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文
(中鐵建工集團建筑安裝有限公司,北京 100071)
建筑給排水不屬于建筑主體工程,因此被建設投資方所忽視。實際上建筑工程的所有環節都影響著工程的整體性功能,給排水工程屬于地下工程,施工期間難以覺察其質量問題,大多排水問題都爆發于完工后,業主交付使用期間,嚴重影響了項目的經濟效益。為了保證工程施工進度,防微杜漸,預防潛在問題,施工單位也要加強給排水工程的質量排查,預防和建設單位、業主產生經濟糾紛,社會糾紛。
給排水工程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材料、型號選用問題。首先,建筑工程的工序交接時糾紛多,主體工程中的預留孔洞和預埋位置和施工圖紙有偏差,或施工隊伍沒有按照后期工程變更重新修改。這就導致原有給排水購置材料或型號有誤,無法投入施工。其次,施工單位技術不足,能力差,施工隊伍無法確認圖紙上的安全位置和管道尺寸,給水、排水的具體要求,導致施工質量問題。再者,若盲目施工,在不了解計算誤差的前提下選用不合規的材料。在后期管道檢測中水管無法承受送水壓力,會直接爆管或損壞建筑結構,暴露出施工質量問題。可見,施工人員應當具有一定的建筑知識和施工技能,施工前要和設計單位、主體結構施工單位確定給排水預留孔洞位置、大小。切不可胡亂施工。
給排水施工人員是施工質量的把控者,作為一線施工人員,其應當對自己的工作負責。但大多給排水施工人員責任意識不強,對給排水施工質量和安全使用存在僥幸心理,存在偷換材料、不按照規范施工等操作性問題。一些給排水施工人員理論知識不足,對于施工中存在的問題也不與管理人員、設計單位,主體單位溝通交流,直接安置管道,造成了大量重復性施工、潛在給排水使用風險。這種違規的行為也為工程后期使用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隱患。
建筑給排水施工質量影響因素有施工材料、現場施工工藝、施工管理等。為了提升施工質量,現場施工管理人員應當制定針對規劃的措施建議,預防施工隱患和意外發生。筆者結合施工經驗,現將提升建筑給排水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管理研究探究如下。
建筑材料占據建筑給排水工程成本的七成以上。建筑材料也關系到了建筑質量的優劣。把控建筑材料,是工程給排水施工的首要任務。為控制建筑材料,需施工管理人員、購置人員、檢驗人員、施工人員多方細心。首先,購置人員購買材料前要貨比多家,選用口碑好,質量過硬的材料供應商,務必保證材料經濟合力,質量優良,符合施工合同和國家相關的建筑法律規范標準。其次,材料驗收時,要根據材料的出廠報告,進貨單資料認真對比材料的各項參數、數量、材料,重要材料需要送往實驗室檢測,預防出現以次從好的問題。再者,給排水材料施工時候也要遵循施工圖紙一一比對,若有材料不符合問題,且不可胡亂施工。最后,要做好材料驗收和庫管工作,大多給排水施工材料的保質期長,易燃燒。建議做好防潮、防火工作,預防出現質量問題。
給排水屬于建筑工程項目的后續工程,建筑主體工程開設時間長、工程變更多,對后期工程影響大。對此,給排水施工單位要積極和設計單位、主體施工單位交流。筆者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首先,要積極和設計單位交流,了解給排水初期設計和后期設計中的變更,及時到現場核查數據,避免后期選材不對,施工錯位。其次,要積極和施工單位交接工作,給排水工程要了解地面工程、地下工程的預留孔洞位置,大小,施工范圍。要和施工單位對接工作,避免后期工程糾紛。最后,給排水施工要和建設單位交流,明確設計圖紙上的設計要求,確定各自質量責權范圍,并及時提出工程索賠,捍衛自身的工程權益。
為保證建筑給排水施工質量,需要改善給排水施工工藝、施工水平。建議從施工技術指導方面入手。首先,構建工程施工質量管理體系。給排水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質量的好與壞,只有通過施工質量管理體系才能有效的映射出來。在施工質量管理體系中,做為管理人員,需條縷清晰的為每一道工序,每一個環節的施工操作設置出合理的質量要求標準。以質量標準做為施工的最低準繩,以此要求施工人員強化施工質量。其次,加強培訓。現代社會,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生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革。提高給排水工程施工質量,離不開新興技術、設備的引入。此外,技術人員是建筑給排水施工質量管控人,建議施工單位加強一項技術人員的培訓指導力度。在工作中要堅持實踐和理論知識貫穿結合,將實踐考核內容和施工人員的績效考核連接在一起。例如,通過培訓,技能比拼的方式提升施工人員的技術能力,職業素養,施工責任感。
綜上所述,做好施工管理,人員監督,施工交流等,可提升建筑給排水施工工程質量。建議施工單位在內做好專業技術交流、理論知識指導;在外加強質量監督,加強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