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慶
山東省聊城第三中學 山東聊城 252000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分層教學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以及形式,能夠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提升,讓各個基礎以及學習能力的學生都能夠在化學課堂中實現個人的學習目標。從整體教學質量上看,分層教學也能夠提高教學的整體效率,利于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養成化學學習思維,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從目前高中化學實踐教學來看,班級學生成績呈現出明顯的分化現象,在各種各樣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學生擅長的科目不盡相同,導致教師難以根據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若進行統一的教學,化學基礎較弱的學生可能很難跟上教學進度,同時很難進一步提升化學基礎較好的學生的學習水平,課堂教學氛圍沉悶,難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分層教學有針對性地根據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進行教學,能有效打破傳統教學桎梏,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和傳統教學相比,分層教學的學習環境更為自由,學生學習負擔將大大降低[1]。和諧的課堂學習環境有利于學生更好掌握化學知識點,提高學生的化學水平。
高中化學分層教學采用一視同仁原則,每個學生能力層次不同,教師采用不同教學方式,不代表學生人格和智商有區別,因為分層分類教學的目的只有一個,即提高高中化學成績。教師應該了解每個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習慣,收集個人信息,確保教學方案具有可行性。在基本信息收集整理完成后,應該確定一個大的分類標準,實現層次和人數的相對均衡。這樣不僅有助于資源的合理分配,并且可以將分層教學貫穿在課前、課內和課后環節中,能夠更有效觀察教學成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學習目標,激勵他們不斷前行,在互相幫助中取長補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從當下的人才需求形式中可以了解到,高中化學教育應當側重于學生的能力培養,傳統的化學教學方法由于過于重視成績教育,導致學生并沒有從核心處理解知識。分層教學法能夠讓各個學習能力基礎的學生都找到自身學習的目標所在,而且分層教學法更注重現實性以及實用性,是符合當下時代人才培養趨勢的教學觀念[2]。
高中化學分層教學必須立足于學生的學習實情,在教學過程中分成不同的層次級別。對學生進行分層并非意味著區別對待不同成績段的學生,相反是對學生個體化差異的尊重,確保學生都能學習到與自身情況相匹配的知識??偟恼f來,優等生學習能力和化學基礎較強,中等生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和化學基礎,而差等生的學習能力和基礎相對較弱,學習習慣較差?;瘜W教師在進行分層教學時應對學生進行合理分層,根據筆者的實踐教學經驗,一般4 人一組最為合理,學生在小組內相互幫助,相互激勵,共同進步,實現班級化學成績的整體性提升。
在高中化學教學設計中,教學目標通常以教學大綱作為依據,教師通過參研教學大綱中的要求,對學生的個人能力進行分析,并確定分層次教學目標,針對不同學生群體開展設計。在設計教學目標過程中,可將教學目標層次劃分為:達綱、提升、高水準三個層次。達綱為教學目標中的第一層次,所針對對象為班級中化學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且班級所有學生都需達到這一目標,充分掌握化學知識;提升為教學目標中的第二層次,目標對象為班級中學習基礎中等的學生,其相對達綱目標要求更高,學生除基礎知識外,還需掌握基礎以外相關知識;高水準為教學目標的第三層次,所針對群體為已達到前兩個學習目標,仍學有余力的學生,在提升學生基礎知識水平的同時,應當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如在教學“氯水的成分與性質”這一內容時,可將達綱目標設置為:掌握氯水成分、性質;提升目標為:掌握氯水成分,可對不同反應中氯水表現出來的微粒性質進行分析;高水準目標為掌握氯水成分,熟練分析不同反應中氯水表現出來的微粒性質,可設計實驗對微粒性質進行驗證。教師應當將各級目標告知學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知識面。
教師根據分層的教學目標,對教學內容進行分層,確保講解的內容能夠使對應層次學生明白、掌握。同樣以“離子晶體”為例,不同層次學生掌握的內容為:針對C 層學生,教學內容有:離子晶體概念、配位數概念、氯化鈉晶體、氯化色晶體結構、離子晶體的物理性質、微粒間的作用。針對B 層學生在C 層學生教學內容的基礎上,講解配位數計算方法、以及影響離子結構的因素。以氯化鈉、氯化色晶體結構微粒,分析陰陽微粒個數。A 層學生在B層學生教學內容的基礎上,以應用及能力提升為主,不僅全部講解教材中的內容,而且注重教學內容的拓展,講解陌生離子晶體物理性質比較內容、離子晶體化學式的書寫、密度的計算、相對分子質量表示等內容[3]。
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成功體驗,分層教學作為幫助學生獲得成功體驗的具體途徑,要求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注意完善教學方案,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知識掌握情況因材施教,使學生能夠在輕松的學習環境中不斷積累知識,從而推動我國高中化學事業的長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