和個人,如果對安全管理忽視,勢必將付出慘重的代價。對于建筑工程領域亦是如此,畢竟安全事故對于建筑領域的打擊是巨大的。對此,提升管理人員安全管理意識,不斷完善建筑工程相關安全守則,加強企業安全管理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絕對是當前建筑行業首要工作任務。
建筑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的主要作用就是在施工的過程中保證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這也是建筑行業的基本準則,我國政府部門對建筑行業有明文規定,出現安全事故就會被嚴重的懲罰,在政府的重壓下,我國的建筑行業對安全問題一直都非常的重視,政府部門也成立安全監察組對建筑工程不定期的巡視,發現有安全問題和安全隱患要及時的處理,盡量避免安全問題的發生。建筑工程在近些年進步的速度比較快,主要原因是我國建設的需要和人口的增加,在進步的過程中,不斷的引入新技術,施工手段的變化給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困難,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也要隨著工程的變化做出改變,才能適應高速進步的建筑行業。在建筑工程中,有許多的危險因素,經常會引發安全事故,建筑工程中危險無處不在,造成工程事故的因素也是五花八門,有的是因為施工的手段不正確,有的是因為防護措施不到位,究其原因,都是因為安全管理工作出現紕漏造成的,加強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的規避到這些問題,從材料的選擇到施工的手段上進行嚴格的監督,保證施工手段合理,建筑材料符合相關的標準,可以有效的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使建筑工程可以更加平穩的進行,防止各種因素對施工人員帶來安全的隱患,實現建筑企業的創收。
著力提升專業能力,始終把提升專業能力放在行業監管人員培養的首要地位抓緊抓好,加強安全監督人員法律法規、專業理論等方面的業務知識培訓,建立“傳幫帶”機制。強化安全監督人員的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樹立智慧化、信息化的監管理念,培養專業過硬的監管隊伍。打造智慧工地平臺,開發安全培訓模塊,集成政策法規、標準規范、事故案例、先進經驗等板塊,將培訓成效與實名制管理、個人誠信積分管理相結合。借助行業協會專業優勢,針對季節特點或近期安全生產形勢,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各方責任主體不同層級人員開展專業培訓。結合線上線下考核做實、做細安全生產能力考核工作,豐富考核形式,注重對知識的吸收和能力的轉化,讓從業人員將安全能力“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住建部已頒布《工程質量安全手冊(試行)》及《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產標準化指導圖冊》,作為行業主管部門,應結合當地實際,進一步試點形成主管部門層面推進《手冊》的工作措施、管理做法等,制定出臺具有操作性、指導性的“手冊實施細則”、“標準指導圖冊”、“考核評價辦法”等管理技術成果,將《手冊》要求進一步具體化和形象化。監管層面,堅持把《手冊》執行與安全管理標準化相結合、與智慧工地建設相結合、與日常安全監管相結合、與誠信體系建設相結合,有力推動工程安全生產各項措施落到實處;企業層面,鼓勵將《手冊》與推進安全標準化和推動精益建造等活動相結合,逐步形成企業層面、項目層面落實標準化管理的操作細則,樹立一批執行《手冊》的“示范企業”、“示范工程”,發揮示范引領效應,進一步提升安全生產標準化水平。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建筑業應主動運用現有科技成果,轉變施工方式,優化施工工藝,提升機械化作業水平,借助人工智能,將施工人員從一些危險性較大的工作中(如塔吊司機、人工頂管、暗挖、人工挖孔樁等) 解放出來,運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智能化水平,推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
安全管理責任制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的過程中,每一位參與到工程建設的施工人員都必須對施工的安全肩負起自身的責任,形成一套自上而下的管理體系。對待施工人員,必須做到賞罰分明,要褒獎那些積極參與到安全管理事務當中,以身作則遵守安全規范的人員,將漠視安全管理規范,拿自己的生命安全冒險的人員進行通報批評扣除獎金工資等懲罰。增強施工現場安全監管,對可能發生或者潛在的安全風險進行排查,一旦發現有可能危害施工安全的因素,要立馬停止施工作業,將安全隱患徹底消除之后再重新開工。
建筑工程的發展必須要以保障施工安全為基石,生命大于天,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安全離不開管理制度,也依靠于施工人員自身的安全意識,必須一步一步去解決,推動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安全管理體系的完善,為我國的建筑工程安全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