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梅 馮彥勇 匡鳳軍 匡鳳姣 郭晉安
1.湖南口味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湖南益陽 413001
2.湖南中益食品化工檢測院 湖南益陽 413001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追求口感更加豐富、味道更鮮香味美的食品,對食品安全也愈加關注。但是近年來食品安全事故屢次發生,嚴重威脅到了人們的身心健康和社會穩定。部分食品生產商為了追求眼前蠅頭小利,不遵循食品生產標準導致一些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場,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引起食品中毒現象。所以我國的食品檢測部門要加大食品監管力度,更精確、高效地進行產品檢測。如何保障食品安全是當今社會最關注的話題之一,食物是人們獲得能量的來源,也是維持社會與國家穩定長久的基礎。要想保障食品安全首先要對食品安全檢測技術進行提升和優化創新。目前我國的食品安全檢測技術仍存在不少漏洞,不能準確、高效檢測出不合格食品和有害成分,這就嚴重影響了后續的市場管理和消費者的購買。我國的食品安全檢測現在還不能完全滿足人們對食品安全檢測的需求,如今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基于此,本文對我國食品安全檢測面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進行了深入探討,以供參考。
就目前而言,雖然我國食品制造業整體形勢良好。但依然有一小部分人在損害大眾利益,謀一己之私,而加強食品安全檢測,則可以避免不合格的食品流入市場,及時阻止劣質食品進入大眾的餐桌上。另外,加強食品安全檢測力度,也能夠在檢測中,探求檢測技術的不足,并進行不斷改進與創新,使食品檢測技術能滿足當前的食品檢測工作需求[1]。加強食品檢測工作,可讓某些不法分子看到國家對于食品安全的重視力度,讓其重視食品安全,進而優化食品市場環境,讓每一種流入市場的食品,都能成為大眾口中的“美餐”。
在食品安全檢測中,食品檢測工作對于檢測人員來說是一項比較難的工作,因為它要求的技術含量和專業知識都比較高,在檢測中要時刻注意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檢測人員必須具備專業的檢測知識和檢測技術及檢測經驗,更好的完成食品的安全檢測。如果安排不懂得檢測知識和檢測技術的人員進行檢測,那將會出現紕漏,甚至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為了能更好的開展檢測,每個地區的食品安全檢測員上都要進行深層的檢測和面試,確保檢測人員的因素符合國家標準,并且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能夠有效的開展檢測工作。
我國目前在食品檢測方面,依然存在技術欠缺與設備落后問題。技術的欠缺,為一些高端食品的檢測增添了難度,導致一些高端食品中的有害物質無法被及時發現;而設備的落后,更是讓檢測工作大打折扣。因此,優化檢測技術并創新檢測設備已成推動食品行業健康發展的關鍵。
在我國的食品安全檢測中,檢測設備能夠直接影響檢測結果,雖然現今我國很多檢測設備都比較先進和精密,但是檢測項目的局限性比較大,檢測質量也很低。食品檢測中可以使用氣相色譜、高效液相色譜、原子吸收光譜儀等檢測儀器,我國雖然儀器較多,但是檢測能力和水平還遠遠比不上發達國家,比如氣相色譜和質譜聯用技術、液相色譜和質譜聯用技術還沒能普及。在食品安全檢測中,檢測技術含量都比較低,操作也過于簡單,從而導致樣本處理過于傳統、簡單,同時檢測環境也比較差,多種因素導致我國食品安全檢測存在著隱患,因此應當對設備進行精密的改正和改變[2]。
從現今我國的食品檢測來看,食品檢測機構存在著重復設置的問題。在食品安全監管體系中,僅注重每個部門檢測機構的建設,完全忽視統一的規劃,逐漸造成重復建設和極大的財力、人力浪費,最終國家要承擔這些后果,也給食品檢測帶來了一定的財產負擔和公共資源浪費。很多地方存在食品安全監管職責重疊的現象,從而導致每個部門都應用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來構建食品檢測機構,但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農業部門、質監部門、檢驗檢疫部門和衛生部門都設有檢測機構,以至于很多地區都出現了重復設置的問題。
我國食品安全檢測標準體系不夠完善是導致食品安全問題的主要原因,食品安全檢測體系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問題。我國有關于食品安全檢測的部門過于多,每個部門之間都沒有建立聯系,甚至有效的溝通都沒有,都是自己部門掌管自己部門的事情,從而導致食品檢測標準過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之間存在重復、矛盾、多重標準等問題,在食品安全上還缺乏統一性,由于檢測標準中的技術和相關法律要求不一致,致使相關部門不能適應檢測技術和檢測方法要求。所以我國應當規范食品安全檢測的標準體系,讓其融入在每一個食品行業之中。
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環境也占據著一定的影響,檢測樣品實際狀態和在實驗室的檢測環境下的狀態不完全一樣,而這些不一致都能夠直接影響食品安全檢測結果,所以要嚴格控制實驗室的溫度、濕度,保證對食品安全性的有效判斷,讓食品安全檢測能夠順利無誤的開展下去。食品制作過程都比較繁瑣,因為食品生產鏈比較長,需要經過生產、運輸、加工等等環節,才能形成食品,但是我國食品安全檢測部門不能對所有這些環節進行監控和檢測,也無法實時關注食品的生產過程和加工過程,所以應當構建良好的檢測環境,對食品進行更有效的檢測,保證食品流入人們手中時,健康無毒害,從而保證人們的身體健康以及身心健康。
3.1.1 DNA 探針技術
DNA 檢測技術即基因檢測技術,是DNA 分子先解鏈,然后堿基互補配對,探測配對精確度,以此來研究DNA 分子序列的情況,主要原理是分子雜交。相較于傳統的微生物檢測方法,此技術更加靈敏,同時特異性方面也有很大的領先之處。
3.1.2 PCR 技術
