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翠
中國中原對外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 200233
法律法規是工作開展的基礎和依據,要建立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質量保證體系,必須對法律法規熟悉,了解法律法規的差別。本文結合工作實踐,淺談軍工核安全設備制造法律法規和民用核安全設備制造法律法規的區別,為軍工核安全設備制造和民用核安全設備制造提供借鑒[1]。
根據國防科工局要求,軍用核安全設備(非軍隊使用)制造依據的法律法規為:
(1)中華人民共和國核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七十三號;
(2)國防科技工業軍用核設施安全監督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令第1號;
(3)軍工核安全設備監督管理辦法《科工核應安〔2015〕544號》;
(4)國防科技工業軍用核設施質量保證規定《科工法〔2005〕311號》;
根據國家核安全局要求,民用核安全設備制造依據的法律法規為:
(5)中華人民共和國核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七十三號》;
(6)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核設施安全監督管理條例(1986年10月29日國務院發布);
(7)民用核安全設備監督管理條例《500號令》;
(8)核電廠質量保證安全規定《HAF003》。
其中《國防科技工業軍用核設施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和《民用核設施安全監督管理條例》適用的對象直接為核設施,對于設備制造企業使用的是《軍工核安全設備監督管理辦法》和《國防科技工業軍用核設施質量保證規定》或《民用核安全設備監督管理條例》和《核電廠質量保證安全規定》,故下文對《民用核安全設備監督管理條例》和《軍工核安全設備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544號文),《國防科技工業軍用核設施質量保證規定》(以下簡稱311號文)和《核電廠質量保證安全規定》進行對比。
544號文要求軍工核安全設備清單由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以下簡稱國防科工局)在軍工核設施安全許可證件審批過程中確定。500號令要求民用核安全設備目錄由國務院核安全監管部門商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并發布,目前執行的是2016年的第一批設備目錄,不因核設施而變化[2]。
544號文無5年以上業績要求;500號令明確5年以上業績要求。
544號文明確要求確需分包時,應當選擇適當的單位,并在相應許可申請文件中就分包事項、分包單位及分包管理情況予以說明,經審查批準后方可實施。民用:500號令中未明確,實際執行時同軍用做法[3]。
544號文要求營運單位向科工局備案,供應商不需取得許可或登記證書;500號令要求由境外企業設計、制造、安裝和無損檢驗向核安全按照HAF604要求注冊登記。
因軍用技術規格書一般由營運單位提供,在申請制造和安裝許可時對關鍵工藝分包項目已經描述,另外,軍工項目一般是一事一議,在質保大綱中已經清楚描述分包內容,故軍用與民用相比,不需在制造活動備案時額外提供技術規格書和分包項目清單。
311號文要求營運單位和承(分)包單位應編制組織機構圖和職責分配表。HAF003無此要求。
311號文要求營運單位和承(分)包單位應制訂和實施質量保證人員的培訓和再培訓大綱;HAF003無此要求。
311號文在工裝和測試器具控制中對工裝提出具體要求。HAF003未明確此要求。
因軍工產品大多保密等級較高,311號文在場地與環境控制明確要求安全保衛工作。HAF003未明確此要求。
311號文強調過程控制,HAF003強調工藝過程控制。
311號文在質量控制監督中明確提出質量控制監督要求;HAF003未明確,但實際執行過程中一般已經實施質量控制監督。
311號文明確要求要對質量趨勢分析和質量保證趨勢分析進行控制。HAF003未有明確要求。
311號文中的內部審查、HAF003中的管理部門審查內容基本一致,應注意不同名詞的變化。
軍工核安全設備制造取證一般是營運單位(業主)取得許可證后,業主會與科工局商定一個取證設備清單,在與制造廠簽訂合同后或意向很明確后,制造廠向科工局取固定設備的制造許可(即一事一議),若制造廠一個時期內軍工設備制造任務較多較集中,可以向科工局申請多設備的制造許可。民用核安全設備制造企業的設備制造許可證與具體的營運單位無明顯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