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云
(云南省大姚縣石羊鎮林業和草原服務中心,云南 大姚 675402)
在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林業產業也是重要支柱性產業,對于人類社會的生存和發展意義重大。林業資源能夠維護地球生命,使生態環境得到優化與改善,為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提供可靠保障與支撐,林業產業不僅僅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對于生態環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一面優化環境,一面推動發展,所以,應當注重林業發展,共建生態環境狀況良好家園,這也是新時期交給我們的光榮使命[1]。
石羊鎮古稱“白鹽井”,位于云南省楚雄州大姚縣西北部,距縣城35 km,是原鹽豐縣城所在地,地處交通要道,是大姚縣城通往三岔河、三臺、鐵鎖三個鄉的必經之道,也是通往祥云、賓川、大理的咽喉之地。鎮域面積407 km2,轄14個村委會,19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7823人,其中城區6545人;有彝、白、哈呢、漢、回、傣、苗等多種民族。全鎮現有農戶6803戶,有鄉村人口26251人,勞動力17024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14329人。石羊地處低山溫熱峽谷地帶,最高海拔2300 m,最低海拔1400 m,年均氣溫在16 ℃左右,年降雨量700~800 mm,是典型的立體氣候。 擁有林地441345畝,其中成林經濟林果地72265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75畝。石養種植的糧食作物主要包括小麥、包谷、水稻以及豌豆等,還會種植板栗、烤煙、花椒、核桃以及蠶桑等經濟作物,是大姚縣人口相對集中,經濟較發達的鄉鎮。
石羊鎮總面積40073 hm2,林業用地面積28816.4 hm2,非林業用地11256.6 hm2,有林地19725.2 hm2,疏林地12.7 hm2,灌木林地9048.5 hm2,未成林造林地27.7 hm2,無立木林地2.3 hm2,非林地11256.6 hm2,全鎮森林覆蓋率為72%。據統計,到目前為止石羊鎮板栗種植面積55120畝,核桃種植面積182930畝,花椒種植面積55499畝,造林綠化成效顯著,森林覆蓋率持續增長。石羊堅持以板栗、核桃、花椒為主導產業的發展戰略,林業產業體系初具規模,發展后勁不斷增強。石羊鎮天然林資源得到全面有效保護,森林公安嚴格履行自身職責,屢屢主動出擊,狠狠打擊了破壞森林資源人員的氣焰,使林區保持良好的治安秩序。全鎮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制約石羊鎮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問題。
石羊鎮林業產業規模小,結構不合理,林果種植規劃沒有因地制宜,林業生產力低下,無法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石羊鎮以山區為主,農民長期過著靠山吃山的日子,但依然存在林無產業的問題,影響了林業產業化建設水平[2]。
石羊鎮積極爭取國家生態建設投資,逐年加大對林業投入,但是工程造林扶持資金仍然難以滿足基礎設施,進行生態建設能夠獲得投資的渠道十分單一,而石羊鎮尚未構建完善的林業投入機制,有限的林業投入難以滿足生態環境建設要求。
2020年石羊鎮烤煙任務是120萬kg,烤煙產業已成為石羊鎮的重要支柱產業。但烤煙烘烤需要消耗一定數量的成材林,隨著烤煙生產規模的逐步擴大,對森林植被的破壞越來越明顯[3]。烤煙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之間的矛盾日益顯現。
自林業改革以來,林業建設發展邁上了快車道,引發的林政案件以及林地糾紛數量不斷增大,使得林業行政執法工作更加突出,而相應的林政執法機構尚不完善。第一,石羊鎮林業站并未配置足夠的執法力量,限制了執法力度的提升。第二,執法水平低,無法保證辦案質量;第三,因受利益驅使,經常出現破壞森林資源的現象,難以搜集和取證。由于依法治林的范圍廣泛,情況十分復雜,想要保護森林資源不受到破壞,就必須保證林區穩定,推動經濟發展。當前,石羊鎮林政執法工作都是由大姚縣森林公安局提供協助,并未完善的林業執法機構,不能介入到重大林政案件的調查工作中去,無法對森林資源實施依法管理。
