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銳
(山東智行咨詢勘察設計院,山東 德州 253000)
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中,土石方工程量較大,涉及排水、路面及橋涵等不同工程施工,施工中易受到地質、自然環境等因素影響,施工技術難度較大,加強對施工技術的控制是確保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質量的重要條件。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易受到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工程施工中涉及多種專業,需要多個部門相互配合協作完成。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主要包括路基及填土方、擋土墻等作業內容。主要采取機械作業與人工輔助相結合的方式,人機配合作業施工時需要專業技術進行指導,路基施工通常采取流水或分段平行施工的方式進行。
1) 結合整個市政道路工程的總體規劃,合理的進行路基路面的設計,進而提高路基路面的設計質量,確保市政道路通車運行后的交通暢通性。2) 結合當前市場發展的規律,在滿足城市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基礎上,盡可能的滿足一些障礙人士的出行要求,提高道路工程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以及生態價值。3) 重視與道路配套裝置的緊密聯系,通過對路基路面的全面規劃與設計,道路路燈、管線等基礎道路配套設施的安裝施工,并提高路基路面本身的承載力和水溫穩定性,減少水溫對路基強度的影響,避免路基路面出現變形、裂縫、沉降等病害,延長市政道路工程的使用壽命。
在進行路基路面排水過程中,需要保證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將路基路面表層的水分去除,通過這種方式有效降低了滲水現象的產生,防止水干擾到路面的邊坡區域,其中比較常用的措施分為兩種:第一是分散形勢,通常情況下在西北一些地勢起伏不是非常明顯的區域中,使用邊坡加固或者是使用其他植被類型進行加固的過程中,會造成存水的現象比較明顯。針對這種問題,其中常用的方法就是設置出科學的排水管道,并且做好溝坡的排水設施。除此之外,還需要開展綜合性的排水活動,在路肩的外側可以設置出瀝青混凝土的攔水帶,同時使用混凝土預制塊進行砌筑,使其在路肩和路面上形成集水槽進行流水,并且每隔30~50m 的距離設置一道泄水口,并且和邊坡的急流槽進行銜接,同時還需要設置出一道泄水口,在邊坡的激流槽中進行有效的銜接,同時將排水放到排水溝當中。
路基的穩定性關系到了市政道路的安全,在路基路面規劃設計的時候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否則則會導致路面不平整,影響交通的舒適性以及通暢性。其中對于水泥穩定碎石項目而言,其難度大,具有特殊性,如果不對其平整性加以掌握,則會對強度有所影響。另外在當前社會的不斷發展,建設材料呈現出多樣性,對于水泥之類的穩定材料其接頭比較多,同樣會對平整性產生影響,在施工的時候需要多加注意。通常會采取緩凝性的物質加以處理,但是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需要對攤鋪的尺寸加以控制,否則會因為布料器轉速比較快,其平整性受到影響。與此同時,為提高其穩定性與強度,還需要掌握壓實度的各類要素,特別是路堤等區域需做好壓實,以此減少下沉現象的發生。還有一點是在碾壓之后要做好檢測工作,檢測中如果存在不符合要求的環節需要及時處理與解決,避免小問題演變為大問題。
在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設計過程中,首先要避免路面出現裂縫病害,尤其是路基路面的基層,要選擇具有較高穩定性、且收縮性較小的結構,同時還需要重視路基路面的材料選擇,避免材料出現溫縮或者干縮。而對于材料而言,材料本身的塑性指標以及含水量是影響其出現收縮的關鍵指標,因此,應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之前,對材料的塑性指標等進行嚴格的檢測,確保其符合工程設計要求,才能投入到工程當中,同時還需要采用減水、緩凝性能的外加劑來確保材料本身的含水量符合工程建設要求,最終達到降低裂縫出現的目的。
在當前市政道路工程項目建設的過程當中無法避免的會遇到某些不良的地基,一旦遇到這樣的情況,若是沒有進行合理以及有效的處理特別容易造成路基路面產生不均勻沉降的問題,同時也很容易出現跳車的情況,這對于車輛以及行人安全造成重大的危害。在路面及路基的規劃以及設計的過程當中,如果相關的工作人員缺乏對于施工區域地質的研究,無法保障軟土地基被及時有效發現,同時也無法針對于軟土地基的分布區域、深度及物理性質進行全方位了解,勢必會對于地基加固工作造成重大的阻礙。另外,在處理地基的過程當中可能會存在著雨后雨水侵蝕,可能造成路基路面局部地區區域失穩情況產生。
綜上所述,在目前需要相關的工作人員高度重視市政道路工程項目建設工作,要求切實的做好規劃和設計工作,這直接關系到道路通車舒適性和安全性。要求相關的工作人員結合工程項目的現實情況,基于不破壞地貌地質前提之下,盡可能的促使路基路面強度和承載力得到提高,進一步提升道路使用壽命。其中,應當要求進一步強化路基路面排水、對于市政道路軟土地基進行科學設計、明確市政道路基層平整度設計要點,還應當要嚴格控制裂縫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