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燦
中鐵十七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306
眾所周知,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交通運輸業的支持。為了進一步保障鐵路交通運輸的合理性和高效性,必須要有效地提高鐵路路基施工質量、做好鐵路路基沉降預防措施。鐵路路基施工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路基的平整度,而平整度又是評價鐵路行駛舒適度的主要標準。因此在進行鐵路路基施工時,必須要對場地的地理條件進行全面的勘察。在鐵路建設項目快速增加的今天,利用有效鐵路路基施工控制手段和沉降預防對策,做到最大限度的保障鐵路路基施工質量。
鐵路路基施工作為鐵路工程施工的基礎,直接決定著鐵路工程的整體質量。特別是在施工地質條件復雜的情況下,必須要在鐵路路基施工中做好沉降預防工作,以避免鐵路路基施工和鐵路運行過程中發生沉降等問題,導致鐵路出現質量問題或交通事故。在交通運輸事業快速發展的今天,列車的行駛速度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而列車速度的增加也對路基施工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在控制鐵路路基工程質量和沉降等問題時,必須要從源頭上抓起,提高鐵路路基施工質量,以降低各種病害和事故的發生概率,為鐵路工程的安全施工和順利運行提供保險[1]。
鐵路路基施工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控制路基變形;二是路基剛度均勻性;三是列車運行和自然情況下穩定性。首先,控制路基變形。鐵路對軌道的平整度要求較高,路基是承受軌道結構重量和列車載荷的關鍵,同時也是最薄弱最不穩定的。如果路基的幾何尺寸不平順,那么軌道的幾何尺寸也必然會不平時。因此在進行鐵路路基施工時,不僅要保證路基的靜態平順,還要保證路基在動態情況下的平順。其次,路基剛度均勻性。由于列車在行駛過程中速度較快,因此對路基的剛度要求也較大。但剛度過大又會導致列車震動加劇,因此在路基施工過程中要做到縱向剛度均勻[2]。最后,列車運行和自然條件下穩定性。路基不僅要承受軌道結構和附屬建筑物的載荷量,還要承受列車載荷。再加上路基受溫度、雨雪等自然條件的影響,會使長期使用的路基出現強度降低、彈性下降、變形加大等問題。因此在進行鐵路路基施工時,需根據實際情況對其不利影響因素進行控制,以延長路基的使用壽命和維護路基的性能。
在鐵路路基施工過程中,導致鐵路路基出現沉降的原因主要有四個。第一,降雨。在路基施工過程中,降雨會增加路基內部的含水量,進而對內部的穩定性帶來影響,在自身重力和外界載荷的作用下,極易引發路基變形,導致路基出現不均勻沉降、開裂等問題。第二,建筑材料。在選擇路基建筑材料時,要根據施工現場的環境和條件合理選擇施工材料,以保障路基填料的施工質量。第三,路基填筑方法。在進行路基填筑施工時,要高度重視路基的碾壓工作,根據施工路段的要求進行碾壓。在操作壓路機時要嚴格執行操作規程,以保證壓實工作的均勻性和規范性,避免不規則沉降對路基施工質量帶來影響。
以成都某工程為例進行分析,達成線增建二線工程概況:路基總長8.1km,最大路堤高度8m,路基基床2.5m,基床底層1.9m為B 組填料,表層0.6m 為A 組填料。本體為C 組填料。工后沉降觀測。
在對鐵路路基質量進行控制時,本文主要是從施工要求和提高施工人員施工技術兩方面進行分析。
施工要求。既有路基幫寬施工要求為施工過程中應隨挖臺階,隨即向上分層填筑,確保既有路基邊坡穩定。選擇營業線并肩地段填料時要選用與既有路堤相同或優于既有路堤的填料。并肩路堤遇到營業線路基下沉段,填土高出營業線部分,要按設計用滲水土填筑,并做好排水。特殊路基段的施工時先挖除表層松軟土或排水清淤,按設計要求換填不易風化的塊石置換。
提高施工人員施工技術。在鐵路路基施工中,應高度重視施工技術人員的管理與培訓,以此來提高施工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在路基施工過程中,施工技術人員可以通過控制技術參數來提高施工質量,使其更符合設計要求。
鐵路路基投入使用之后,會長期承受鐵軌恒重和列車載荷,這樣就極易導致路基發生沉降和變形。目前,在鐵路路基沉降預防對策上,主要是從施工中填料管理、壓實處理兩方面進行有效控制。
其一,填料管理。本工程需要的填料主要有A 組填料、B 組填料和C 組填料三種。其中C 組填料紅土泥主要用于路基本體填筑巖,B 組填料主要用于路基基床填筑,A 組填料主要用于過渡段填筑。其二,壓實處理。壓實是提高路基穩定性的重要措施,需要通過實驗來進行最終壓實方案的確定。路基本體填筑使用推土機初平,平地機精平,重型振動壓路機和沖擊式壓路機碾壓密實。路基基床填筑攤鋪使用推土機初平,平地機終平,重型振動壓路機碾壓密實[3]。過渡段填筑完成后,立即進行過渡段的填筑,以便加長過渡段靜置自穩的時間,進一步減小工后沉降量。
綜上所述,在鐵路工程建設蓬勃發展的今天,鐵路路基施工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因此控制鐵路路基施工質量和有效預防沉降是鐵路工程建設中的重中之重。希望相關施工單位對鐵路路基施工給予高度重視,從源頭上對控制好鐵路路基施工質量,來保障我國鐵路路基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