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登隆
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社會保障資金管理中心 廣西南寧 530021
會計審計工作關系到整個企業的資金安全及正常經營管理,因此其中的風險因素我們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并制定科學的信息化管理對策,以優化現有的會計審計流程,提高整體工作效率,為企業的各種經營活動提供便利,而傳統的會計審計工作方法存在一定局的限性,間接地增加了會計審計業務的風險,因此要深入挖掘會計審計風險因素,從而促進其對于以審計工作信息化的發展趨勢的適應[1]。
在企業財務報表弄虛作假問題中直接篡改營業數據是最為普遍的一種現象。當本季度將要結束時有關人員會和有關聯的企業或者下屬公司聯合造假,雙方協議在下個季度初對關聯公司和下屬公司的相關產品進行回收處理,或者是不按照合同要求履行相關職責而實現對收入的沖銷。采用這種辦法后往往會表現出企業較高的經營能力,操作起來也沒有什么難度。還有就是以虛開發票的方法作假,與一些有業務往來的企業進行合作,虛構業務往來,然后獲取企業退稅的優惠政策。
由于我國經濟已經全面步入市場化,整體的競爭格局和壓力在不斷升級。為了應對這種競爭形式,我們需要對于會計審核制度進行優化和升級。現實情況存在某些管理者為了在市場競爭當中取得一些不正當的經濟收益,隨意篡改會計審核工作的數據,間接地降低了會計審核工作的質量。致使實際審核工作達不到所需要的質量標準,增加了會計審核工作實際開展業務的難度,增加了相關的財務風險[2]。同時由于相關的法律制度不夠健全,在審核過程當中出現的問題無法通過法律途徑進行及時處理,讓各種會計審計風險因素未能被及時的發現和處理,最終多方因素影響之下會增加會計審計結果風險的概率,影響整個會計審計工作的質量及可靠性。
網絡安全風險主要涉及審計檔案、審計信息、用戶資料,其中審計檔案多次出現信息脫漏、遺失、調整等問題。網絡安全風險因素包括:(1)黑客入侵、病毒擴大直接威脅網絡安全性,具有隱秘性與攻擊性的計算機病毒在某種程度上增強了網絡安全的危險性。(2)審計信息系統不全面,很多程序設計存在問題,安全性低。(3)部分審計人員不會使用計算機,不能及時有效處理網絡安全緊急問題。
搭建信息化平臺,讓實體經濟與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融合是當前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在十九大報告中已經明確提出“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3]。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信息化、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而審計信息化建設則正是適應審計對象信息化的必然需求。在搭建信息化平臺的過程中,要加強對軟件和硬件設施品質的控制,做好聯網審計的維護,既要減輕審計人員的勞動強度,又要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還要保證二者之間能夠緊密配合,以提升審計人員的工作效率,降低審計成本的支出。對審計資源進行整合,各類數據信息資料都納入到信息化平臺中,然后進行共享。通過組織企業財務審計工作人員進行專業的技能化培訓,保證他們能夠熟練使用信息化平臺,由專業人員定期對平臺進行維護與升級,以保證平臺能夠安全運行。
具體來說,需要做到以下2點:(1)通過信息化相關的審計模板,對自身的審計工作狀態予以檢查,并定期針對性的展開專業培訓,以促進審計相關工作人員能夠在實踐過程當中合理的運用新技術和新方法[4]。(2)提高相關人員職業道德和安全意識的培養,注重整體素質的提高,通過相應的獎懲激勵制度,強化審計人員的風險意識,以促進其提高綜合素質,避免因疏忽大意而導致的審計風險。
市場主體,科學調整與分配。在各類資源分配中市場是其核心方法,決定了社會市場經濟的整體運行,社會主義市場需充分展現其優勢,在宏觀調控下引導資源進行合理分配。注冊會計師審計時要謹遵價值規則,符合審計市場供求標準;通過現代化市場加強經濟信號靈活性,更快的傳輸數據信息;使用價格杠桿和競爭機制,在審計服務中融入資源配置。誠心合作,共同盈利。信息行業需注重審計信息化建設工作,進一步加強業務技能的學習,調整審計系統,研制人工智能。增加會計師事務所與大數據服務平臺、軟件信息技術企業之間的合作次數,提供高質量數據和優質服務,符合企業信息化保障要求。法律人才、計算機人才、審計人才是人才培訓機構培養的重點對象。遵守法律,誠實守信。誠信經營是現代市場交易的重要原則,也是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社會治理體制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構成了社會信用體系,共同建設計算機信息化,完善信用制度,以道德為基礎,構建合格的審計市場信用機制。
網絡化、信息化、數據化的發展為構建企業財務審計信息化平臺提供了強力的技術支持,能夠有效提升審計工作的效率,保證了審計信息的及時性與數據的準確性,加快電子審計系統的推廣與應用,大大提高了企業財務審計的效率與質量,對企業財務審計管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