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裕文
(廣西賀州市鐘山縣建筑設計室,廣西 賀州 542600)
引入節能環保技術可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率,減少對環境污染和破壞,實現人與生態的和諧共處。土木工程施工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在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的同時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改善用戶生活環境。土木工程施工資源、能源需求巨大,應用節能環保技術可實現變廢為寶,提高資源利用價值,推動施工技術的進步發展,保證施工進度,降低施工成本,既做到高效率,又實現低能耗。土木工程施工工期越長,能耗就越高,應用節能環保技術,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社會進步提高了人們的思想覺悟,對生活質量、環境、健康的要求不斷提升,堅持綠色環保、低碳減排的工程建設已經是時代發展的主觀和客觀需要。
要在土木工程中很好的推行和落實綠色節能環保技術的應用,首先必須要有節能環保意識,思想認識是最主要的動力。由于意識不足、覺悟不夠,所以在后期的行為動作中也不會有什么有效的表現。從施工成本上來講,一些企業利字當先,工程材料的選擇上就不愿意選擇環保材料,而是使用一些劣質的高污染材料;工程設計方面也有問題,缺乏對實際生態環境的綜合綜合考慮,過分關注個體設計,反而忽略了建筑與環境的和諧共生;建筑材料的運用上,有時也是舍近求遠,沒有做好當地材料的合理運用;再就是建筑垃圾的治理和排放,也是不投入,不規劃,以環境監察部門“躲貓貓”、“打游擊”,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一旦被相關部門監察要求整改,反而會帶來更高的施工成本,也影響到企業形象和區域環境。
一些建筑施工企業重視節能環保技術的應用,而忽略了管理機制完善,致使部分施工人員在具體施工的過程中,未能夠嚴格的按照相應的環保技能技術標準和流程去施工,這將大大降低節能環保技術應用的效果。缺乏完善的節能環保管理機制主要表現為節能環保管理制度缺乏有序性,管理制度的執行流于形式,未能夠明確節能環保管理責任,缺乏對技能環保技術應用的監督考核。這些問題將嚴重影響土木工程施工質量。
隨著建筑規模的不斷擴大,土木工程施工的能耗也越來越大,雜亂無章的管理會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缺乏相應的管理制度和監督措施是我國目前土建工程施工中的常見問題。管理部門不重視資源管理工作,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制度缺乏科學性是延誤處理資源浪費的主要原因,也是節能環保技術無法落實到位的主要原因。
在目前施工情況來看,施工過程中的環保、節能意識還沒有深入每個人員的心中,這樣不利于環保施工的實行。因此,首先要積極進行環保、節能宣講,提高全員環保意識。使其積極使用新節能技術與材料,打消抵觸心理,真正將節能材料實踐運用出去。其次,可以制定合理的獎懲措施,將環保節能與職工獎金相掛鉤,以提高其重視程度。
節能環保管理機制的完善,首先需要對節能環保工作中的責權利進行明確,并且需要具體到崗位,這樣才能保證工作的有效開展。此外,還要加強執行力度以及監督的力度,完善制度,最大程度的做好環境保護,避免資源浪費的行為。第三,還必須要做好節能環保意識的宣傳工作,培養濃厚的節能環保意識。
土木工程施工建筑材料耗用大,過程復雜,施工環節多,露天作業多。傳統施工模式比較粗放,環保節能理念淡薄,很容易對周邊產生環境污染和環境影響,造成資源浪費,同時也會影響到居住舒適度和居住功能。很有必要做好污染防治以及資源節約,對施工過程進行嚴格的把控。如針運輸及施工中的粉塵污染,合理設置隔離罩及遮蓋措施,工地路面做好灑水處理;施工前,對容易造成重污染的區域,設置必要的隔離擋板等。此外,施工前要綜合施工方案,做好污染處理的各項準備工作,以應對各種施工污染清理,尤其是建筑垃圾的處理,以免帶來不可逆的破壞。污染處理要盡可能使用清潔能源工具,既節能,又減少了有害氣體污染影響。
總之,在土木工程建設施工中采用綠色節能環保技術,不僅可以起到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減少對環境的破壞、污染,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率,而且可以大大提升建筑物使用的舒適度,減少使用的污染排放,不僅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還有很大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節能環保技術的合理應有,并不是追求高新技術和大的資金投入就是積極的,要因地制宜,根據具體環境和具體需求選取適合的技術和相當的材料才是科學合理的,要從生態角度出發,合理利用資源。目前我們在應用中還有很多的問題需要進一步完善,加強對綠色節能環保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運用研究,具有十分廣大的運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