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仲博
慶陽質量檢驗檢測研究院 甘肅慶陽 745000
從整個項目建設實際情況來看,諸多內容都需要加強質量控制,其中包括圖紙設計、施工材料管理、人員配置等,而材料管理十分關鍵,會影響到施工進度以及工程質量,也會影響到最終的施工效益。當前的建筑領域競爭日趨激烈,部分施工單位為節約成本會使用不達標的建材,所以要求施工期間全面加強材料管理,最終切實提升工程質量,促進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
首先,通過建筑材料檢驗可以提升建筑的性能、延長使用壽命,避免出現嚴重質量問題;其次,通過加強材料質量管理可以避免由于材料導致的工程質量問題以及返工問題,有效節約施工成本;最后,通過加強建筑材料管理能夠促進對新工藝和新材料的利用,幫助施工單位選擇性價比更高的施工材料,從這一層面上講,也能夠有效提升建筑的使用功能,推動我國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1]。
首先,檢測人員信息化水平不高。在當前的建筑材料質量檢測過程中,檢驗人員是把控建材質量的主體,不過當前諸多施工單位的材料檢驗人員素質差異性較大,對信息技術利用水平不同,使得建材質量無法得到根本保證,比如說檢測技術不過關、數據分析不到位。
其次,社會環境背景復雜。當前我國建筑事業飛速發展,同時施工單位的市場競爭也更加激烈,建筑材料供應商為了獲取更大經濟效益會降低材料價格,也可能導致質量不達標的材料被采購人員帶到施工現場。此外,在當前的建筑材料質量檢測中,信息技術發揮出了重要的作用,不過部分材料檢驗人員沒有掌握檢驗和統計的方法,容易導致數據失真,進而無法保證材料質量。
最后,檢測人員素質需要提升。在施工現場,檢測人員通過不同的檢測措施對材料質量進行判定與分析,這就要求檢測人員自身具有良好的素質,不過當前很多施工現場的材料檢測人員素質差異性較大,檢測期間也存在隨意性和不規范操作的情況。此外,很多材料質量檢測人員還忽視了后期的養護工作開展,比如很多材料養護時間、溫度、濕度控制不合理,或者一些材料在現場隨意堆放,導致材料容易發生變形或者性質變化[2]。
首先,圍繞工程實際開展材料管理工作。在開展建筑工程材料質量檢測的過程中,需要始終圍繞工程實際情況進行對施工內容、施工時間、施工要求明確,合理對材料進場時間控制,同時需要根據規章制度全面開展質量檢測工作,確保不同批次和材質的材料及時送檢、合理存放,比如對于合格的材料要切實做好防潮、防曬、防腐蝕等保護工作。對于材料的使用也需要嚴格按照倉儲管理規定,核實材料的材質、規格、數量,進而有效滿足施工需要。
其次,加強檢驗過程質量控制。目前的建筑材料質量管理需要嚴格按照國家和建筑行業的管理規范進行,作為材料質量監管機構以及現場材料檢測人員,需要具備專業資質和能力,本著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開展建筑材料檢驗,避免在材料檢測中受到天氣、第三方等其它因素影響。
再次,提升檢測人員專業能力。為了保證建筑材料質量過關,檢測機構需要通過有效措施提升檢測人員的職業素養和檢測技術,確保從業人員具有上崗證,有效掌握相關檢測技術,比如說聘用檢測人員之后需要根據建筑材料質量檢測實際情況開展人員培訓工作,使其具有高度的責任意識,良好的檢測能力,進而為保證建筑工程質量提供支持[3]。
第四,對施工現場質量進行全程跟蹤。檢測人員在整個工程開展過程中需要對材料采購、入場、存放、使用等各環節加強管理,進行全面的跟蹤與調查,比如通過材料抽樣檢測以及檢測結果等全部信息進行提取,進而及時將不合格材料清出施工現場,避免埋下安全隱患。在施工現場需要隨時對建筑材料的使用情況掌握,如果出現相關問題,必須對該批次建筑材料再次檢測,統計檢測結果,分析質量原因,然后采取相關措施,必要時需要追究原材料供應商責任。
第五,加強信息化質量管理。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建筑行業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對信息技術加以利用,以此有效提升建筑工程內部管理質量,通過對不同類型信息的搜集與整理,有效對施工各環節進行質量控制。對于建筑材料質量管理來說,也需要利用現代化技術分析材料的成分、硬度等相關數據和指標,以此有效提升材料管理質量。目前建筑項目類型多樣化,要求施工單位科學利用施工技術的同時,加強建筑材料質量管理,不斷更新檢測技術,規范檢測流程,進而有效保障建筑質量。
最后,檢測人員深入了解材料信息。在開展建筑材料質量管理的過程中,必須對材料信息全面掌握,比如材料的使用范圍、保存條件,以此有效提升檢測質量,這一過程中要求檢測人員明確國家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以及建筑材料使用標準,之后根據先進的檢測手段判斷材料質量,嚴把質量關。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的施工材料管理質量直接影響到工程效益,因此需要材料檢測人員以及現場監管人員充分意識到材料質量管理的重要性,根據國家相關規范和工程實際情況,合理利用檢測技術,本著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對建筑材料質量加強管理。今后需要建筑單位做好人員培訓,全面提升檢測水平,最終為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