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凌 楊 曉
(1.廣西桂平市教學研究室 廣西 桂平 537200) (2.廣西桂平市鳳凰幼兒園 廣西 桂平 537200)
做好幼小銜接工作,不僅能幫助幼兒更好的去適應小學的生活與環境,還能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幼兒在未來的小學學習中奠定堅實的基礎。要有效開展幼小銜接工作,往往需要學校、老師、家長等多方面進行協調配合才能實現。
首先,幼兒教育是小學教育的基礎,幼兒階段的教育質量將會直接影響幼兒是否能夠很好進行小學教育,特別是對幼兒綜合素養和學習習慣的培養等方面,幼小銜接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對幼兒的小學學習自然也有著重要影響。如果幼兒園沒有有效開展各項幼小銜接工作,則會嚴重影響幼兒的全面發展。
其次,幼兒的教育內容與小學的教育內容存在較大的差異和不同。促進幼小銜接工作的有效性,能夠幫助幼兒順利向小學教育過渡。在幼小銜接工作過程中,教師如果不加以重視,出現低質量幼小銜接工作,往往會使得幼兒無法適應小學教育的新環境和新內容,甚至出現厭學等現象,不利于小學教育的有效開展。
2.1 幼兒教師重視度不夠。在當前的國內幼兒園教育中,仍有較多幼兒教師對幼小銜接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所以對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幼小銜接工作質量不高。一方面,有一些幼兒教師在開展幼小銜接工作中,只是一味過度關注兒童的心理健康,而忽視了幼兒身心的協調發展,所以并不利于幼兒的綜合發展,更不能利于進行幼小銜接工作。其次,在一些幼兒園教學過程中,部分幼兒教師由于對幼小銜接的認識不足,在進行幼小銜接工作時只是做表面工作,對學生的適應能力和學習興趣卻忽略了,所以在教學中并沒有有意識地去培養幼兒良好的紀律意識,并且忽視了對幼兒進行時間觀念的培養,從而導致幼兒無法適應未來的小學教育,進而使得小學教育的質量受到嚴重影響[1]。
2.2 缺乏與小學的互動交流。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國內很多幼兒園的教育都在向著高端、精細等方向發展,國內也出現很多幼兒園擁有獨立的教學樓,越來越多的私立幼兒園憑借先進的教學設備和高端的教學環境獲得廣大家長的認可。雖然私立幼兒園的教育資源確實具有一定的優越性,能讓幼兒接受高端化的教育,但是,私立幼兒園往往與當地的公立小學缺乏了必要的溝通交流,所以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只是單純滿足了幼兒階段的教育,并沒有充分考慮到幼兒進入小學后的未來發展,使得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的銜接嚴重脫節,幼小銜接工作質量不高[2]。
2.3 家長的認識和參與度不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也是最好的老師,在孩子幼兒階段的教育中發揮著不可代替和至關重要的影響和作用,但是仍有部分家長認為教育是學校和老師的責任,所以并沒有花太多的時間對幼兒進行教育和管理,缺乏了對孩子的教育情況的及時關注,甚至有一些家長將幼兒直接托管在幼兒園,對幼兒的情況不管不問,嚴重影響了幼兒園的幼小銜接工作。另外,部分家長認為只要在幼兒園讓幼兒提前學習小學一年級的學習課程就是有效的幼小銜接工作,其實這種觀念是片面的,不僅會不利于幼小銜接工作的開展,同時也會讓幼兒在學習中產生過大的壓力,并不利于幼兒的學習進步與成長發展。
3.1 漸近性原則。幼小銜接工作需要堅持漸近性原則,在孩子進入幼兒園后就要開始逐步開展幼小銜接的相關工作。良好習慣的養成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幼小銜接的工作也并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夠立馬完成的。所以在幼小銜接工作中,幼兒教師需要提前按不同層次和水平的教育目標進行科學有序分解,劃分到不同階段的教育中去逐步完成。
3.2 關聯性原則。在進行銜接工作的過程中,幼兒教師不能只關注沒學過的一些知識或者幼兒已經學習了哪些知識,而是要引導幼兒積極進行知識之間的內在關聯性的探索和思考。在實際教學中,可以讓幼兒通過對實際物體進行直觀的觀察,進而操作來感知,讓幼兒參與其中,親自動手體驗,進行思考分析內在的關聯性。通過對實際物體的動手實踐,不僅可以培養幼兒學會將具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進行過渡和轉變,還可以為孩子進入小學更好接受教育和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4.1 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幼兒教師是幼小銜接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所以要想有效開展幼小銜接工作,首先必須要讓教師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和教學理念,進而從根本上明確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3]。此外,幼兒教師還要為幼兒營造一個快樂、健康的學習環境和成長空間,為小學教育打好堅實的學習基礎。例如,教師可以將閱讀知識以表演的形式來進行,引導和鼓勵幼兒將故事大膽表現出來,開展制作故事盒活動,還可通過區角手偶、故事比賽等表演活動,既能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又能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幫助幼兒更好適應未來的小學學習。
4.2 與小學做好溝通交流。為了更好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幼兒園學校管理者要積極組織教師定期到當地的小學去學習交流,了解小學的學習情況和教育環境。一方面,教師要對幼兒進行綜合全面的管理,學會讓幼兒獨立完成一些事情,從而讓幼兒具備一定的獨立能力。例如,在幼兒每天吃午飯時,如果有幼兒將飯打翻弄灑在桌子上,教師要引導幼兒自己弄灑了要自己主動清理干凈,這樣幼兒不僅能夠逐步學會獨立解決問題,也能慢慢培養幼兒的責任意識。另一方面,由于幼兒園階段的學習活動相對緩慢,而小學的規則和紀律更加明確,所以幼兒教師要積極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紀律意識和規則意識[4]。例如,教師可以積極組織開展類似“木頭人”的游戲,通過游戲中“不準動”、“不準笑”等玩法讓幼兒逐步了解“紀律”,從而慢慢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
4.3 實現家園共育。在幼小銜接工作中,幼兒家長要深刻認識到自身在幼小銜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生活中為幼兒樹立積極的榜樣作用,配合幼兒園進行科學合理的教育工作,不僅要對幼兒在幼兒園的情況加強關注和及時了解,還要多與幼兒教師進行溝通交流,配合教師進一步做好教育工作,從而實現有效的教育與管理工作,幫助幼兒更好的適應未來的小學教育。例如,可以建立“家園之窗”等互動平臺,促進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同時將每周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進行公告,幫助家長明確每周的教育重點,從而讓家長更好配合學校進行家庭教育。
幼小銜接既是兩個不同教育階段的過渡關鍵階段,也是教學內容上的接續問題,所以在幼小銜接過程中,學校要注重幼兒的全面發展,制定科學合理的工作計劃,教師要積極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規則意識,家長也要關注孩子成長和狀態以及配合教師做好幼小銜接,為幼兒更好適應小學教育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