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喆
永福縣計量檢定測試所 廣西桂林 541800
羅漢果屬葫蘆科植物,屬半陰性作物,它是廣西特有的藥食兩用名貴中藥材。喝羅漢果茶,可清熱潤肺、滑腸通便、止咳利咽,有利于身體健康。羅漢果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E和維生素C,有“神仙果”之稱。羅漢果的種植和加工方面,采用羅漢果新型種植技術和香甜晶提取技術來提高羅漢果的品質、產量和擴大羅漢果應用范圍,建立科學的羅漢果種植體系、管理體系和銷售路徑,以提高種植水平和經濟效益。
永福縣位于廣西東北部,具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是羅漢果的原產地。梁鋅等[1]在2013-2017年的調查表明,羅漢果主產區位于桂林市的臨桂區和永福縣,在120個被調查的種植戶中,即使經得到過專業的技術指導,但在種植過程中對羅漢果的田間管理仍有較大困難。在種植過程中,羅漢果容易發生病蟲害,難以防治,造成羅漢果植株生長不良,果子的品質降低,產量減少。因此,羅漢果新型種植技術的研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新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應用能夠提高羅漢果的質量和產量,提高種植戶的經濟收入。羅漢果種植新技術的研發任重道遠,需要科研人員的不斷努力。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羅漢果的種植技術在不斷被完善。羅漢果的新型種植技術的應用,不僅可以起到防治病蟲害的作用,還能提高羅漢果的質量和產量。科技成果“羅漢果一年一種二收高產栽培技術”是羅漢果種植技術的重大創新[2],使得羅漢果的質量、產量及經濟效益得到提高,這一技術的要點如下:一是對種苗、種植地和定植時間的選擇;二是在定植前設防蟲網,減少病蟲害的發生;三是合理的施肥和田間管理;四是在第一次采收后,立即合理修剪枝條。新型種植技術不僅提高果子的產量和質量,而且節省人工和投資,提高經濟效益。結合前期種植經驗技術,在羅漢果的種植過程中應掌握以下技術要點:
(1)選地和整地:羅漢果喜土層肥沃、排水良好及土質疏松濕潤的土壤,在微酸性的土壤中生長旺盛[3]。水稻田和新開墾的林地是種植羅漢果的最佳地塊,若是熟地,則需選用兩年內未種植過葫蘆科、茄科、豆科等作物的地塊,這一措施能夠防治土傳病害的發生。在整地前需要清理地塊中的前茬作物殘株,避免病害發生。羅漢果種植采用的是挖穴種植,挖穴完成后,定植前可用生石灰進行土壤消毒,若所選種植地塊有根結線蟲病,可用16%蟲線清或5%阿維菌素等藥劑淋穴,防治根結線病在羅漢果植株的生長過程中大發生。
(2)種苗選擇:傳統的羅漢果繁殖技術容易引起病害的大發生,造成減產減收。因此,需要選擇早熟、抗病和豐產且適合本地氣候的羅漢果品種進行種植,如高品質的組培苗。在移栽過程中,選擇生長健康的壯苗,可提高果苗的存活率,降低果苗生病死亡的風險。
(3)種植和田間管理:①合理密植:根據不同品種的長勢對羅漢果進行合理密植,且雌雄花植株比例一般按100:2進行種植。在廣西,羅漢果種植時間一般在3月中旬,氣溫穩定在15 ℃以上方可進行種植,種植后需套袋保溫進行緩苗,待其生長健壯后去保溫袋。②合理施肥:在羅漢果生長期間需要合理施肥,一般施肥5次,即在苗成活后施用提苗肥;羅漢果主蔓上棚后在植株根圍35-40 cm出開半環溝施用壯苗肥;羅漢果約半數植株出現花蕾時在植株根圍約50 cm處開半環狀溝施促花促果肥;在羅漢果植株盛花過后,植株根圍約60 cm處開環狀溝追施壯果肥;在采摘結束的前一周對留作二茬的羅漢果植株施采果肥。③合理灌溉:羅漢果喜濕潤土壤,在其生長期需要保持土層濕潤,但不能灌溉過量,浸泡土壤。④授粉:羅漢果是雌雄異株,靠人工授粉才能提高產量。在羅漢果開花期間,人工授粉時間一般選擇上午,從早晨6點開始,先采集雄花,再進行人工授粉。⑤施藥防病蟲害:羅漢果常見病害有根腐病、根結線蟲病、炭疽病、白絹病、病毒病、芽枯病和生理性裂果等病害,常見的蟲害有果實蠅和蚜蟲等蟲害,病蟲害防治應做到以下幾點:定植坑消毒、地膜覆蓋、定期施藥,預防為主,及時清理病害和蟲害部位,集中燒毀[4]。⑥采收:花期長使得羅漢果成熟時間不一致,需分批采收。當果柄為黃色,果皮顏色呈深綠色或略帶黃色),果皮有彈性時方可采收。
羅漢果是一種藥食兩用中藥材,鮮羅漢果提取物中43.6%為無糖甜味劑四環三萜(C30H52O4·H2O),56.4%為藥用物質及營養物質。烤成干果是多年來羅漢果的加工方式。單一的加工方法使得羅漢果的消費途徑單一,從而使羅漢果在高產年出現滯銷現象,有些果農不得不以降低價格來進行售賣。張雨生的發明專利“無糖保健型羅漢果香甜晶及其制備方法”[5]擁有酶失活、凝絮、載體3項技術,使羅漢果深加工在以下3個方面實現突破:一是經專利技術處理后,羅漢果存在的藥味影響到甜味物質的口感這一問題得到了解決。羅漢果香甜晶入口醇香,咽后回甘,近似蜂蜜的口感,且其甜度是蔗糖的10倍(以5%的蔗糖甜度為標準),故應用價值勝過甘蔗。二是此技術是能全回收鮮羅漢果所含物質,大幅度降低羅漢果香甜晶成本。三是經過深加工后仍然能較完整保存鮮羅漢果的藥用物質。這項技術的研發,解決了羅漢果銷售途徑單一的困難,同時也增加了市場對羅漢果的需求量,從而帶動羅漢果經濟的發展。
羅漢果香甜晶的甜味成份是四環三萜,無熱量。糖尿病人、心血管病患者、肥胖人等群體因身體健康原因不能吃糖,而從羅漢果提取的香甜晶則可滿足他們對甜食的品嘗,同時也帶動了無糖甜味食品的問世,這一重大發現增加了羅漢果的使用途徑。有研究表明,羅漢果皂苷提取物可干預改善胰島β細胞的糖脂毒性,抑制細胞凋亡,羅漢果皂苷提取物的抗凋亡作用可能與抑制caspase 3的剪切活化有關[6]。這一研究更加正事了羅漢果的食用和藥用價值,隨著人們對羅漢果的需求量的增加,羅漢果的種植和加工技術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綜上所述,羅漢果香甜晶的成功提取,給羅漢果行業帶來了新的出路,提高了羅漢果的經濟價值,使其在食品行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受歡迎。新形勢下,隨著我國商品出口貿易的發展,增加羅漢果產量勢在必行,因此羅漢果栽培的未來前景非常可觀。羅漢果作為廣西地標產品,羅漢果種植新技術的研發與應用越來越受重視。羅漢果品種改良技術、密植技術、新型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等羅漢果種植技術的研發與應用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以提高羅漢果種植質量與產量。而做好羅漢果栽培技術工作,對促進我國羅漢果種植業的發展以食品行業的發展等也具有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