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瑋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第四中學 江蘇 泰州 225300)
素質教育的今天,培養創新人才已成為學校深化教育改革的迫切任務。音樂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素質教育的內容,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音樂是一門創造性的藝術,通過與音樂的深入接觸,能夠極大地激發人的創造力。所以,我們更加要重視音樂教育的重要性和其重大意義,在音樂教育中,培養人們的創新能力,增強整個國家的自主創新力,在學習中將音樂教育和創新融合起來,以激發學生的創新力。
音樂教育是以音樂為主要內容的教育活動,而創新是音樂教育應該堅持的指導思想,所以音樂教育應該以幫助學生意識到創新精神的重要性和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為目標,同時這也是音樂教育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任務。我們作為音樂教育者的接班人應該為學生營造一個“敢說、敢想、敢做”的氛圍,有意識的去培養他們堅毅的創新精神。音樂教育的審美活動就是不斷實踐、不斷發現和不斷創新的過程,無論在創作、表演或欣賞的學習過程中,創造性思維都能得到很好的鍛煉和培養。激發和養成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音樂教育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發展的必然結果。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創新中學音樂教育,給學生體驗創新、學習創新、參與創新營造一個良好的整體環境,為學生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去創新、去創造打好基礎。下面就中學音樂教育創新問題談談粗淺的認識:
3.1 更新音樂教學方法,培養創新能力。
(1)要重視節奏的訓練和創新。節奏是音樂的基礎,是音樂的靈魂和骨架,是組成音樂的基本要素之一,奧爾夫更提出了節奏第一的口號,我們在教學中可以做一些嘗試,課堂上穿插節奏創作,在引導和刺激的作用下來形成學生的創新意識。例如,可以先給學生定幾個節奏,然后讓學生在此基礎上變化,進行節奏問答、節奏接龍、節奏重組等游戲。從簡單的一到兩小節的創作,發展成一個樂句、一個樂段的創作。教師可以讓學生聯系生活來創編節奏,使學生體會參與之樂,思維之趣,成功之悅,從而成為學習創新的主人。
(2)積極動腦編歌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歌曲不僅能夠通過旋律來傳達感情,同時依靠直白的歌詞能夠更直接的反映創作者和歌唱者的情感。在音樂教育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創作歌詞,使他們在創作中來抒發內心深處的情感。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選擇簡單而且貼近學生實際生活、易于創編的歌曲,利用讓學生創編歌詞的方法,來挖掘學生的創新力,使學生加深對歌曲的理解和記憶,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開闊了學生的思路。通過為學生創設“編創歌詞”這種有趣的教學形式,學生就會大膽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張,做出新的猜想,這樣,學生的創新意識就不受壓抑,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即興創作能力,同時寓教于樂,學生在實踐中就更容易掌握曲調和旋律特點。
3.2 創設教學環境,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共同感受和體驗到的一種教學情景、課堂氣氛和有關的教學條件就是音樂教學環境。通常來說,良好的教學環境在一堂成功的教學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它可以成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假如由教師和學生共同來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既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能夠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所以,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依據授課的需要,有針對性的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創設一種輕松、活潑、氣氛活躍的課堂氛圍,師生之間以一種平等的方式進行交流,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3 引導學生想象,培養創新思維。音樂主要是通過聲音來表達藝術的,同時它是人類的一種獨特語言。如果要真正的欣賞一首歌曲,教師要引導學生從聽覺上去感受音樂的各種旋律和節奏,同時幫助他們學以致用。例如,當學習《春節序曲》時,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歌曲中的情景,讓學生探討在春節期間,他們家鄉或有那些活動,生活會和平時有那些差別以及自己過完整個春節有什么感受等等。然后在來引導學生走入《春節序曲》所創設的背景,從而真正體驗歌曲中所描述的情景以及創作者想要表達的感情。在教學中,一方面完成教學任務,另一方面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想象力,在聽覺的感染下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是國際競爭的要求,同樣也是當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要求。通過音樂教育,能夠極大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力。由于每個人因為生活環境、教育背景、人生閱歷等的差異,對同一首歌的解讀都會不同,這也是音樂能夠提高學生創新的重要原因,在對感受音樂的過程中,能夠不自覺地將人帶到自己所創設的情景中,從而會激發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