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銳
長春市園林規劃研究院 吉林長春 130001
工作人員在進行園林植物配置過程中,需要根據園林布置的實際情況和植物的生活習性合理配置,盡可能將植物的觀賞性和實用性完全發揮出來。
按照因地制宜的配置原則,根據當地的氣候和水文條件配置植物,提高植物的成活率。植物的花葉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不斷變化,而花葉能增強園林景觀的觀賞效果,遵循自然規律能確保園林綠化的有效性。
在配置花木過程中,可以選擇顏色鮮艷、飽和度相對較高的植物,例如紅色的楓葉和黃色的銀杏。將顏色鮮艷的植物和普通樹木花葉植物相互融合配置,可以提高整體的層次感和觀賞性[1]。
由于不同植物的形態不同,在實際配置園林植物過程中必須重視植物的整體協調性,降低配置過程中的參差不齊感,使整體的園林景觀符合人們的常規審美。技術人員可以通過顏色和大小不同的植物來體現明顯的差異,也可以用大規模單一顏色的植物來提升整體的視覺效果。
現階段,我國的園林植物配置水平很低,所謂的園林植物配置即設計師按照相應園林的具體情況把多種植物進行有機結合,然后應用在園林綠化當中,如果設計比較科學,那么就會取得很好的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我國有很多設計公司在園林綠化設計方面的水平都不高,例如運用一些價格低廉或質量較差的植物取代原有的優質、高價的植物,從而無法保證園林整體的質量。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園林植物配置的混亂,所以園林綠化作品的質量并不高。
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很多設計師在開展園林植物配置設計的時候都缺乏創新意識。當前社會非常重視創新,要想獲得較好的發展,要想使園林業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景觀就必須更加豐富,植物配置一定要實現多樣性。現階段我國的園林工程建設市場,缺少大量的可以將空間和時間進行有機結合進而合理配置園林植物的人才;園林作品缺少創新,絕大多數植物都是綠色的,從整體上看,顏色單一,從而無法使園林更為出色[2]。
3.1.1 春季植物配置
春季植物生長旺盛,如果沒有在春季對植物進行合理配置,可能出現植物生長混亂的情況。為了防止這種情況,需要系統考量植物的數量和種類,確保在空間配置上科學有序,保證植物在生長過程中繁而不雜。同時需要選擇一些花期較長的植物,盡可能避免不同植物的花期重疊,造成同時開花和同時凋謝,影響園林綠化的美觀性。
3.1.2 夏季植物配置
夏季氣溫相對較高,如果城市園林綠化植物配置缺少合理性,會使城市熱島效應更加明顯,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產生不良影響。夏季配置植物應該以降溫和遮陽為目的,尤其是遮陽直接關系到人們的出行和生活體驗。在選擇植物時,應考慮樹冠厚度和樹木高度,盡可能選取一些枝繁葉茂、樹冠密實的植物。這些植物光合作用效應相對明顯,可以大量吸收城市中的二氧化碳,有助于降低溫室效應和保護環境。
3.1.3 秋季植物配置
大多數植物的綠葉在進入秋季后逐漸變為黃色,并且會慢慢脫落。因此要盡可能避免出現大面積樹葉顏色不一和大面積凋零的現象,否則會影響城市園林的美感[3]。
3.1.4 冬季植物配置
冬季氣溫最低,大部分植物的葉片脫落,對園林整體的觀賞性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這時要選擇一年四季常綠并耐寒的植物來配置園林。通常情況下,冬季選擇梅花、松樹和柏樹等較為常見的綠植進行合理配置,可以產生較好的效果。
一些植物自身具有較強的人文精神,還有一些植物涉及民間傳說,所以開展園林綠化植物配置的時候,應根據不同植物的象征意義,充分展現相應的人文知識。例如梅花擁有傲骨,青松象征高遠,翠竹代表虛心,蓮花的品質是出淤泥而不染,類似的植物都是重要的文化載體,可以創造出獨具特色的意境。在烈士陵園中,松柏成林,象征革命先烈的永垂不朽,體現的是人們對其的尊敬。
在開展挖掘工作時,要先確定苗木的定點放樣,然后以苗木為中心點,由內及外開展挖掘工作。根據苗木自身的土球大小,決定種植坑的深度和大小。一般情況下,種植坑的深度比土球高10-20cm,長寬比土球橫徑大20-50cm。挖完坑后,要清除坑里殘余的垃圾,例如沙石、瓦渣等[4]。
近些年,我國的環境污染問題比較嚴重,霧霾天氣就是一個重要體現。所以在進行植物配置的時候,應根據部分植物自身實用性構建一些既美觀又實用的景觀。選擇植物的時候,應盡量選擇那些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有較強凈化空氣作用的植物,從而不僅收獲植物景觀美,還可以保護生態環境。
在種植植物時,必須要選擇合適的種植時間。如果挖掘當天無法種植,要對苗木進行合理保護。在栽種苗木時,應結合實際情況選擇規格合適的苗木并帶上土球。保持土球濕潤,可以使用稻草保護,這樣苗木的根系就不會失水,從而有效提高樹木移植后的成活率[5]。
隨著城市發展步伐的不斷加快和生態環境問題的逐漸增多,園林綠化越來越重要。在進行園林植物配置的時候,不僅要考慮其自身的特性,還要考慮整體的景觀效果,更要綜合考慮不同植物的時間性和空間性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