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泰恩
(云南省宣威市林業和草原局,云南 宣威 655400)
隨著時代的發展,基層林業站的工作地位越來越突出。為了響應和踐行“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各地均不斷加大退耕還林整治力度,基層林業站要求負責做好森林資源保護、基層綠化建設以及退耕還林工程等。另外,基層林業站還需負責林業執法、資源管理等多想工作。如今,國家對于宣威市基層林業站配備了相關設備,并給予補助資金,大力建設退耕還林工程,以期跟上時代步伐。因此,亟需對基層林業站在退耕還林工程中的作用進行深入探索。
根據林業工作站管理方面的規定,林業站的主要作用是促進林業資源、野生動物資源發展等,要求在特定的區域設定林業工作站,基層林業站指的是在鄉、村等基層所設定的林業管轄機構。如今,社會經濟發展迅速,人們對于林業資源開發和保護工作的重視度越來越高,基于此,基層林業站應不斷提升林業服務功能,充分發揮其在林業資源保護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基層林業站具有服務性、法律性等特征,是林業工程項目建設中的關鍵。基層林業站的職業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①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基層林業站屬于林業局分支機構,基層林業站的職權受到國家法律保護,不能受到侵犯;②基層林業站的主要工作職責是保護林業資源,要求根據國家規定對林業資源進行開發以及保護管理,避免森林資源損失;③基層林業站要求能夠為生態林業規劃建設提供服務,為林業資源開發以及保護提出科學指導。
宣威市位于云南省東北部,森立覆蓋率約47%,林業資源總面積為500萬畝,其中,商品林約220萬畝,公益林約280萬畝,另外,活力木蓄積約1432萬m3。
宣威市高度重視退耕還林工作,并根據中央會議要求,將退耕換了與社會經濟發展相結合,明確退耕還林工作目標,并制定完善的退耕還林工作方案,在具體的工作中制定并應用考核工作方式,以期保證退耕還林工作的順利進行。在宣威市得祿林業站退耕還林工作中,2019年所完成的退耕還林總面積為4107.7畝,另外,丈量下年度退耕還林土地530畝,義務植樹共13.2萬株,成活率約為92%[1]。
但是,在宣威市退耕還林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亟待改進,主要有以下兩點:第一,對于退耕地沒有進行充分開發和應用。政府有關部門倡導農戶種植農作物和林下中草藥,但是,由于受到資金限制作用,林下經濟發展效果與預期效果差異比較大。第二,在退耕還林工作中,經費缺口比較大。退耕還林工作范圍廣,并且工作任務繁重,現如今,宣威市用于退耕還林的經費很難維持后續工作的順利開展。
宣威市部分森林資源受到人為破壞,林地水土流失問題嚴重,地質災害發生率比較高。在宣威市社會經濟發展中,很多人已逐漸意識到為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必須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因此,宣威市大力倡導退耕還林。宣威市基層林業站在退耕還林工作中,應組織工作人員學習退耕還林政策,可將傳統廣播與先進的互聯網技術進行有效結合,大力推廣政策,使得所有人都能夠積極主動的投入退耕還林工作中[2]。另外,宣威市政府還應組織退耕還林技術人員參加專業知識培訓,通過采用現場調研的方式,編制退耕還林工作方案,在實地走訪中,將退耕還林政策傳達給各個基層林業工作站,保證退耕還林工作的順利開展。
退耕還林為國家政策,在具體的退耕還林工作中,宣威市應充分發揮宣傳和帶頭作用,在特定的范圍內開展退耕還林工作。基層林業站應發揮宣傳作用,堅持國家政策的引導,努力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另外,在具體的退耕還林中,要求根據實際情況對退耕還林工作方案進行優化調整。基層林業站必須將宣威市政府所指定的退耕還林規劃作為重要依據,逐步開展各項工作,保證退耕還林工作質量。基層林業站在宣傳工作中,可采用舉辦講座的方式對農戶進行宣傳教育,使得農戶能夠掌握退耕還林工作方面的知識,積極配合政府完成退耕還林[3]。
