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
吉林市第一建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吉林 132000
建筑土建工程是以鋼筋混凝土為主要材料,利用梁、柱組成的縱、橫2 個方向的框架形成的結構體系。其主要優點是建筑平面布置靈活,立面處理方便,可形成較大的建筑空間,且工程設計、施工技術較為成熟完備,因此在工程實際中應用普遍。建筑框架結構施工,主要是通過使用鋼筋和混凝土材料澆筑形成梁柱承重體系,并使用砌筑材料對建筑空間進行分隔、維護,從而形成建筑物。主要適用于商品樓房或者住宅小區等大面積的樓層建筑施工。施工時首先要對樓板、承重梁、承重柱等關鍵部分進行澆筑處理,然后根據建筑空間的設計,對墻壁進行砌筑填充。但是由于種種因素的影響,在建筑工程框架結構實際施工過程中,始終存在多種問題,給建筑安全帶來了一定隱患。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技術人員需要嚴格把控固體廢料的處理,以回收為主,產生固體垃圾后,要將其放在指定地點進行處理。如建筑施工過程中的挖方土料必須集中堆放,必要時可用于回填施工,可以實現土壤的充分利用,并且減少長距離運輸以及運輸過程產生的揚塵。將建筑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垃圾進行分類處理,根據廢料的特性進行合理存儲,挑選并處理可回收垃圾,實現固體廢料的再利用,有效處理不可回收垃圾,尤其是有毒、有害物質,必須對其進行妥善處理[1]。
施工中空調是不可或缺的設備,尤其是在溫度較高地區,空調使用率在不斷提高。空調系統采取地源熱泵節能技術,能有效保證室內溫度,達到節能的目的。雖然說室外溫度偏高,但地表溫度較為穩定,這項技術能運用地表的熱量來調節室內溫度。一般來說,一年四季地表的溫度都是較為穩定的,炎熱夏季建筑物排出的多余熱量會被大地吸收進行儲存,冬季時又會釋放地下儲存的熱量來提升保溫效果,減輕采暖的能源消耗。運用地泵節能技術,可以在綠色施工理念下有效節約資源。
太陽能作為一種綠色環保能源,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逐漸得到普及。在建筑工程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對太陽能資源的應用,可以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使用一些儲存能力高、收集能力強的材料,收集太陽發射出的能量,保障建筑內部的供暖與制冷功能的正常使用,不斷提升太陽能使用效率。例如,有的高層建筑頂層會放置大量的太陽能接收板,利用樓頂大面積空間接收太陽能,并轉化為電能,為建筑物的內部提供充足電力,有效實現了對整個建筑物內部用電消耗的控制,發揮了節能功效[2]。
節水、節材均屬于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目標,節水、節材施工技術的合理應用須引起重視。節水技術的應用應關注水量臺賬的建設、節水系統的建設、節水型生活用水器具的引入和應用,雨水回收裝置和廢水回收裝置的理性應用也不容忽視;節材技術的應用需關注臨時管線、施工樣板、各類材料的重復實驗,精確定料、基于鄰近原則的材料采購、材料領用制度的規范和落實也不容忽視,配合科學的交叉施工與重疊施工開展循環材料的合理選用,即可為節材目標的實現提供支持。綠色節能技術的應用應遵循“因地制宜、節能為本、整體技術、平衡發展”的原則,使用不依賴自身耗能的建筑設備,通過建筑自身空間形態和圍護結構打造綠色建筑。在建筑節能方面,實現建筑圍護結構熱工性能的優化及供暖、通風及空調系統性能的優化,采用全空氣變風量空調系統、風機盤管 + 新風系統、冰蓄冷空調系統、節能燈具、智能照明控制系統、節能電梯、光伏發電系統等先進的建筑設備,強調綠色建筑的技能效果。在節地方面,應遵循“選址合理、交通便利”的原則,合理開發并利用地下空間,發揮室外風環境加強對熱島效應與雨水徑流的有效控制。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有些工程項目為了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施工任務,項目部會白天黑夜不間斷地展開施工,大型施工設備在運轉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噪音,尤其是在夜間,嚴重影響附近人們休息,給工地周邊人們的正常生活帶來一定影響。因此,項目部要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控制噪音污染,要合理安排施工時間,避免對居民的生活產生影響;選用噪音較小的機械設備,有效將噪音污染控制到最低;施工過程中使用的設備要進行一些必要的降噪處理,有效實現設備的無聲作業、小聲作業,在規定的聲音范圍內實現安全施工、綠色施工,大大提升施工的科技性、安全性、環保性,消除噪音污染。
在建筑工程項目建設中,門窗保溫效果相對較差,一般門窗傳熱系數約為3.0W/(m2·K),建筑物外墻的傳熱系數是0.6W/(m2·K),導致建筑內外部能量傳遞較多,能源消耗較大。因此,技術人員應明確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以此為基礎合理設置外窗面積。另外,安裝門窗時,需要考慮其散熱性,盡量選擇隔熱、保溫效果好的建筑門窗材料,充分發揮建筑門窗的結構功能,合理調整門窗玻璃厚度,并在門窗玻璃層中預留空氣層,實現節能、環保的施工要求。
綜上,在高層建筑的建設施工中,土建施工是保障整體施工質量和安全的關鍵。因此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應該對該項施工技術加以合理應用,做好各項工藝流程和工藝參數的控制,以此保障施工質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