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睿,張太芳
(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甘肅 蘭州 730060)
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產業的快速發展,促進了智能終端的廣泛應用,極大的方便了人們的生產生活。2015年,為了緩解企事業單位對移動應用開發人才的急切需求,教育部增設了移動應用開發專業,目前已有123所高職院校開設了此專業。《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確定了職業教育是類型教育,并設計了“1+X”證書制度。前三批公布的93個“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中信息類有22個,與移動應用開發專業相關的證書有Web 前端開發、大數據應用開發(JAVA)、數字媒體交互設計等10個[1],職業院校根據自身的專業特色和行業背景選取多個證書進行試點。
由于5G技術的應用,通信速度有了極大的提高,出現了無人駕駛、智慧醫療、實時控制等新的應用場景。調研發現,我國大部分規模以上石油化工類企業生產自動化程度高,工業互聯網和智能終端的應用比較廣泛,基本實現了智慧制造[2]。
在石化類企業,移動應用開發專業的學生主要從事基于智能終端的化工單元操作、控制系統維護及生產信息管理工作,企業對具備石化行業背景知識的移動應用開發人才特別青睞。大部分高職院校培養的移動應用開發人才應用場景不明顯、技能不突出,無法滿足企業的個性化需求[3-5]。
根據高等職業學校移動應用開發專業教學標準和“1+X”職業技能中級標準要求,結合石化行業對移動開發類人才需求特點,重新修訂人才培養目標,改革人才培養方案,優化理論與實踐課程體系,并將相關的技能要求植入到專業人才培養規格中,實現書證融通的人才培養模式。
組織專業教師到國內著名的軟件園區調研、學習最新移動開發技術,到石化類生產企業回訪畢業生、召開一線生產專家座談會,了解智慧生產相關崗位人才規格及能力需求,修訂移動應用開發專業培養目標,優化能力結構。
培養目標:培養在石化類企業從事智能設備的管理、使用、維護及APP開發的高技能專門人才。
專業能力:
①熟悉基于智能設備常用化工單元操作;
②熟悉基于智能設備過程控制系統的維護;
③掌握關系型數據庫的操作及管理技術;
④掌握Web前端開發技術;
⑤掌握Java Web程序開發技術;
⑥掌握Android應用程序開發技術。
調研發現,工業互聯網在石化類企業的應用已經非常普及,智能終端基本替換了常規儀表和部分控制儀表,儀表維修和化工單元操作崗位非常依賴智能設備,操作人員需要掌握移動應用技術。結合石化行業背景,對移動應用開發專業設置了2個就業方向,3個就業崗位(核心崗位1個、拓展崗位2個),見表1,拓展崗位主要體現基于智能設備對化工生產的操控能力。

表1 崗位描述
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培養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為目標,深化教育改革,堅持教育創新,探索移動應用開發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根據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和“1+X”職業技能中級標準要求,構建專業課程體系,見表2。針對典型工作任務設置的課程有專業知識、崗位能力和職業拓展三種類型。專業知識課主要用于培養學生的理論知識,在1、2學期開設;崗位能力課主要用于培養學生的基本職業技能和取證,在3、4學期開設;職業拓展課主要用于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拓展學生的就業質量,在5、6學期開設。圍繞崗位能力培養和職業技能取證,確定了7門核心課程。

表2 專業課程體系
通過引入“1+X”職業技能證書、優化課程體系、改革人才培養方案,提高了學生的職業技能,增強了企業對學生的認可度,提升了就業率和就業質量。
通過對移動應用開發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與實踐,不但提高了教學質量,也明顯提升了學生的計算機技術的應用能力和競技水平。2019年,學生在計算機技能大賽中,取得全國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省級一等獎3項,成績比較突出。
通過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與實踐,鍛煉了教師隊伍,提升了科研能力。近3年,教學團隊獲廳級教學成果1項、出版教材3本、發表論文12篇、承擔課題4項、建成4門省級精品在線課程。
新的人才培養方案在2018級開始運行,通過監測2年的各種教學數據,發現明顯提高了教學質量、促進了學生的就業率、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基于石化行業背景,引入“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對移動應用開發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