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明 付永嘉
(1.新平公路分局,云南 玉溪 653100;2.華寧公路分局,云南 玉溪 653100)
建設完成的公路橋梁在投入使用過程中,一定要定期做好對公路進行養護與維修的工作,從根本上降低公路在使用過程中所造成的損害,更有效的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保障公路橋梁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減少交通安全事故的發生。
隨著經濟水平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日益增大的出行量使我國公路橋梁承載壓力逐漸加大。由于部分公路橋梁建設年代較為久遠,當時材料質量不高,不具有較高的技術工藝水平,因此,經過多年的運營,很多公路橋梁難以保證對現在交通量的適應性,若這些問題無法及時妥善解決,將嚴重影響人們出行安全。延長公路橋梁使用壽命,需要提高對其的養護并采用相應的加固技術[1]。
由于我國有很多公路橋梁目前還不具備較完善的管理體系,特別是農村相對較為狹窄的公路橋梁,污染較大,管理不完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損壞。由于有關部門不重視公路橋梁管理,很多護坡邊坡的維修加固不及時,甚至路基受到的破壞也較為嚴重,受雨水沖刷也造成公路坍塌等情況,使人們出行提高了危險性[2]。
在設計公路橋梁過程中,對橋梁的最大承載及通行時速的規定比較嚴格,道路橋梁入口處在運營中應設有明顯標志,但在通行時很多車輛行駛不能嚴格遵循有關要求,通常發生承載過重或超速現象,損壞公路橋梁的程度比較嚴重,使道路橋梁明顯縮短了使用壽命。其主要根本在于,一是由于有關部門不能向使用的人們及時普及相關知識,很多鄉村人民由于缺乏公路知識,認為公路橋梁完全可以超過承載能力標準,因此在使用中對承載力沒有充分考慮,導致公路橋梁的損失較嚴重。二是由于有關部門對監督工作不重視,沒有嚴格檢查來往車輛,對車輛未能按照標準要求進行限行[3]。
一是混凝土病害。因雨水長時間地侵蝕混凝土表面,在公路橋梁表面產生了影響混凝土質量的裂縫、松散等問題,這主要是由于橋梁設計施工不合理造成的。二是裂縫病害。L 型、U 型及彎曲等不同類型的裂縫在橋梁中產生,其中大部分L、U 型裂縫都是在橋梁跨中區產生,由于剪切應力作用的而影響,而逐年產生以上兩種裂縫。但通常在橋板界面上產生的彎曲裂縫,由于承重時間較長,造成不能達到較大的抗彎剛度,而且由于在施工中可能是澆筑不連續而引發的。在梁板上容易產生很多細微裂縫,主要是因橫向力而導致的扭轉裂縫而逐漸形成。三是支座病害。橡膠老化、剪切方式及形狀等都是造成支座受到破壞的原因。四是橋面損壞。車輛碾壓、橋頭銜接、堵塞排水系統等很多原因將損壞橋面,導致該類橋梁損害的原因,通常與設計具有一定關系,但也可能由于長期在空氣中暴露的橋面,以及與橋梁使用時間較長等有關。
一是檢測技術及手段不斷提高。應制定公路橋梁定時檢測計劃,以實現及時對公路橋梁的檢測,為橋梁提供準確的養護及維修加固數據材料。在橋梁養護前,應預測風險并制定相應的養護計劃,避免存在安全隱患,使發生交通事故的頻率有效降低。通常道路橋梁養護檢查有經常性檢查、定期檢查及特殊檢查三種檢查方法,有關部門應結合檢查和試驗記錄建立橋梁檔案,并將每次檢測結果及時進行上報,分析檢測結果,確定需養護或維修加固的橋梁,通知施工單位對其及時采取相應處理措施,并加強保修服務工作。為使工作效率不斷提高,應進一步提升檢測技術水平,以免產生失誤和過多過大的誤差。在我國公路橋梁養護和維修加固工作中,試驗檢測技術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二是進一步加強養護及維修加固管理。我國目前對公路橋梁的修建更為重視,但有時忽視對公路橋梁的養護及維修加固。因此,有關部門在公路橋梁養護及維修加固中應提高重視程度,對有關部門及時提出要求,針對已建成的公路橋梁采取定期、不定期檢查方式,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相應解決措施,避免產生重大病害隱患。若對公路橋梁病害及時發現并采取養護和維修加固措施,可有效避免其產生更嚴重的損害,并使其使用壽命得到一定程度的延長。對有關部門進行督促,對公路橋梁提高養護意識,進而加強公路橋梁養護及維修加固管理。三是進一步加強技術管理。應加強對應急措施預案的編制,充分考慮可能產生的各類問題,對應急措施預案進行編制,經專家評審、研究探討后,確保制定的方案具有可行性。在事件突然發生時,應對有關部門及單位積極組織采取有針對性地措施,在施工中進行妥善處理,確有需要時應封鎖交通,以免產生更多交通事故及人身財產導致嚴重損失。在對道路橋梁檢測后,應對原有結構在施工中避免受到損害,盡可能降低工程量,使成本降低并避免產生新病害。四是進一步加強宣傳公路橋梁養護及維修加固的力度。有關部門應加強宣傳普及公路橋梁養護知識,并提高學習道橋養護知識的興趣。
公路橋梁施工、養護及加固維修等方面的水平對于橋梁施工建設和運營的質量具有直接影響。因此,不斷提高養護和維修加固技術等方面的要求,使公路橋梁養護和維修加固不斷提高技術水平,進而使公路橋梁使用壽命得以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