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猛
吉林省安全科學技術研究院 吉林長春 130000
在明確遠巷拔口所處位置時,會發現其存在差異。實際選擇正反拔口或者明確石門一層時,應該確保煤層兩邊的開口位置所維持的狀態是錯開的,其中內外口兩者的刷大點也應該是錯開的,而距離至少達到8m,如果石門所用到的形式是正穿,那么正拔口就最為適合,另外,還應該錯開開口巷道之間的距離,以防止因距離過小而造成意外事故的發生。
再者,反眼坡度往往比較大且改造眼存在的拐彎處較多。近年來,隨著煤炭價格逐漸攀升,盡管我國已經對該情況做了相應的限制,但因開采技術的進步,煤礦開采逐年上升,煤炭也就漸漸不可控,特別是南方礦井,甚至已經駛向了薄硬、復采煤層的開采環節,只有很少一部分地區在完成改造后,會選擇回收和處理剩余煤炭,這也就凸顯出了改造眼在這方面的獨特優勢,所以,在實際設計改造眼時要充分利用地質條件,要對實際位方向、位置等信息進行明確[1]。
采煤施工是采礦工程最重要的施工環節,在煤礦的實際開采過程中也存在很多的不安全技術因素,最常見的就是頂板冒落事故,也會導致較大的人員傷亡。頂板冒落事故發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①施工現場存在問題,包括施工管理不善,沒有對頂板來壓規律進行調查和管理,盲目追求生產效率而忽視了施工安全和質量;②現場存在不安全技術方案和施工圖紙施工操作的情況,施工現場違章作業、違章指揮或有章不循,不安全質量技術標準要求來進行現場施工,導致現場施工質量低下且存在較大安全隱患;③采區巷道設計和采煤方法設計不合理,應對突然出現的地質變化無法對設計方案進行及時的修改和調整優化,對地質資料不清楚的情況下就組織采煤施工,對地質斷層的發展變化理解不足等;④在過老眼、老巷時沒有提前對巷道進行檢查而導致冒頂事故等。
隨著我國礦山開采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為我國工業生產和人們的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礦產資源,但由于我國的開采技術與西方發達國家還是存在著較大差異,不僅阻礙了社會的發展,也無法提高礦山開采的效率。因此,相關技術人員需要加大礦山施工技術與施工設備的研發力度,提高施工技術和施工設備的水平,盡可能縮小我國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從而促進我國礦產行業發展。提高我國礦產安全技術水平,不僅需要引進先進的施工設備,也需要將重點放在施工人員的安全教育上,需要將已經老化和落后的施工設備進行替換,從而加強施工設備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首先,要求采礦工作人員嚴格按照施工標準和施工方案等內容明確施工的技術工藝,通過工作人員之間的互相配合,使所有參與采礦工程的工作人員都可以不斷的學習新的技術知識,共同提高安全防護意識。其次,在施工中需要讓工作人員相互監督管理,以防出現工作步驟遺漏的情況,從而有效管理施工技術。最后,在礦山的開采過程中不隨意使用大型機械設備,不能過度的進行礦山開發工作,在遇到任何危險情況發生時首先要保護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并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來更好的應對突發情況,從而減少不必要的損失[2]。
創新安全的施工技術需要對礦山地區進行實地的勘察,依據礦山地區的氣象條件以及地質水文資料等信息進行分析,根據礦山地區常見的災害情況設定完善的施工計劃,通過對施工地點的環境樣貌進行重新規劃,并選擇具有安全性的施工技術應用在采礦工程施工中,從而保障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在開始進行施工之前,要嚴格控制施工圖紙和施工工藝設計的合理性,并讓他們審核自己的設計方案,施工方面要制定出自己的施工方案并與監管單位進行探討確保方案的合理進行。
定期維護施工設備能提高施工設備的工作效率,也能為施工工作提供安全的保障。我們要把年代久遠的施工設備逐一的進行替換,應明確施工工人的設備操作水平,從而提高采礦工程的施工效率。在這種先進的設備運用中能夠有效的提高施工安全性,也可以有效地節約資金,使更多的技術人才可以參與在采礦工程施工中,從而創新安全的施工理念。
針對采煤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技術因素,采礦企業必須要不斷提高對采煤施工中的技術管理和安全管控;施工企業要深入的分析采煤施工中頂板事故發生的原因,并不斷加強對地質資料的分析這樣才能超前制定有效應對地質構造難題的具體技術方案;另外還要加強機械設備的檢修工作,要保證過地質構造中整體施工的安全有序,以防止礦山壓力前移而導致的超前支護問題發生;此外針對瓦斯外漏的問題,采礦企業也要深入的分析瓦斯涌出的規律,要根據煤礦的開采水平對瓦斯梯度的影響進行分析,并采用煤層長臂注水工作面、瓦斯抽放等措施來對工作面瓦斯泄漏問題進行有效的控制,以減少采煤施工的不安全因素[3]。
在采礦的施工過程中要提高施工的安全管理的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夠使企業在采礦工程中獲得較大的收益。通過分析不安全的技術因素,并通過安全教育使得采礦工程工作人員提高他們的安全防護意識,有效解決施工工人的安全事故頻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