石羊鎮政府與林業部門應當認真分析市場需要,并結合資源條件與產業基礎,對林業產業發展政策進行有效利益,積極發展果樹栽植,促進收入增加,還要及時推出配套的扶持政策,把握產業發展重點,在加快推進的過程中注重機制創新,使相關產業獲得健康發展。同時,繼續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鼓勵與引導林農加強林業發展[4]。目前,石羊鎮擁有10600.8畝退耕還林面積,能夠為農民持續增收提供保障,使生態環境得以改善。第一,針對退耕還林政策,做好宣傳推廣工作,讓林農認識到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的意義,并能積極參與進去;第二,為退耕還林項目的實施提供技術指導,加強對林農的引導,讓其對退耕還林地進行嚴格管理,為農戶提供指導,并采取有效管護措施,使退耕還林建設成果得到有效鞏固。第三,對于一些因地塊狀況不佳,不適宜苗木生長的情況,及時對樹種進行更換,防止退耕還林面積減小。
石羊鎮林業要獲得發展,就必須依靠項目提供支撐,也就是要把握項目建設,使林業發展后勁得以增強。第一,認真把握現有項目實施。對于已經付諸實行的公益林、退耕還林以及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項目,應加強總結,做好宣傳工作,將情況反饋給上級主管部門,以獲取有力支持。如果項目正在實施階段,比如說中低產林改造項目,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其順利實施,并取得預期效益。第二,積極爭取新項目。認真分析石羊鎮林業發展現狀,做好項目規劃工作,并向上級爭取資金支持,了解林業主管部門的項目安排,盡可能地獲得更多的林業好項目。2012年石羊鎮林業站向上爭取實施天保公益林封山育林8000畝,其中荒山補植補造1024畝,2012年6月已組織植樹造林隊在規劃的1024畝荒山中進行了補植補造,點播松子76 kg,已于2012年11月份通過縣級部門檢查驗收。2013年石羊鎮林業站向上爭取實施天保公益林封山育林1萬畝,其中補植補造1137畝,2013年6月已組織人員對封育區內的1137畝荒山進行補植補造,云南松植苗造林9萬余株,已于2013年11月份通過縣級部門檢查驗收。
為了破解生態環境保護與烤煙產業發展之間的矛盾,石羊鎮按照“既要把煙葉烘干,又要使樹林變綠,還要讓煙農高興”的工作思路,積極推廣烤煙生產“以煤代柴”節能模式,效果十分明顯。石羊鎮成立煙葉種植專業合作社,對烤煙生產用煤數量等情況進行調查摸底,提前謀劃好燃煤調配方案,以解決燃煤供應問題;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制定出農戶每拉1t煤按260元的補助標準對煙農實行燃煤補貼政策,解決煙農烤煙成本增加的問題,并緩解了森林資源保護與烤煙產業之間的矛盾。針對林煙矛盾,石羊鎮林業站加大了對無手續砍伐林木、破壞森林資源行為的處罰力度,堅決杜絕亂砍濫伐現象發生。
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開展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工作,使其更加規范。對于林業站工作人員,都必須加強培訓,確保林業執法工作更加合法規范。同時,還要加快內部執法體系構建,對執法人力資源進行有效整合,防止出現各自為陣的問題[5]。嚴格按照林業法規與行政許可證,根據法律規定進行辦事,對破壞森林資源的活動給予重視,并予以嚴厲打擊,為森林資源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加強對農村生活燒柴“三定”的限額管理,做好農村能源建設,按時按質按量完成各年度下達的能源建設指標,近三年來累計完成太陽能項目建設900套,沼氣項目建設500套,節柴改灶300個,使得森林資源消耗過度的問題得以緩解。與此同時,還要加快建立管理機制,做好管理工作,林木采伐與運輸都必須按照相關制度執行,并對木材加工經營戶進行有效的監督與管理。
為促進石羊鎮林業能夠持續、高效、良性發展,今后必須根據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進一步分析石羊鎮林業的發展態勢和未來需求,增加林業項目投入,解決林業和其它產業的矛盾、加強依法治林,充分挖掘石羊鎮林業潛力,進一步完善和落實有關林業政策,改善生態環境,使石羊鎮的林業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