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宇
(威海市環翠區人才創新發展中心,山東 威海 264200)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發揮城市園林綠地效益及低碳應用是一項綜合性的綠色事業。城市園林綠地兼具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也是全社會的需要。如何科學、合理、有序、依法地利用綠色資源,提高創新技術手段,優化結構,培育穩定的綠色城市生態系統,成為擴大城市園林綠化規模的重要研究領域。城市經濟發展與城市園林綠化形成互為基礎、相互促進的新態勢,中華文化瑰寶中的古老園林,也為新時代園林的發展貢獻著巨大魅力。隨著氣候問題的日益嚴峻,低碳城市逐漸成為未來城市發展的新方向,園林綠化也隨之成為引領低碳城市建設的主力軍。
我國《城市綠地分類標準》中,根據綠地的不同功能,常見的分類為:公園綠地、防護綠地、生產綠地、附屬綠地和其他綠地,共五大類。綠地,是可以生長綠色植物的土地;探索城市園林綠地效益,要清晰地研究城市綠地系統,包括園林植物種植地和園林綠化用地,園林植物不僅可以美化城市環境,還可以凈化空氣,擁有園林植物的公園,可以給人類提供休憩的場所;低碳城市,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各大城市保持在經濟發展的前提下,通過各種生態技術手段,保持整個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和人類社會的能源消耗處于較低水平,城市園林綠地是低碳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1]。
生態恢復在自然生態系統中和人工生態系統中均有不同的應用。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森林等自然資源退化現象嚴重,如何正確地評估生態系統及結構和功能的變化,加強生態保護,對城市綠地的可持續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森林生態系統、草地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城市河道系統、公路鐵路系統,在城市綠地的建設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國在生態恢復工程的實施過程中,立足科學,逐步完善理論,在實踐中探尋可持續道路。
城市園林綠地的效益是綜合性的,不是單一的,通常是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三方面綜合而來的結果,是集自然景觀和人文藝術于一體的空間形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產物[2]。
在經濟效益方面,城市園林綠地不僅以其優美的環境吸引外資投入,而且還可以提升市民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公園等綠化產品、服務、門票、問題綜合娛樂等直接收入,對城市的生態協調發展起著直接有效的推動作用。鄧新忠等[3]在長沙綠地經濟效益分析一文中指出,城市園林綠地的改善,可以吸引投資,促進高科技產業發展,從而促使土地增值、房價上漲,帶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城市知名度等。管寧生[4]在提高城市綠地生態經濟效益的構想和措施一文中指出,城市園林綠地不僅可以提高當地旅游的收入,還能從提高居民健康的角度,提高生產力,降低醫療保險等。
在社會效益方面,城市園林綠地不僅美化了城市的景觀,而且在功能方面滿足了居民基本的娛樂休憩場所。市民在城市園林綠地中休憩,逐步提高文化素質,這樣城市綠地在精神文明建設層面也做出了卓越貢獻,城市園林綠地的社會效益明顯。創造并改善城市景觀方面,城市園林主要作用在區域以及一些標志物等硬質景觀,還提供特有的綠化地段,供居民健身、療養、休憩等;城市園林還可以作為科教文化基地,開展舞蹈、體育、書畫等文藝活動,提高市民的綜合素質。
在生態效益方面,城市園林綠地可以有效的降低城市噪音、在凈化水體和空氣中起到關鍵作用、還可以改善城市小氣候、調節改良土壤、安全防護等功能。陳莉等[5]在應用CITYGREEN模型評估深圳市綠地精華空氣與固碳釋放效益一文中指出,城市園林綠地的功能多樣,其中不僅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而且可以吸收氯氣、氟化氫、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的能力。劉佳妮[6]對園林植物的降噪功能進行研究,發現城市綠地對聲波具有吸收和散射的作用。鮑淳松等[7]研究了杭州市城市園林綠化對小氣候對影響,發現夏季的城市園林綠地,有著非常重要的生態功能,不僅可以提高相對濕度、降低氣溫,而且在不同的植物類型降溫作用也有差別,其中,常見的喬木大于灌木和草坪。