為了保證退耕還林工作效果,宣威市應及時發出補助,促進農戶收入的增加,基層林業站應對補助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管理。比如,宣威市來賓街道2019年惠農資金為8074137.5元,主要用于公益林補助、退耕還林補助以及陡坡地治理補助中,其中,退耕還林補助約為180萬元。基層林業工作站在退耕還林資金使用監督管理中,應組織相關工作人員進行系統性培訓[4]。另外,基層林業站還應與紀檢部門、監察部門相配合,對退耕還林監督管理制度進行適當調整,將具體工作落實到個人,在資金使用監督管理中,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保證農戶所獲得補助符合預期。
在退耕還林工作中,宣威市堅持專款專用,在資金使用方面采用轉賬付款方式,通過應用“一折通”,將補助資金直接發放給農戶。造林者在與原承包者簽訂合同時,要求詳細羅列合同內容,避免在補助資金分配、收益分配等方面由于合同條款不明確而引發糾紛。有些農戶自行參加退耕還林,對此,基層林業站應為其提供相應的補助。除此以外,基層林業站還應構建完善的監督管理制度,嚴格落實各項檢查工作,避免出現違法亂紀的現象[5]。
為了將退耕還林計劃方案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必須加強專業技術培訓。宣威市專業知識培訓計劃方案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點:①定期組織農戶進行培訓教育,為農戶詳細介紹退耕還林專業技術、退耕還林相關政策等,使得農戶能夠明確意識到退耕還林工作的重要作用,端正日常工作態度;②安排專業負責人員。在退耕還林工作中,由專人負責對退耕還林工作的完成情況進行監督,明確復耕農戶責任,要求復耕農戶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整改[6]。如果農戶整改情況不到位,則應收回補助,并根據相關條款對其進行處罰,如果農戶整改合格,則可亟需享受補助;③制定并應用完善的經營機制。對于所有參與退耕還林工程項目的農戶,要求保障其合法權益,要求農戶簽訂責任合同,持續供應相關服務。
國家設置基層林業站的主要作用是保護森林生態資源,基層林業站在日常工作中應將地區規劃作為依據,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保護措施,為林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在開展退耕還林工作時,基層林業站必須充分發揮自身工作職責,打擊危害生態資源的行為,為退耕還林工作提供幫助。
以宣威市得祿林業站為例,該基層林業站威力 有效落實退耕還林工作,積極開展以下工作方式:①對本地林業資源進行考察,制定群管群戶制度,合理劃分護林責任區,禁止砍伐珍稀樹木;②嚴厲打擊各類違法行為,比如亂砍亂伐、采砂采石等;③積極調整森林防火指揮所,在重點林區設置防火檢查卡,強化森林防火工作[7]。
為了有效解決復耕現象,必須加強宣傳教育,同時對退耕還林工程進行科學管理,具體應注意以下幾點:①對農戶加強宣傳教育,與農戶簽訂合同,保證退耕還林工作能夠持續有效的進行;②組建巡查工作隊伍,對復耕問題進行檢查,督促農戶整改;③鼓勵農戶種植藥材、適當放牧等,促進收益的增加[8]。
在宣威市未來的退耕還林工作中,具體的計劃方案:①科學規劃退耕還林工程,堅持適時、適地、適樹為原則,選擇適宜的樹種,將退耕還林工程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進行有效結合;②加強種苗供應管理,加強種苗采購管理,保證種苗符合退耕還林工程要求;③對退耕還林采取科學的后續管理措施,結合實際情況調整林地管護方案,推廣封山禁牧,提升退耕還林的保護效果。
以宣威市為研究對象,對基層林業站在退耕還林工程中的作用進行詳細探究。在退耕還林工作中,基層林業站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基層林業站在日常工作中,必須準確把握退耕還林工作重點,突出基層林業站的主體地位,大力宣傳黨和國家文件精神和政策規范,提升農戶退耕還林意識,積極組織專業技術培訓,保障退耕還林工作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