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響
(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王官集初級中學 江蘇 宿遷 223800)
創造性思維比較重要的表現就是學生的探索能力。因此,教師要注重學生探索能力的提升。首先,傳授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有一句諺語說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將探索方法傳授給學生,幫助學生學會學習,而不是機械的、被動接受知識,指導學生學習,這樣學生探索學習能力會得到真正的提升。
數學學習需要構建數學知識,形成數學規劃,這就需要學生學會概括抽象知識,形成系統的學習計劃。初中數學學習中,數學知識的邏輯性與抽象性都比較抽象,在培養創造性思維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思考,教師提出有針對性的策略。教師制作精美的課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組織一些趣味性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課程資源不僅僅是在教材中,還在生活中,教師收集更多的教學資源,探索新的知識,將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生動,用更有效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了解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習情況,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逐漸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最穩定的心理因素,是開展一切新鮮事物的前提,教師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例如,教師可以創設教學情境,創設輕松的、自由的、和諧的學習環境,將學生的好奇心激發起來,讓學生有動力的開展學習活動。教師要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一點點讓學生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養成積極探索的良好習慣。
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確“學”與“思”之間的關系,讓學生輕松自由的學習,教師要將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作為教育教學的關鍵,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在面對一些難以理解的數學問題的時候,往往都按照一種思維模式進行思考,這種思維模式比較常規,也過于單一,影響學生拓展思維能力。例如,在幾何證明題的時候,學生用常規思維思考,有的時候難度比較大,若是通過輔助線證明,可以降低問題的難度,縮短做題時間。因此,在面對類似問題的時候,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掌握更多的知識點。
隨著教學改革與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初中數學教學模式也在不斷的創新。當前的教學內容要變得更加生動、形象、具體,不要僅僅簡單的傳授知識,還要對知識進行深入的了解。通過初中數學知識發展學生創新意識,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發展,進一步的實現教學目標,教師講解教學重難點的時候,要找到切入點,滲透數學思維。初中數學教學不緊緊包括理論知識的學習,還包括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注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初中數學教學目標包括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創新意識通過高效的解題效率、解決數學難題來培養,學生若是缺乏創新意識,很難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自主創新活動中。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一些數學創新勵志小故事,高斯是著名數學家,從小具備極高的數學天賦,積極地進行創新活動。還有華羅庚,時時刻刻刻苦努力,進行創新活動,讓學生產生感悟。在數學教學中創造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參與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拓展學生的知識范圍,還有課外實踐活動,教師要積極組織一些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戶外拓展,鍛煉學生的機會,對于表現良好的學生給予鼓勵,逐漸提升教學質量。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效果、教學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現階段初中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方式、學習狀態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讓學生面對數學問題的時候進行正確的選擇。教師要更新傳統的教學方式,避免學生受到影響,引導學生自主的思考問題,對問題進行質疑,加強學生學習能力培養。在遇到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的時候,與其他同學進行討論,潛移默化影響學生,合理地解決問題,讓學生進行正確的思考。
在面對一道新的數學題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數學材料進行分析,找到數學材料與知識之間的聯系,對問題進行質疑與分析,找到題目中的隱藏條件,促進學生探索能力的不斷提升;二是傳授學生思想方法。在初中數學學習中,會涉及幾種常見的數學思想方法,一般來說有分類討論、類比、劃歸、函數、數形結合等方法,將這些思想傳授給學生,更好地推動學生探索能力的提升。第二,注重社會實踐與研究性學習。數學教學中注重研究性學習,特別是實踐方面的研究性學習。數學的課程標準強調:“好的數學教育應該從學習者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提供給學生充分進行數學實踐活動和交流的機會”。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思維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設輕松自由的氛圍,挖掘學生的創新潛力,注重學生探索能力的提升,逐漸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