低碳概念在我國城市園林綠地中的應用,集中表現在城市雨洪管理、城市濕地景觀營造、城市“冷島”的構建、生產性景觀的應用以及綠色出行的引導等。
我國的城市雨洪排水系統相對比較落后,都是排入市政管網或者周邊水體,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比較嚴重,同時還造成城市污水處理系統的壓力。一般情況下,人們只注意到雨洪季節的洪澇災害,而忽略了干旱季節的缺水情況。因此,在規劃建設城市綠地系統時,通過科學合理的設計,不僅可以達到儲水、凈水的效果,而且可以在排水和補充地下水方面起到關鍵的作用,從而緩解城市污水處理和給排水壓力,同時還能更好地美化環境,為城市居民提供舒適的生活空間,達到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步提升的作用。
我國的城市濕地景觀營造系統,近些年迅猛發展。在保護現有濕地免遭破壞的前提下,人工濕地系統的建立,將生態功能和游憩功能相結合,通過功能分區、設立保育區等手段,不僅可以有效減少人為因素對濕地生態環境的影響,而且還能使城市生態系統的功能最大化發揮。
我國城市“冷島”的構建,主要是通過增加園林綠地面積的手段來實現。因為綠色植物有遮陰效果,而且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可以降低城市地面和空氣的溫度,減小城市的“熱島效應”,從而形成明顯的城市“冷島”。人類的活動使城市用電量加大,碳排放加大,建筑和硬地的增加也是造成城市氣溫上漲的原因。因此,合理的園林綠地設置,可以大量減少城市耗能,為城市居民提供舒適的生活空間。
我國生產性景觀的應用,主要是指能起到裝飾性景觀的效果,又可以作為觀光、供能等,比如太陽能發電廠、新型的生態農業觀光園等。這些景觀并非大自然最初所有,而是人類活動和自然作用長期綜合作用的結果,是自然和人工的有機結合。太陽能發電廠和風能發電廠,是一個大地景觀綜合體。美觀有序的排列成為城市中獨特的人造美景或者標志性景觀,不僅可以提供能源,而且還能減少城市對生物能源的依賴。
綠色出行的引導,主要體現在科學合理的城市規劃中,城市機動車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非常大,其占有著城市總溫室氣體排放量中的一大塊比重,自行車、步行等方式都可以減少碳排放。城市園林綠地在規劃施工等過程中,如果可以構建科學合理的體系,就可以利用城市園林構建綠色出行廊道,為低碳城市的建設邁出一大步。楊陽等[8]在低碳園林相關理論研究的現狀與思考一文中闡述了低碳園林的研究起源與動因,基于相關概念和研究范圍的不確定,建議重新審視風景園林與“碳”的關系,立足低碳園林建設進行相關嚴謹的探索和研究。章銀柯等[9],在基于碳儲量測定的低碳高效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思路探討一文中,以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為例,測定了名勝區長期固碳量,為低碳高效園林綠化建設提供了理論參考。滕明君等[10]在低碳園林的生態學途徑一文中指出,要改善景觀布局、增加綠化量、建設近自然園林等措施,通過生態學途徑來完善城市低碳建設,而不能只停留在理論層面。丁贏[11]在淺談低碳園林景觀的設計一文中,闡述了園林景觀低碳設計的重要性,在低碳設計的原則下,提出了具體設計措施。舒也等[12]在低碳園林理念下的城市植物景觀規劃設計問題與對策一文中指出,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低碳理念影響著各行各業的發展,因此要合理規劃。王洪成等[13]在公園城市中的景觀街景空間設計一文中,提到了多極的低碳智慧途徑在低碳城市建設的重要性。徐建鋒[14]在低碳理念在城市園林設計中的應用分析一文中,提到低碳園林設計原則在世界范圍的影響。吳殿鳴[15]在居住區低碳園林綠地評價體系研究一文中,以蘇南地區為例,闡述了低碳園林是居住區綠地建設可持續性的重要原則。
當今越來越多的城市規劃都重視低碳,但真正能做到低碳城市,并不是短期就能實現的,需要經過長期的實踐,需要更多的科學研究,更需要全員的參與,在日常生活中盡量做到低碳環保。在土地資源有限的城市,建設一座整潔、生態、環保的新型低碳城市具有重要意義。其中,園林綠地是現代化低碳城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