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紹乾
山東景芝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山東濰坊 261000
在當前,我國絕大部分項目的施工規模較大,要求各專業的工作人員積極參與到建設過程中,要求工作人員全面落實交接的工作。但在正式施工階段,一些交接的工作都只是草草了事,不能確保安全。承建單位現場的管理人員、施工人員不夠重視安全生產,比如:在施工現場一些單位并未嚴格依據規范要求搭建腳手架,使得存在施工作業安全事故隱患,這些問題的存在主要是由于現場安全監管的工作不到位造成的。
雖然施工材料采購費用占建筑工程項目總費用的三分之二左右,但個別承建單位負責人卻不夠重視建材采購費用管控和成本核算的控制,造成投入成本超支、施工質量差的情況出現。有些施工管理人員誤認為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僅僅是造價人員的工作,和自己的工作沒有直接的聯系,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核算的難度,影響成本計劃的開展效果,造成投入成本的浪費。
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需根據工程項目的具體情況,建立完善的施工質量管理體系和保障制度,提升建筑施工質量。總的來說,建筑施工現場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復雜性,易受到圖紙變更及材料供應等因素的影響,這就需要提升管理方法的科學性,健全現場的管理機制,嚴格按照國家的各項規定執行,建立不同階段的目標,對主體工程做好落實,加強監督工作的開展,對不符合規范的行為及時制止,對企業內部的結構組織進行全面優化和調整,并建立考核制度,確保該制度的公平性與公正性;從宏觀角度考慮,政府部門應不斷加強自身的監管工作,通過相關政策對施工企業進行約束。
為提升建筑質量與工作效率,首先,需要在技術層面上入手,通過引進先進的管理技術以及建筑施工技術,并定期針對施工問題開展培訓工作,對建筑管理人員以及具體的施工人員進行相關知識的培訓,從而灌輸給他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意識,并在實際運用中能夠根據環境和條件的不同進行施工技術和施工意識的轉變,保證施工質量和施工效率得以有效提升。另外在培訓工作中,還需要加強施工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讓他們明確了解安全施工的重要性以及對他們自身的作用和必要性,以保證施工工作人員能夠按照國家標準和規范進行施工。
第一,開展動態化監控。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從施工準備階段至竣工驗收等全過程都進行質量控制,發現質量問題,就在第一時間對質量問題進行處理。第二,全員質量控制。將質量控制工作與工作人員自身利益進行聯系,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獎懲機制,使得員工在工作中保持高度責任感,使得其在工作過程中有足夠熱情,降低質量安全問題出現的概率。第三,嚴格落實工序質量的驗收制度,發現工序施工質量不合格時,必須及時整改,落實相關薄弱環節和隱蔽工程的關鍵節點的質量控制[1]。
首先,施工管理人員需要及時和監理人員取得聯系,借助監理人員的安全管理控制方案和動態化安全管理控制方法進行管理,必須將安全生產責任制度落到實處,不定期開展特種作業(登高、電工等)安全教育培訓會議,采用三級安全教育標準,降低一切不安全行為、不安全狀態、不安全條件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影響。完善應急措施和安全檢查工作,必須做到動態化監督管理,及時溝通和交流安全檢查信息,在安全管理過程中必須做到有針對性、可操作性、具體性,全面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例如,在夏季提前做好高溫、雷雨天氣的應急方案和安全檢查工作。以某建筑工程為例,在施工場地,技術人員、安全管理人員、質檢人員認真討論了夏季高溫雷雨天氣安全檢查工作的具體執行內容。
提升房建工程施工人員的專業素質對提高房建工程的整體水平有著很大的影響,如果要提高房建工程施工水平,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施工人員的專業素質,如果專業素質不過關,很可能會導致施工效果不理想。在房建工程施工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細節的錯誤,需要施工人員及時發現并改正,施工人員要在專業上多下功夫。施工人員要樹立學習的意識,自己用空閑的時間學習一些基本知識,同時相關部門可對施工人員進行培訓,讓其專業知識更扎實、牢固,并在工作中靈活運用。
建筑企業需要完善施工現場管理制度。具體而言,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能有效推進現場管理工作的落實,還能選擇具有一定理論知識以及實踐經驗的人員進行現場管理工作。通過完善施工現場管理制度能有效提升所有施工人員對于施工工作規范性的重視,并嚴格落實各項規范與標準,落實相關的管理體制,保證建筑工程的良性運行與發展,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2]。
施工工藝的主要途徑是借助其監管制度,對管理工作進行強化,選用科學合理的方法進行質量方面的檢測,盡可能保證各環節和建筑構造都可以滿足工程施工質量的標準。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現場管理十分重要,是建筑行業發展的關鍵。這就需要在管理過程中明確施工現場的管理要點,完善施工管理體系,提高材料質量,做好機械設備的現場管理,提升房建工程施工人員的專業素質,制定和項目相符合的施工方案,做好施工現場的全面管理,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施工項目的整體質量,進而為建筑施工企業獲取最大的效益[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