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勝燕
(山東省東營市實驗幼兒園 山東 東營 257091)
《指南》中強調,幼兒是積極主動的學習者。區域游戲恰好為幼兒的學習與發展提供了創造機會和條件,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因為在區域游戲中,孩子們的學習狀態比較放松,交往比較自由,孩子們在區域游戲中通過和同伴老師的自由自在的社會性交往為孩子們的語言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會。所以我們在班級內設置一個圖書區。現在的家長非常的重視孩子的早期閱讀,每個家庭都不同程度為幼兒購買了各種各樣幼兒喜歡的圖書,并且每個家庭為孩子購買的圖書內容也不同。為了資源共享,形成班級閱讀氛圍。我們鼓勵孩子們從家中帶來自己的圖書來充實我們的知識庫“圖書區”。每個孩子帶五本自己認為適合借閱的圖書,然后做好標記。我們以學號為序每周五進行一次圖書大漂流。這樣每個幼兒在一周內可以讀5本書。通過一段時間的輪換,家長向我們反映孩子們的讀書積極性大大提高,因為書只能在自己手里呆一周的時間。看完書后,幼兒基本能給大家講述出書中的故事。在這樣的區域環境和閱讀氛圍中,幼兒的閱讀量大為增加,閱讀的書籍面也越來越廣泛,當他們一個個到中班以后能大膽從容地講述各種故事內容時,我們知道了孩子所表現出來的不僅僅是對知識獲得的喜悅,更是一種被肯定的自信心的培養。結合圖書區的圖書漂流活動,孩子閱讀的興趣自然而然中被激發了,讀的書也越來越多了。
“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是《綱要》和《指南》的另一培養目標。分享閱讀作為我園的原本就課程一直在扎實的進行著。分享閱讀以突出的畫面、有趣的故事、簡單易于表達的特點深受孩子的喜愛。隨著的課程的開展,幼兒不但可以語言表達,還可以用繪畫的形式進行表征。例如:我們結合節日、季節等主題,讓孩子動手動腦自己制作繪本圖書,如三八節孩子們把媽媽從生下他到把他們養育到現在的情景動手畫出來,然后用剪刀剪下,粘貼在事先做好的空白圖書頁面上,并且要求他們把圖書的內容講述給媽媽聽,然后請家長用文字記錄下每頁圖書的內容,這樣一本有趣的圖書就完成了。當孩子們拿著自己親手制作的圖書,把圖書里的內容講給別人聽得時候,通過眼神可以看出他們心中涌現出了無比的自豪感。在不知不覺中,孩子們愛上圖書,愛上表達,讀書的習慣也就養成了。
雖然,中班幼兒已經初步掌握了閱讀的方法,但還存在幼兒亂翻書、不愛惜書、看書時頻繁書及不夠專注等問題,“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良好常規是孩子們養成于都習慣的保障。根據這些現象,我們設計了活動《圖書笑了》請幼兒觀看孩子們平時在班里的表現視頻,一組是看書時不遵守規則,走來走去,頻繁換書,大聲說話的;一組是專注閱讀圖書,閱讀完后將圖書擺放整齊的情境,看完兩組視頻后,請幼兒自己講述兩組閱讀活動情境中哪些現象是不好的,哪些是值得學習的。在討論環節幼兒清楚地講述出了第一組視頻中不好的閱讀習慣。然后師生共同討論解決方法。最后制訂了閱讀的規則:
(1)取圖書時要排隊,不能爭搶圖書。
(2)安靜的看書,輕輕的翻書,不損毀圖書。
(3)在閱讀時不能走來走去,不影響他人。
(4)閱讀完圖書后要將圖書整齊的放回圖書柜。
通過制定規則,幼兒了解到在閱讀時必須遵守的要求。幼兒相互監督,在圖書區和平時對同伴進行觀察和督促,在每次閱讀活動后進行整理。通過一系列活動,幼兒將這些習慣和規則進行內化,慢慢學會同伴管理和自我管理。
4-5歲幼兒的有意性行為開始發展,集中精力進行某種活動的時間也較以前延長;已形成初步的具體形象思維,對事物的理解能力逐漸增強,能獨立的表述生活中的各種事物,4、5歲的兒童能清晰地談話,詞匯量開始豐富,喜歡與家人及同伴交談,能夠獨立的講故事或敘述生活中的各種事物;中班幼兒活潑好動,而且富有想象力。我們為幼兒提供了《祝你生日快樂》、《爺爺一定有辦法》、《我的爸爸》的圖書,這些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教材能使幼兒將閱讀過程內化成一種閱讀的能力。
閱讀環境的創設在閱讀過程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餐前飯后、離園前的離散時間都我們靜下來,讀一本或長或短、或安靜或熱鬧、或歡樂或傷感的書都可以給孩子不一樣的感受。慢慢的,閱讀成為我們班級的習慣。
我們深刻領悟《指南》精神,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與學習特點,采取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培養幼兒良好閱讀的習慣。我們驚喜的發現,幼兒已具備初步的閱讀能力和習慣,對圖書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自主閱讀能力得到快速發展,詞匯越來越豐富,語言流暢完整,思維活躍,為今后的閱讀和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