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闊 朱麗云 郭丹 陳瑩
國網廈門供電公司 福建廈門 361000
在電力系統正常運行過程中,如果受到雷擊災害影響,有很大可能會造成繼電保護損壞,使其無法維持正常運行狀態,使得電力系統運行安全隱患增大。可以說雷擊閃電是導致變電站二次設備以及相應電路失去穩定性的關鍵因素,電氣設備與線路受到雷擊后,會產生巨大雷電流,且閃電沖擊波會在內部總線傳輸,如果未進行可靠接地,雷電流無法及時傳輸到地下,就會造成設備和線路損壞,影響電力系統正常供電。
靜電放電也是造成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穩定性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很多情況下工作人員身上帶有摩擦產生的高電壓,作業時與繼電保護裝置產生接觸,這樣就會導致該裝置的放電電壓達到上千伏,直接造成設備損壞。另外,如果存在攜帶靜電的防護人員與繼電保護裝置距離過近放電,就有較大可能造成設備損壞[1]。
接地故障在電力系統運行過程中比較常見,一旦出現必定會造成工頻干擾,如果變壓器中性點直接接地的變電站出現接地故障,則產生的故障電流會通過變壓器的中性點流入到地網內。但是因為地網具有阻抗作用,流入的障礙電流就會經過架空地線以及大地再次回流到故障點,然后就會造成地網點位明顯增大,超出大地電位。同時,電纜屏蔽層感應會產生工頻電流,以及不同位置的地網相互之間也會產生電位差,進而會對屏蔽回路造成干擾。如果地網地電位和大地電位之間差異足夠大時,就會影響到被高頻保護的通信系統,而導致高頻電纜屏蔽層被燒毀。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裝置的正常過程也會受到外界輻射影響,存在的輻射信號對繼電保護裝置的干擾非常大。目前只要一個移動通信工具的存在,就會形成混合弱磁場的電子電路輻射,且存在明顯的磁場變化,一旦其與弱電回路進行聯合,就會使得回路感應到高頻電,繼而會影響到繼電保護裝置的正常運行,無法為電力系統提供可靠保障[2]。
對于繼電保護裝置而言,日常檢修維護工作是極為重要的,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連接件的機械特性主要包含連接器件的緊固狀態、焊接點的狀況和機械構件疲勞程度等,目前,繼電保護裝置當中,保護屏端子數量逐漸增多,特別是最新安全的保護屏,在運輸、安裝等過程中,部分端子螺絲開始松動,當安裝完畢之后,應當進行仔細檢查,盡量避免出現松動的情況。此外,在日常維護以及檢修過程中,應當將插件進行檢查,對芯片進行固定,采用螺絲刀對其進行固定擰緊,對焊點的牢固程度進行檢查。在日常檢修維護過程中應當采用輪流的方式進行清潔操作,盡量避免誤碰到正在運行的設備。在實際檢修過程當中,應當與帶電設備之間保持距離,盡可能地避免出現接地事故以及回路短路等問題的發生。
直觀檢查,該種方法主要用于部分不能采用儀器進行測試的相關故障部件,或是某設備插件在沒有相關備件更換的情況下,要采取排除法對故障進行處理時進行使用。比如,開關柜發生拒動作故障,當出現操作指令的時候,接觸器能夠完成執行動作,這便表明電氣部件正常,故障主要是因為機械故障導致的,在進行處理的時候,應當觀察繼電器部件是否出現發黃,且部分部件會有著刺鼻的焦糊味,這個時候便可以直接更換原件。短接斷開檢修方法;將回路中的某段以及某部分用短接線進行斷開或短接,這樣能夠判斷故障在斷開的范圍之內或是該范圍之外,從而達到降低故障檢修范圍的目的。
如果電力系統發生不穩定的問題,考慮通過計算機技術記錄與分析此時的數據信息。讓專業人員判斷故障發生的原因,提出對應的措施解決,保證電力系統正常工作。一旦發生發故障,工作人員必須盡快上報有關部門,及時提取故障信息。
相關工作人員應加大對繼電保護裝置的檢測力度,有效開展安全管理工作,對繼電保護裝置的安全性進行相關試驗和研究,使繼電保護裝置在一定的狀態下具備電力負載特性,確保設備的接觸安全。
處理繼電保護設備的問題前,一定要先檢測故障類型。確定系統的問題后,針對問題提出對應的方法對策。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工作時,日常檢修維護十分關鍵。進行這項工作時,要在規定時間內檢修,符合規范,也要以此為基礎,引進檢修體系,科學調整檢修模式。應用該模式時,全面了解繼電保護裝置,強化對普遍缺陷的監管,一旦遇到問題,立即檢修維護。
安裝維修繼電保護裝置與平時檢查時,工作人員需要很高的業務水平、端正的工作態度,因此,有關單位應該加強對繼電保護人員的培訓。讓員工具備現代化維修與安裝技能,還可以提高綜合素養。此外,還應該要求工作人員嚴格根據規章流程進行操作[3]。
當前,在電力系統發展過程中,繼電保護系統的地位十分關鍵,廣泛應用在我國不斷進步的電力事業中。繼電保護系統運轉時,極易出現不穩定的問題,不利于電網的穩定運行和電力的持續供應。因此,一定要重視這個問題,分析和探究引發問題的原因,通過采取對應的解決辦法予以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