PCR 技術又叫做聚合酶鏈反應技術,早期見于基因復制方面的研究,后經發展也可用于食品檢測。此技術最大的特點是只需要選取少量的樣本,就可以復制出可供檢測的DNA 片段樣本數量,大大方便了檢測工作[3]。
3.1.3 生物芯片技術
生物芯片技術是先固化樣品表面的生物分子,然后進行分子雜交的一項新型技術。檢測儀器通過檢測雜交分子發出信號的強弱來檢測目標物質,可提高檢測效率。
3.1.4 轉基因食品的檢測技術
轉基因生物中被整合到宿主基因組中的外源基因一般由啟動子、結構基因和終止子組成,被稱之為基因盒。多數情況下,在宿主基因組的不同位點上,可能有兩個甚至多個基因盒。在對轉基因食品進行檢測時,主要針對外源基因的啟動子、終止子、篩選標序列和產物進行檢測。
3.1.5 光學檢測技術的研究與運用
共振光散射技術有著高敏感度,且儀器簡單,檢測方便,被研究者們廣泛應用。可利用低溫等離子體光的特性來檢測食品中的有毒物質,食品檢測精準度也因此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除此之外,近紅外光譜技術也被廣泛應用在在果蔬、肉品的檢測鐘。此外,諸如拉曼光、紅外光、近紅外光、質譜、核磁共振和太赫茲等先進技術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在食品檢測儀器設備滿足食品檢測需求的情況下,為了使檢測結果更準確,需要技術人員提高自己的食品檢測技術水平。所以檢測機構要重視檢測人員的整體素質。在招聘技術人員時,要求技術人員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還需有檢測經驗及較強的職業素質。對于那些在職的技術人員,要對他們進行定期的培訓,提高其檢測水平。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食品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生長,但是大多數為小微企業,這部分企業關于食品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法律意識比較單薄,這就導致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絕。在此背景下,除了升級檢測實驗室外,害需要適用于小微企業的快速檢測儀器。政府相關部門在做相應的統籌規劃時,需要監督檢測機構在儀器設備更新換代以及精密儀器的配置上加大經費投入,在檢測技術方面需要不斷提高食品檢測手段以及人員的檢測技術,不斷擴大食品方面的可檢測項目,不斷實現食品檢測的技術高效可信、類目成系列、速度拔高以及檢測儀器便攜。與此同時,檢測機構需要不斷研究國內外、行業內外的現行檢測技術,不斷學習、提高技術水平。但目前重要的一點是缺乏關于農藥、獸藥、有機無機污染物、添加劑、生物毒素、人獸共患病原體以及植物病原體的快速便捷檢測技術。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社會進入信息化、智能化時代,2015 年以來,智慧監管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績和進展,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大量數據,可利用其建立系統的食品安全監管信息管理體系,使得信息收集更快速,更全面,管理更方便,更合規,國家將智慧管理平臺統一,可使得信息之間傳遞更加暢通無阻,全國聯網,信息與經驗交流更加方便,提升食品安全監管水平。與此同時需要食品安全監管人員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使用智能平臺,提高運行質量,降低監管成本,推動績效提升,最大限度地發揮平臺作用。
抽樣檢驗是從整體產品中抽取一定比例具有代表性的樣本進行檢測。如果樣品檢測結果在允許的誤差范圍內,此檢測結果就可以用來表示該食品的特性。不同的待測食品的成分和性能不同,也需要不同的抽樣方案,然后再對食品樣品進行檢測,從而確定食品的特性,所以抽樣的原則和方法是影響檢驗準確率的重要因素。通常檢測中,會采用概率抽樣和非概率抽樣2 種方法,其中概率抽樣法因結果可靠、可控,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方法。目前,食品抽樣的相關細則由國家實施抽檢的職能部門制定,其對食品的抽樣方法做了詳細規定。作為檢驗工作的第一步,選取的樣品是否擁有代表性,是否完整,以及是否會對結果產生影響都將直接影響檢驗結果。檢測過程中應該依據規定,采取最行之有效的方式進行檢驗。風險監測、案件稽查、事故調查與應急處置等流程需要根據食品檢驗相關條例標準規定的項目和方法進行檢測,從源頭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征得上級部門同意的同時遵循技術手段先進的原則。按照標準規定實施檢驗是確保檢驗數據和結果準確性的重要保證;盲樣檢測是保證檢測數據和結果公平、公正的有力手段。
想要使我國的食品檢測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需要對檢測機構進行調整,整合多方面資源,打破部門壁壘,對食品部門進行整合,建立跨部門、跨行業的綜合性食品檢測機構,提高檢測水平和檢測能力,保障食品安全。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極大提升,安全健康問題將是人們長期關注的熱點話題和重點問題。食品安全問題不僅會對消費者的身體健康產生影響,還會對政府機關的形象造成影響。對此,需要食品檢測人員多學習新型食品檢測技術,在最大程度上保證我國的食品質量。食品安全關乎人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我國的食品檢測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這也是我國出現食品安全問題事件的原因。為了提高食品安全效果,讓人民對食物放心,各級政府的相關部門要加強食品安全檢測監管,定期對技術人員進行培訓,加強對檢測技術的研究,如此一來,不僅僅可以降低食品安全問題出現的概率,還可以為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提供強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