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國龍
中鐵十二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陜西西安 710021
(1)注重懸澆設備的合理選擇。首先是掛籃。這種懸澆設備的特征之一就是構造形式多樣化。通常情況下,其主要由承重梁、懸吊模板、錨固裝置以及行走系統構成;掛籃不僅具備支承梁段模板、材料機具調運、位置調整、拆模以及澆筑混凝土等功能,還可以展開預應力張拉工作;掛籃的強度、安全性與可靠性都比較高,同時造價低、操作簡易、穩定性強及施工速度快等優勢也十分顯著。其次是塔吊。受到連續梁施工節段較多的影響,施工對物資調運量及距離的要求都比較高,這種情況下為使人工搬運力盡可能減少,同時為施工作業提供便利,結合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塔吊型號非常重要。最后是地泵。由于高速特大橋在高度上具備極強的特殊性,且連續梁混凝土澆筑的連續性必須有所保證,因此,為使施工實際需求得到滿足,在混凝土澆筑環節需使用特大功率的地泵[1]。
(2)提高對模板工程的重視程度。提高對模板工程的重視程度從以下幾方面進行:①立模標高必須嚴格控制,在混凝土澆筑作業開始之前,需復核確認;②內芯模板需設置為可收縮模式,為整體拆裝提供便利;③在端模設置的過程中,端頭模板采取的材料為一次性木模,面板材料則采取10mm厚的竹膠板,若需使用可在梁體端頭直接安裝。后背方木可作循環使用,且拆除也十分方便,預留鋼筋位置無須頻繁調整,為預留鋼筋起到較強的保護作用[2]。
(3)確保混凝土工程的有效開展。混凝土配合比設計需及時優化,相關人員需將高速特大橋連續梁施工環境作為根據,以混凝土原配合比為基點展開優化,在經過多次試拌后再確定效果最好的混凝土配合比;連續梁混凝土在對稱澆筑時一次必須成型,這是澆筑連續性的必要保證;澆筑期間振搗質量必須嚴格控制,同時提升對預埋件保護的重視程度,盡可能避免出現漏振或者是過振的情況。對于混凝土養護工作而言,必須在混凝土澆筑的第一時間展開,頂板及箱內可采取灑水養護的方式,同時將潮濕狀態的土工布覆蓋于混凝土表面,以起到保濕作用,這種狀態至少需維持14d;接茬面鑿毛是提高相鄰節段混凝土連接質量的重中之重,在鑿毛強度標準已經達成后,施工人員還需進一步對接茬面進行鑿毛,檢查驗收工作需在鋼筋綁扎前完成,不合格就需重新鑿毛處理[3]。
保證預應力工程質量達標:①施工人員需注重預應力鋼筋管道的制作。將下料長度作為根據,進行鋼波紋管及錨墊板的有效安裝,同時使用塑料膠布封閉纏緊波紋管接頭的部分,在此基礎上安裝好塑料壓漿管及排氣管。②預應力管道定位的質量必須加強。按照事先設計好的預應力管道間距,對定位支架進行加工,在相應位置埋設定位支架之后,再采取有效措施或工具固定預應力管道。③做好預應力管道連接質控工作。施工人員需有效連接縱向預應力管道及前一節波紋管,避免出現管道漏漿堵塞的情況,定位的準確性也要得到保障。④確保預應力張拉工作的有效性。在箱梁橫斷面的預應力鋼束,對稱張拉的狀態需長期保持[4]。
裂縫防治。大跨徑連續梁橋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一旦出現裂縫,對橋梁結構耐久性以及各方面性能都是十分不利的,尤其是結構發生裂縫問題,不僅其整體剛度會大幅降低,對混凝土耐久性的影響也十分嚴重。相對而言,腹板是極易產生裂縫的部位,相關人員可通過配置環形筋的方法,達到控制腹板順管道裂縫的目的。通常情況下,環形筋直徑為16mm,設置于后澆筑節段以及彎曲段范圍內,縱向間距應控制在10cm。除此之外,為使底板裂縫情況得到有效規避,與底板厚度相結合,可在上、下層鋼筋網中再增設1~2層橫向鋼筋,進一步促進底板抵抗橫向拉應力水平的提升。
首先,施工方案必須遵循施工技術、質量控制及安全性多種原則,必須要確保安全措施能在高速特大橋連續梁施工中全面落實,才能結合實際情況組織施工。
其次,工程質量必須與有關標準相符。相關人員需制訂合理的質量目標以及創優規劃,將相關規范作為根據嚴格執行,與此同時,施工方案的科學制訂也不容忽視,通過對先進施工方法與工藝的有效運用,為工程質量零缺陷提供最大程度上的保障。通常,高速特大橋混凝土結構使用壽命必須在100年以上。
最后,工程施工應盡量節省臨時占地,在防治植被破壞、水土流失等問題的同時,達成施工與環保并行的目的。企業與有關部門需做到文明施工,確保施工與生活場地安排的合理性,在工程結束后也要及時平整場地、恢復耕地,妥善做好退場工作[5]。
綜上所述,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國連續梁結構體系施工工藝也愈發成熟,這對我國交通運輸行業的健康發展非常有利,尤其是現如今社會各界對高速特大橋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連續梁施工技術的提升已然成為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由此可見,為滿足新時期人民群眾對交通運輸的實際需求,促進國家與社會的健康發展,進一步探索高速特大橋連續梁施工技術已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