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栓清
中設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寧夏分公司 寧夏銀川 750004
隨著我國城鄉融合發展不斷推進,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合理優化空間規劃格局,如何做好國土空間規劃對于國家空間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國土空間規劃背景下的鄉村建設規劃,處于 “城鄉規劃” 和 “土地規劃” 的融合轉型之中,既要考慮承載上位國土空間規劃的安排,又要同鄉村實際進行融合,同時,鄉村建設規劃一直是規劃體系中人口最為分散的部分。因此,在國土空間規劃背景下,如何科學、合理地編制鄉村建設規劃,也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
在對鄉村展開建設規劃工作時,需要秉持統籌發展原則,其具體內容如下:第一,明確建設過程中的總要求,內容包括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根據該要求來完成規劃內容。第二,結合當地資源的基礎分布情況,對于鄉村各類用地進行統籌規劃,使其可以沿著更加集約節約的方向發展。第三,在統籌規劃的過程中,也需要對鄉村現階段產業類型進行分析,以此來選擇更為恰當的鄉村經濟發展主題,提高統籌規劃內容的實用價值。第四,在統籌規劃的過程中,也需要滿足自然演變的相應規律,以此為基礎來擬定村莊發展的相關計劃,提高當地居民對活動的響應度。
在對鄉村展開建設規劃工作時,也需要遵循底線約束的原則,這也是確保生態安全和糧食安全的重要前提。在具體應用中,第一,嚴格落實上位規劃的管控要求和約束性指標,從而確定優先保護的各類空間要素。第二,對于現狀的存量建設空間進行挖掘,如散亂、廢棄、閑置的宅基地等,對其進行綜合性分析,使村莊沿著更加綠色集約的方向發展。
在對鄉村展開建設規劃工作時,也需要遵循多規融合的原則,這也是確保發展元素協調性的重要前提。在具體應用中,第一,通盤考慮產業發展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生態規劃等,找到各項規劃內容的平衡點,從而實現各類規劃有機融合。第二,對于多項參考因素進行融合分析,如參考農田保護要素、基礎設施分布要素、生態環境分布因素等,對其進行綜合性分析,使各類內容能夠沿著更加協調的方向發展。
為了確保記得住 “鄉愁”,因此在實際應用發展中,也需要滿足特色發展原則。在具體應用環節,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第一,對于鄉村發展的特色景觀進行綜合分析,將優勢作為特色發展的主要方向。第二,對于鄉村發展的文化差異進行綜合分析,保留村莊特有的鄉土文化,與原生態村居風貌結合起來,形成各美其美的鄉村特色風貌。
除了上述提到的應用原則外,在鄉村建設規劃中也需要遵循多方參與原則,其具體內容包含以下幾點:第一,發揮村民主體作用,吸收鄉賢、能人加入規劃工作團隊,采取村民會議、實地調研、入戶隨訪、網絡征求意見等多種方式和村民保持密切聯系。第二,充分征求專家和部門的意見,提高鄉村建設規劃科學決策水平。
通過做好產業發展工作,有利于土地資源的充分利用,促進鄉村經濟的有序發展。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基于鄉村目前發展情況、國土空間分布情況來對鄉村產業結構進行側改調整,確定村莊的主導產業,協調各產業結構的所占比例,使鄉村經濟可以沿著產業化的方向發展。第二,在產業發展規劃中,考慮特色產業發展、產業融合發展、農產品品牌打造、經營主體培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等產業發展策略,推動產業空間復合高效利用。
通過 “三區三線” 的確定,可以提升土地的集約高效利用,改善鄉村居民的生活條件。在具體的規劃中,第一,需要確保農田供給的充足性,確定農田的邊界線,邊界線內的農田部分,不允許私自進行征用,同時也需要做好農田保護工作,避免建設過程出現污染問題[1]。第二,對于農村用地的具體使用進行合理管控,需要做好規劃內容和國土空間的銜接工作,并且也需要對各類用地的存量情況做好規劃,這也是后期進行土地存量靈活調整的基礎條件,同時也需要明確各類用地的應用順序,確保土地資源應用價值的充分發揮。
通過加強生態環境整治,有利于提升鄉村建設后的生態效益,確保鄉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前期受到排水設施、環衛設施完善度的影響,鄉村所受到的污染相對嚴重,因此在國土空間背景下,也需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具體內容如下:①對于鄉村水體污染進行治理,清除水體污泥、生活垃圾等,同時采取合理措施來降低水體中的富營養化,使水體環境可以恢復到初始狀態。②加強生態化建設,對于當地的生態環境進行進一步優化,并且也需要做好綠色植物種植的相關工作,提高鄉村生態化建設水平。
通過做好鄉村分類引導,可以確保鄉村建設工作的有序進行,提高鄉村規劃內容的針對性。基于國土空間調研工作可以了解到,鄉村因為所處區域條件和環境的差異性,在對其進行規劃時所需要注意的內容也存在著差異。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可以借助區域條件和經濟基礎條件的差異性來擬定引導計劃,在引導計劃中也需要明確產業結構占比、污染治理方式、基礎設施規模等內容,表現出不同應用情況下的差異性,同時也需要做好內容的動態調整,使鄉村可以沿著特色化方向順利推進,確保鄉村經濟的穩定發展[2-3]。
綜上所述,做好產業規劃工作,有利于鄉村經濟的發展,做好鄉村用地管控,可以提升土地的集約高效利用,加強生態環境整治,有利于提升鄉村建設后的生態效益,做好鄉村分類指導,可以確保鄉村建設工作的有序進行。依托于國土空間規劃背景,對于鄉村建設規劃內容進行優化,對于推進鄉村振興有著積極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