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武
(湖州南潯城市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浙江 湖州 313009)
在高層建筑施工項目中,BIM 技術依靠自身的3D 模型及4D 虛擬建造技術,不但能將傳統高層建筑中工人作業施工量度大、建筑工期較長、存在較高防火等級、施工技術相對更難、更復雜、交叉作業等建造中的難題有效解決,還能大幅度提高建筑施工中的安全性、降低安全隱患,使安全事故發生率大大降低。
BIM 技術的核心是三維數字技術,其是一種集成建筑工程項目信息的數據模型。通過使用BIM 技術展開參數化建模能最大限度的加強有關設計人員的設計能力與水平,另外此技術還能輔助設計人員與有關建筑企業依據具體要求有對應性的構建策略,在確保施工計劃與完善后的設計圖不會受時空所影響,盡量保證設計圖紙的系統性與協調性。首先,能夠應用BIM 技術構建BIM 安全模型,此模型高效的融合了危險源信息、安全規范、施工成本以及施工進程等,在該前提下,此模型具有較強的直觀性,能夠及時發現與識別建筑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安全問題,之后構建與實行行之有效的安全方案,從而能夠有效控制施工場地的安全風險。其次,BIM 技術還能切實實現信息共享。在項目施工中通過利用BIM 技術可以有效的優化信息共享與互動的問題,這對安全十分有利,可以及時把安全隱患傳達給每個人,及時落實整改情況,以便管理,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發生率,進而有效提升建筑企業的整體效益。
在高層建筑施工中運用BIM 技術,將各項數字模型信息全都融合到一起,對于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能夠及時準確地鑒別,而且通過建立安全辨別系統,對于各個區域施工的安全級別都能進行劃分區別,科學地預測估算其安全指數,并將這些數據表示到工程模型中,直觀形象地展示出來,這樣安全管理人員就能對施工安全狀況做到心中有數,實施有效的措施進行規避潛在風險,促使整個工程項目的安全系數得到提升。
在現代建筑施工過程中,保障施工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利用BIM 技術確立施工方案的防護性能,可以讓后續的施工過程有著更強的安全性。當施工現場安全強度指標達成,就可以有序進行施工,大大減少施工過程中不利因素的干擾。BIM 技術可以綜合參考施工過程中的所有影響因素,包括地質、天氣以及人為等,當對這些施工因素有了一個長期的追蹤研究,BIM 就可以確立出高防護性能的施工方案。建筑安全周期可以詳細分為工程設計階段、工程施工準備階段、工程施工階段以及運行階段,在這四個環節中都將BIM 技術融入,可以確保每個環節都高效有序的進行,從而保障工程項目的安全性。
建筑工程施工人員的安全教育與培訓直接影響到施工現場的安全質量。傳統的施工安全培訓方式較為古板老化,感知性差,容易使得施工人員產生逆反心理,影響培訓效果。隨著科技的進步,BIM 技術被引入到施工安全培訓中。運用BIM 技術進行3D 模擬施工操作,為施工人員更為直接地展示施工過程,將不同施工階段中可能存在的安全問題模擬展示在共享平臺上,引起施工人員對安全隱患點的高度重視。還通過BIM 技術模擬施工中安全問題出現時的應對措施,例如安全逃生模擬、安全疏散模擬、安全救助模擬等。且可將BIM 技術與VR 等設備結合,增添視覺、聽覺等方面感知,且把標準化安全施工流程通過場景模擬更為真實地教授于施工人員,施工現場管理人員也可據此有針對性的對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危險因素進行排查并制定相應防范措施。這種方式為建筑工程施工人員教育培訓工作提供了一種新穎而有效的途徑,使得教育培訓工作變得形象直觀有意義,提高培訓人員的積極性,便于施工人員掌握施工安全重點,提升安全施工意識。
在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即使多么周密的安排,也有可能出現突發事件,產生安全事故,此時就必須要做到快速的處置處理,包括人員疏散撤離、更換或關閉異常設備等等,將損失減少到最小。將BIM 模型進行運用,就能完善對圖放大事件的應急處理,比如當發生水管爆裂這種突發異常情況時,以往可能在十多分鐘之后才能發現問題原因,并關閉閥門,這個時間段中就已經造成了較大的危害,但借助BIM 模型就能準確迅速地找到問題所在,第一時間關閉閥門排除故障,即使是需要更換管道,也可以調取相關數據得出庫存情況,倉庫沒有也可以將管道的型號、規格等信息發送給廠家進行購入。
總而言之,安全是當前建筑領域高度重視的方面,為保證社會公眾生活在安全且舒適的環境中,加強BIM 技術應用十分重要,其不但可以構建施工安全管理模型,還能對高層建筑工程進行動態管理。為此,相關人員需加大BIM 技術應用力度,讓其存在的實效性發揮出最大化,以期我國建筑行業在繁雜的經濟市場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