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
重慶市涪陵第十五中學校 重慶 408000
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教學發展的要求,是時代發展的必然,更是學生走向社會的必備能力。初中階段是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時期,但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卻阻礙了學生的發展,抑制了學生能力的提升。所以立足地理課堂,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每位地理教育工作者的重點研究課題。
所謂的人地協調觀是指學生對人類與自然地理環境之間協調關系的正確認識與理解,而且是為人類與自然地理環境之間和諧發展做出努力的思想觀念。學生只有樹立正確的人地協調觀,才能理解地理環境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對實際生活中出現的人地協調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意見。
我國由于經濟社會的發展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使得人們的日常生活受到環境的影響非常大,地理教師一定要借助實際生活中的具體事例,讓學生了解自然災害形成與發展的過程,讓學生理解人類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因果關系,以此來引起初中生對人類與自然地理環境關系的思考。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某地區因亂砍濫伐引起風沙問題這一生活實例進行探究,分析其原因并讓學生提出治理方案,使得學生的人地協調觀得到培養。
初中學生對世界的認識主要通過學習地理知識進行,因此初中地理是學生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此外地理與其他學科相比,與我們的生活連接的更為緊密,地理學科同時涉及人類活動與地球環境的研究,所以地理同屬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從上述分析可知對學生進行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首先,必須引導學生掌握地理相關基礎知識、原理。初中地理知識多且雜,學生要掌握的知識也較多,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知識、人文地理知識以及信息地理知識,學生在學習這四個方面的知識后可構建適合自己的認知結構,同時還可加深學生對地理各要素之間的認識。其次,學生在學習地理知識時應掌握基本的地理技能,主要包括空間視角技能、地理觀察技能以及地理調查技能等,在掌握這些技能以后,學生可以靈活運用所學地理知識,進而解決在現實中所遇到的問題。
教師在開展地理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課堂活動的作用。高效的課堂活動可以使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地理文化素養。因此,教師在開展初中地理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適當開展科學合理的課堂活動作為教學補充,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地理思辨能力。
比如,教師在教學關于氣象內容的地理知識時,可以為學生講解不同大洋和不同大洲的氣候特征,以及我國的主要氣候特征等。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生活環境中的四季變換對其進行分析與理解。此時,學生會回憶起在不同的季節中不同的氣候環境和氣候特征。另外,教師還可以結合課堂活動評價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地理知識的教學與引導。這一方法是一種隱性的教學方法,主要在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在此教師可以將之高效的應用起來。初中地理課堂上學生情感教育的實現,與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行為有著直接的關聯。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很容易把自身的情感傳達給學生。以鼓勵為主的正向評價更加有利于學生樂觀向上,對地理知識保持興趣; 而過多的批評會打壓學生的積極性,甚至讓學生失去信心。教師在評價學生的過程中,要看到學生與自身相比較產生的相對進步,而不是用死板的標準去衡量所有學生。通過靈活多樣的評價機制,看到學生的閃光點,鼓勵學生成長。
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應用能力,初中地理老師要盡可能引導學生構建知識系統,借此來整合課堂所學的地理知識,其不僅有助于使學生形成更加清晰明了的知識體系,而且有助于強化他們對課堂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在具體的教學方面,初中地理老師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直觀性優勢來呈現知識體系,其可以用樹狀圖形式來為學生展現所學的地理知識點,這樣的方法不僅有助于使學生更清楚地回顧所學的所有知識點,而且有助于引導他們總結地理知識并提升學科素養。除此之外,在完成每個章節的學習任務之后,老師可以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來總結章節知識點,其有助于激發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分析匯總能力,而且有助于使他們更加靈活地應用課堂所學的地理知識。
地理實踐能力是指人們在戶外實踐、地理調查中所具備的地理素質。在地理實踐中,合作探究發揮著重要作用。合作探究大體上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要求學生要積極合作,互幫互助,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學文化知識和素養,另一方面要求老師能夠作為學生的榜樣,積極合作,努力學習別人的優點,積極聽取其他老師的意見與建議,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爭取在自己教學的過程中讓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都能夠認真聽講,積極主動地回答老師的問題,積極主動地與老師進行良性互動,以提高老師教學的效率以及學生學習的效率。由此可見,合作探究不管是對于老師還是對于學生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教師要積極主動地探究合作學習的新方法,以身作則,增強學生的互幫互助的精神,來提高教學的效率。
綜上所述,為有效提高初中地理教學質量,教師需樹立立德樹人的教育意識,掌握地理學科的核心素養內涵,在此基礎上科學的開展教學活動。并創新教學方法,擴展教學途徑,滿足學生學習需求,以先進教學方法為紐帶,拉近學生與地理知識的距離,加之科學、有效的教學評價,使學生得以自覺培育其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在助力教師完成育人任務同時,達到提高初中地理教學綜合質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