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昕
四川省南江縣圖書館 四川巴中 636600
近些年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知識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長。書籍是重要的精神食糧,給人們的生活平添色彩。在圖書館中會存放大量書籍,涉獵較為廣泛。為發揮書籍的作用,圖書館不斷調整管理模式,但受限于思想老舊、經驗缺失,仍存在不少漏洞。管理實效降低,服務質量勢必會下降[1]。因此,有必要創新圖書館管理工作。本文就如何搭建圖書館人本管理體系進行研究,僅供參考。
目前大部分館員把工作當做一種賺錢手段,并未將其當做一項事業。很顯然,這種看法較為偏頗。在錯誤觀念的引導下,館員只為完成任務而工作,既不積極,也不主動。在人本管理中,人力資源的地位直線上升。無論是建設管理制度,還是制定管理手段,都會將人員作為重點考量因素。如此一來,圖書館管理就會平添人文色彩。員工會感到被尊重,被關懷,真正將圖書館當作家,會積極投身到建設工程當中。
傳統管理模式過于機械化,缺少人情味,會讓館員內心產生抵觸情緒[1]。在這種情緒的作用下,館員必然不會聽從管理,甚至引發沖突矛盾。倘若處理不當,管理問題頻頻出現,從而影響圖書館的正常運轉。人本管理的實施,不僅有助于舒緩館員的不良情緒,還有助于激發館員潛能,管理效率自然會提高。管理工作步入正軌,圖書館工作井井有條的進行,服務質量必然提高一個檔次。
以往圖書館管理中并未重視人才開發,這是一種浪費的表現,而人本管理的應用可以很好杜絕此類問題出現。在人本理念的指導下,圖書館的實際需求被深挖出來,以此作為人才引進、培育的重要依據。如此一來,人力資源浪費現象消除,人才隊伍逐漸壯大,這對圖書館而言是利好消息[2]。
人本管理的實施,會讓館員內心產生如家一般的感覺。館員感到被關懷與尊重,工作更加賣力,服務水平顯著提升。當讀者步入圖書館后,會受到館員的情緒影響,發自內心的喜歡上這種氛圍。讀者心情愉悅,就會沉浸在知識海洋無法自拔。另外,館員會主動與讀者進行溝通交流,一方面分享讀書經驗與技巧,另一方面收集反饋意見,這是改進服務工作的重要基礎。
常言道:“無法則國不治。” 這句話詮釋了法治的重要性。圖書館作為一類特殊機構,理應建立法治理念。在日常工作中,圖書館要做好普法宣傳,利用法律條款約束館員行為,推動各項工作穩步開展。以人為本理念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重視館員成長,關注讀者體驗。通過實行人性化、科學化的管理模式,疏解館員心中苦悶,滿足其個性化發展需要[2]。通過此舉,提升館員的服務水平,從而為讀者提供最為優質的服務。除此之外,圖書館要在內部掀起一股學習風,促進館員學習意識的形成。在意識的推動下,館員會自主開展學習活動。
制度是工作開展的重要依據,因此需要圖書館加強制度建設[3]。一個完整的管理制度應包括這幾方面內容:其一,關懷制度。一方面,圖書館領導主動調查館員的工作生活狀況,及時解決工作生活問題。另一方面,打通反饋通道,傾聽館員心聲。其二,分配制度。上至領導、下至員工,身上都會有缺點,同時也存在優點。在日常管理中,要善于找出館員的閃光點,以此作為突破口開展工作。另外,圖書館領導要掌握館員的性格特點,為其安排適宜的工作崗位。其三,考核制度。圖書館比較特殊,無法直接產生效益,這就需要建立獨特的考核體系。考核指標包括工作表現、客戶滿意度、投訴反饋等,考核方式包括領導反饋、讀者調查。其四,競爭機制。圖書館要利用良性競爭推動館員進步。具體來說,細分管理工作,這樣就會增加更多崗位,以此激發館員的競爭意識。在競選過程中,要確保真實透明。當出現異議后,圖書館要立刻展開調查。如若情況屬實,則糾正評選結果。如若情況不屬實,則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館員是圖書館工作的執行者,其素質關乎到工作質效,因此,圖書館要積極提升館員素質。圖書館要依托實際情況制定培養計劃,并嚴格落實下去。培養內容應豐富,除了解讀國家政策、講授理論知識外,還要傳授管理服務技能。培養方式應多樣,除了組織內部培訓外,還要提供外出學習的機會。為確保培養工作卓有成效,要適時開展考核活動。培訓方式不同,考核方式也有所不同。關于理論方面培訓,采取考試形式。關于實踐方面培訓,采取實操與撰寫心得相結合的方法。
圖書館要大力培養館員的服務意識,這是提升服務質量的關鍵。在意識的作用下,館員會反思自身行為,查找工作漏洞,繼而將其彌補。當能力提升后,館員有信心做好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如若發現讀者陷入困難,館員要第一時間伸出援手。對于一些年齡偏大的讀者,館員會拿出十足的耐心。這種真誠的態度會感染讀者,服務滿意度自然會提高[3]。
在新時期下,傳統管理模式無法滿足圖書館實際需要,因此需要改革創新。人本管理一經問世就廣受關注,將其融入到圖書館管理中,不僅能培養館員歸屬感,提升管理效率,還能優化資源配置,營造良好氛圍。要想讓人本管理工作有成效,需要創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制度、提升館員素養、給予讀者關懷。通過多措并舉,推動圖書館向更高層次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