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冬子
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柘城縣供電公司 河南商丘 476200
近日,人社部組織發布了2019 年度全國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統計分析報告。報告顯示,人力資源服務業作為為勞動者就業和職業發展、為用人單位管理和開發人力資源提供相關服務的專門行業,是蓬勃發展的朝陽產業,有著巨大發展潛力。
中國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口眾多,人均收入水平較低,全國發展不平衡的狀況并未根本改變。中國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是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在這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過程中,我們需要通過人力資源服務業不斷促進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上升,使中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實現綜合國力進一步躍升。
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人力資源服務業是以第一資源為服務對象的服務業。因此,通過人力資源服務業的發展,將會全面驅動與帶動其他現代服務業的全面發展與升級。例如:人力資源服務業可以與稅務服務、金融服務、投資服務、社保服務、醫療服務、保險服務、銀行服務、俱樂部服務、地產服務等深度融合,進行服務方式的創新、服務效能的提升,全面驅動與帶動現代服務業的發展[1]。
人力資源服務的有效提供,極大提升了勞動者與崗位匹配的效率,有效解決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信息不對稱問題,極大緩解企業 “招工難” 和勞動者 “就業難” 問題。截至2019 年年底,全國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共設立固定招聘(交流)場所3.3 萬個,建立網站1.5 萬個,共幫助2.55 億人次實現就業和流動,為4211 萬家次用人單位提供了服務。
我國各項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政策和制度的推動,人力資源服務業的發展也不例外。在各個時期,人力資源服務業都得到了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各項政策和制度的適時推出,保障了人力資源服務業的發展在正確的道路上前行。人力資源服務業能優化各地區的人力資源供需匹配、幫助提升勞動者的綜合素質。人力資源服務業作為第三產業,具有社會和經濟效益,有利于政府的人力資源開發戰略。其次,人力資源服務業的發展主要依靠經濟發展的推動,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需要不同業態的人力資源服務。經濟發展對人力資源服務需求也在改變,由初始的中介服務轉到崗位的精準匹配、人力資源的規劃和人員的培訓提升上來。最后,技術的變革和發展是人力資源服務業需要創新的主導因素。改革開放初期的人力資源服務業就是 “一個辦公室,一根電話線”,基本就充當了勞動力中介的角色。隨著培訓、外包、薪酬體系設計等附加項目的開展,行業的專業性和技術含量也在不斷地提升。借助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使人力資源服務業的經營模式得到了持續地創新和提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2]。
當前我國的人口結構、人員素質和產業結構都在不斷的變化,老齡人口的快速增長和適齡勞動力的下降使人力資源服務業的發展面臨著諸多挑戰。人力資源服務業不僅需要圍繞著勞動力跟工作展開,更要拓展到從人的出生到退休的整個生命周期的服務鏈。要以市場的需求和產業規劃為導向,探索人力資源的職前教育、職前規劃、職中培訓、職后生活服務和休閑培訓的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在勞動者入職前,賦予與社會需求相匹配的勞動能力,做好職前規劃,幫助提供高質量的人才供給,提升單個勞動者的勞動效率,以解決人口快速老齡化的問題。在職中,做好勞動者的知識更新和能力匹配工作,讓人適其崗。在職后,將工作行為的服務轉變到消費行為的服務,把大齡人才的智力共享和娛樂休閑結合起來,促進職業和消費的多領域疊加創新。
人力資源服務業從首次寫入國務院文件到逐漸成為重點產業,成為國家戰略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領域分支,離不開相關法律法規的保障,離不開政策體系的支持。當今時代,贏得人才更是贏得國際競爭的主動戰略,強國夢的建設需要系列人力資源服務業的政策支持。多年來,人力資源服務業的相關法規體系不斷豐富,人力資源服務業的監督政策體系不斷得到規范化與專業化發展,其中,2018 年國務院發布的《人力資源市場管理條例》,是我國人力服務業法制化發展的一個標志。
事物發展到一定時期,就會向深層次發展,從外延式增長向內涵式發展轉變。人力資源服務業也是如此,尤其是當前經濟發展迅速、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要以變應變,明確自身優勢,專業化就成為當前發展的一個顯著趨勢。個性化的需求要求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更側重于為客戶提供 “專、精、深” 的服務。因此,人力資源服務業應該更加專注于細分領域,提升服務的專業化水平。加快行業專業化是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的大勢所趨[3]。
“互聯網+” 人力資源服務業的模式已經初見雛形,在國家政策和外部合作資金的支持下,人力資源服務業在新業態下必將產生許多符合時代發展的產品。人力資源服務業的從業者,應當積極利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和人工智能技術,不斷進行創新探索,打造出符合新業態實際情況的優質產品,為企業和勞動者的發展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