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以“云享商業航天,引領數字經濟”為主題的第六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武漢舉行。國內相關部門和機構的200余位領導和專家現場參加開幕式和主論壇,部分專家和來自9個國家的外賓參加了線上舉辦的4個專題分論壇。論壇全面分享商業航天“十三五”技術和產業成果,共同探索“十四五”及未來發展路徑。
袁潔(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商業航天作為航天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將在實現我國航天夢、中國夢的偉大進程中,發揮重要的歷史性作用。航天科工集團作為國家戰略性高技術創新型企業,緊密圍繞建設世界一流航天防務集團公司戰略目標,多年來在空間運輸系統、衛星及有效載荷、空間信息應用等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為多個國家級航天重大工程作出突出貢獻。未來,航天科工將進一步發揮中央企業主力軍作用,不斷向航天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與國內外同行加強合作、攜手同行,將商業航天產業發展推向新高度。
王忠林(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在抗擊疫情的重要時刻,廣大的航天工作者和企業界的朋友們與武漢并肩戰斗,共克時艱,作出了重要貢獻。隨著多項國家戰略聚焦實施,和中央一攬子支持政策的落實落地,武漢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這也為廣大的商業航天企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空間。武漢將提供一流的服務,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大力推行一網通辦,一城通管,為推動商業航天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楊保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商業航天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力量。作為商業航天的先行者,航天科技集團在整星出口、衛星運營、地面設備制造與服務等業務領域均保持著較高的增長,并通過捷龍系列運載火箭、“高景一號”、寧夏一號遙感衛星等商業項目,在商業航天領域進一步拓展業務范圍。
符志民(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總工藝師):“十四五”時期,航天科工將著力推動國際合作,堅持拓展商業航天技術和產品的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向以“一帶一路”國家為代表的全球用戶提供更多的商業航天服務,助力建設全球互聯互通的“天基絲綢之路”。
明文龍(武漢市經信局總工程師):武漢市與航天科工在網絡信息及網絡安全、量子技術、激光等多個領域合作日益密切,產業空間越來越廣闊。同時,武漢市加強航天技術創新,在3D打印、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前沿技術的引領下,探索新技術、新場景與商業航天的融合,通向太空之路,產業生態越來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