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博
(沈陽北方奧萊商業管理有限公司,遼寧 沈陽 110000)
科學技術的發展,有效推動施工技術的創新,且越來越多的新技術被廣泛應用到建筑工程施工的各個環節之中,其既能夠縮短工程施工周期,而且還可以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從而有效提高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下面將會從新型模板技術、整體爬升腳手架技術、裝配式結構、深基坑支護技術等四個方面來對新技術進行簡單的介紹。
1) 設計與制作技術。在清水混凝土模板設計過程中,要盡可能的滿足混凝土平整度要求,而且確保拼縫細致嚴密,便于后續的拆卸與安裝。模板最好選擇強度高、質量輕的材料,且滿足環保無污染要求。模板尺寸要精確,且分塊安裝,保證對拉螺栓孔眼整齊;2) 在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之前,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來對施工方案和操作工藝進行編制。對于柱梁模板、墻體模板最好進行整體施工,這樣不僅可以節約模板使用量,而且還有利于脫模,確保工程施工的有效進行。
1) 設計技術。該類模板主要是由早拆柱頭、主梁、支柱、可調千斤頂等部分組成,且可以選擇多種模板材料,其中早拆柱頭具有多種形式的升降頭,而由滑動與螺桿組成的升降頭可以有效提高模板支護效率。支柱可以選擇各種支架形式,以達到預期的支護效果;2) 施工技術。根據工程結構設計圖紙來設計配模,并按照要求對模板工程施工圖進行繪制,對對模板、支撐的強度和剛度進行驗算,同時還需要根據建筑工程施工特點來對模板的規格與數量進行計算,以確保后續建筑工程施工有條不紊的進行。
1) 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爬升腳手架類型比較多,其一般選擇了碗扣式與扣件式搭設,而對于底部水平承力桁架需要選擇板節點螺栓連接,采用型鋼制作,從而有效提高其強度。提升點處的垂直承力桁架需要選擇標準桿件架體,并結合建筑工程實際情況來選擇爬升的動力設備,從而充分發揮整體爬升腳手架技術的優勢。2) 整體爬升腳手架的架體高度需要低于18 米,由于其設備提升能力在100kN 左右,此時需要提升點的間距低于7 米。通常情況下,整體爬升腳手架主要是由架體承力系統、提升系統和防外傾防墜落系統組成,只有各個系統之間協調配合工作,才能夠確保整體爬升腳手架施工的順利進行。同時,整體爬升腳手架要按照要求做好外部防護工作,并設置防墜落裝置和超載報警系統,從而為建筑工程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礎。
如今,隨著建筑行業的發展,裝配式結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不僅滿足“綠色建筑”的施工理念。而且還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率。實際上,裝配式結構涉及到的范圍比較廣,如施工設計、生產、安裝等環節。裝配式結構選擇了工廠化的生產工藝,其既能夠有效縮短設計周期,并快速修復構件幾何尺寸和構件內力,而且還可以實現數控機床與三維模型的有效結合,在確保建筑工程施工精確度的同時,還可以有效提高裝配式結構施工效率。
在建筑工程施工階段,根據裝配化的程度可以將裝配式結構劃分為以下兩類:1) 全裝配式。該類裝配式結構就好比機械制造產品一樣,能夠實現工廠的批量生產,并將生產的部件運輸到現場進行組裝,主要包括板柱結構、裝配式大板、框架結構、盒子結構等;2) 半裝配式。該類裝配式結構中,對于主要承重構件,一部分采用現場砌筑,一部分采用預制構件。如磚混結構中磚墻需要在現場砌筑,用作豎向承重,而樓梯、樓板選擇預制構件,用作水平承重構件,直接在現場吊裝即可。如今,在進行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內墻一般選擇工具式模板現澆,而外墻板選擇預制構件。對于建筑預制鋼板和鋼結構而言,一般會選擇裝配式結構,以便實現設計和安裝的有效結合,這樣不僅可以確保工程各施工環節間的協調性,而且還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率。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將框架結構墻板與裝配式樓蓋進行結合,能夠形成框架式現澆梁柱,其可以有效簡化施工工序,確保建筑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質量。
在建筑行業發展歷程中,支護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可以有效提高地基的承載力,確保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和使用壽命。深基坑支護技術是支護技術中比較常用的支護技術,其需要根據場地現狀和不同的施工情況來合理選擇支護技術。對于建筑工程而言,傳統直接放坡開挖技術無法滿足高層建筑工程施工要求,此時就可以選擇深基坑支護技術,其既能夠提高地面空間的利用效率,而且還可以對地下空間進行開發,從而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總之,在建筑行業發展歷程中,新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不僅可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率,而且還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此時作為建筑工程施工單位,就需要結合建筑工程特點和周圍環境情況,來對新型模板技術、整體爬升腳手架技術、裝配式結構、深基坑支護技術等進行選擇,以期更好的滿足建筑工程施工要求,推動建筑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