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枚菊
冠縣建設工程質量服務中心 山東聊城 252500
我國建筑行業發展迅速,卻也不得不面對工程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外墻滲漏現象頻繁出現,成為了建筑質量通病之一,不僅給居民生活帶來很大不便,也大大縮減了建筑使用壽命。因此,研究滲漏原因,改進防滲漏措施受到普遍重視。
通常情況下,挑檐的設計都會結合圈梁檐溝,在施工時以現場澆筑方式將二者連接在一起,以增加建筑整體的牢固性。然而這樣做就會使挑檐整體與檐下墻的連接部分產生較大剪力,形成墻體裂縫,從而引起墻體滲漏。另外,當保溫層增設不到位時,由于挑檐的整體性結構缺乏變形縫,極容易受溫度變化影響而發生變形,從而導致墻體產生滲漏問題[1]。
鑒于成本因素,目前墻體砌筑工程多半使用混凝土空心磚、加氣塊等材料,然而這些墻體材料干縮性較強,易于變形,且使用時間短,工人施工經驗不足,容易導致墻體產生裂縫。同時,由于空心磚有較強的吸水性,若是養護不及時,會快速地從砂漿中吸收水分,進而使砂漿硬化程度無法達標,影響砂漿與墻面的粘連,從而造成墻面起鼓或開裂。另外,這些砌塊體積大,與外墻嵌固時灰縫較少,使得墻體結構不牢,容易起殼。除此以外,當前墻體飾面材料主要以不透水材料為主,當貼合飾面所用的水泥灰漿不能達到飽滿狀態時,就會形成細小空腔。在雨季來臨時,雨水順著不密實的勾縫進入空腔形成儲水囊,而水份不能向外揮發,就只能向室內滲漏。這些因素都易加劇墻體滲漏問題發生。
在進行外墻砌筑、抹灰、裝飾面貼合時,都會用到砂漿這種材料。當拌制砂漿時加水過多,就會使砂漿孔隙率變大,進而影響砂漿與墻體的粘合度,甚至出現干縮裂縫。尤其當進行墻體砌筑,對砌面和砌體的灰塵、油漬清除不到位時,會使這種現象會進一步加劇,從而引發外墻滲漏問題。外墻抹灰層施工時,還存在諸多其他弊端,影響著外墻的防水能力,如對基層不進行打毛處理、基層澆水不足或者抹灰層過厚等,都會致使抹灰層粘結力不足,產生收水裂縫。此外,在混凝土梁柱與磚墻結合處漏放拉結筋的現象也經常出現,再加上所使用的灰漿達不到飽滿程度,就極易引發墻體裂縫的產生。除此之外,鋁合金或塑鋼門窗等框架結構與外墻的連接處也是漏水高發區。由于測量誤差或者墻體變形,會使框架結構與墻體之間產生裂縫。這種裂縫及其細小容易被忽略,若是施工中沒有用密封膠將其封堵嚴實就非常容易使墻體發生滲漏。同時,施工中對窗臺坡度、砂眼等小細節也存在處理不當的情況。另外,對于外墻中預留的各種孔洞及空調管道等處理不當、密封不嚴也極易導致外墻滲漏問題。
首先,在項目立項前,應組建專家團隊勘探好建筑周邊的地質水文情況,并結合建筑結構與功能,使設計圖紙更具可行性,以保障建筑結構穩定。建筑外墻勾縫與抹灰所用砂漿強度應進一步提高,以便使墻體砌塊間更為篤實并減少墻體裂縫。再次,外墻抹灰施工前,需在交接處搭接鋼絲網,搭接寬度要適宜,在150mm-250mm 之間最為合理。還可對外墻進行立面分格設計,使找平層收縮更為均勻,也方便日后對出現裂縫的地方進行封膠處理。
隨著科技發展,越來越多的新型材料應用于建筑領域,如高分子化合物、高聚瀝青等,這些新型材料在外墻防滲漏問題上取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若是能在砌墻、打底等工序中科學使用新型材料,必能使外墻防水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另外,由于施工技術也在不斷改進中,各種工藝方面的防滲措施也在逐漸向系統性邁進。
外墻基層處理完畢后可進行飾面磚鑲貼,以進一步提高外墻防水能力。鑲貼前,應提前1-2 天對面磚進行充分的清洗、浸泡、晾干后方可使用。鑲貼時可選用雙面涂層法,以提高面磚和基層的粘結性。同時將收縮縫的長度和深度分別控制在98mm 和14mm以下,以預防空鼓面積過大引起的外墻滲漏問題。
為增強外墻防水能力,對其涂料飾面可分三次進行抹壓施工。首先,必須確保底層的EPS 板質量合格,然后薄薄地涂抹聚合物砂漿,砂漿層的厚度要控制在2-3mm 之間。在大角、門窗等部位粘貼網格布時,要保證其全部位于砂漿底層不能外露。另外,壓網層施工時要保證大塊網格布鋪平沒有褶皺之后,再用高標號水泥砂漿由中間向兩邊均勻壓抹,同時進行噴水養護,在保證其充分濕潤的前提下進行最后的面層抹壓[2]。
抹灰層和找平層的施工質量是決定外墻是否滲漏的關鍵因素,應引起高度重視。抹灰前應把墻面上預留的孔洞填補密實,并充分灑水清洗、濕潤。其次,制作灰漿的材料配比要科學合理,并在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杜拉纖維以提高灰漿抗裂能力。試驗證明,按0.9kg/m3的比例添加,能夠大大減少因熱脹冷縮及灰漿干縮引起的裂縫現象。再次,抹灰施工應分層進行,并保證每一層的厚度均勻且在2cm 左右。當抹灰層較厚時應在每一層都添加鋼絲網。除此之外,對陽臺、遮陽板處找平時應設置一定的排水坡度,且用圓弧角與墻面連接起來,以防止連接處積水發生滲漏。
建筑外墻防滲漏工作是施工重要環節,做好這項工作,不僅可以增加建筑美觀性,還可以有效延長建筑使用壽命,但滲漏原因多種多樣,需要明確認清才能對癥下藥。工作中,我們需不斷總結、分析,完善建筑外墻防滲漏措施,推進新技術、新設備在防滲漏工作中的應用,為我國經濟發展貢獻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