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杰
(商丘市恒通路橋發展有限公司,河南 商丘 476000)
路面施工是公路施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重視工藝和材料的合格性。SMA 瀝青混合料由粗細集料、礦粉材料、瀝青材料等組成,屬于間斷級配材料,水穩性和耐久性良好。材料構成成分中,礦石粉、纖維素和水泥瀝青等具有較強的膠結性,形成的瑪蹄脂可以包裹集料,使SMA 混合料抗水性能得到增強。
SMA 瀝青混合料是嵌擠密實結構類型,與其他混合物相比,摩擦系數較高。在使用的過程中,混合料的成分能夠相互融合,發揮出良好的性能,避免車輪出現打滑現象,增強車輛行駛的安全性。
SMA 瀝青混合料在高溫環境下的熱穩定性高,不易出現較為明顯的變動現象,會維持在一個大致穩定的范圍內。高速公路的車流量大,在溫度較高的環境下,對路面的耐高溫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與其他材料相比,SMA 改性瀝青黏稠性高,熔點也高,具有較強的耐高溫性。
依據《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F40-2004)的相關內容,重視SMA 改性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在設計的過程中,應遵循“三多一少”原則,粗集料用量多(70%~80%),瀝青用量多(6%),礦粉用量多(10%),細集料用量少(15%~20%)。采用馬歇爾試件體積設計方法,保證馬歇爾試件的VCAmix 小于搗實狀態下的粗集料骨架間隙率VCADRc,粗集料級配達標并相互嵌擠。以最小瀝青用量為基準,將馬歇爾試件的空隙率控制在規定范圍內,一般為4%,滿足VMA >17%,VCAmix<VCADRY。綜合采用肯塔堡飛散試驗、謝倫堡瀝青析漏試驗、水穩定性試驗、車轍試驗等,全面檢驗SMA 配合比設計。
從2 個方面入手。1)拌和設備:一般選擇型號規格達標的混合料拌和機,為了保證施工效率,單機產量應在320 t/h 以上,全面檢修拌和設備,保證各個部件的良好的運行。在施工過程中,定期標定拌和站稱量和溫控系統,使各自的精確度達到規定需求,為了有效地確定混合料的投放時間,應詳細標定出木質素纖維投放機。然后進行混合料的試拌工作,檢驗拌和站的性能是否達標,對混合料的質量嚴格把控。2)拌和過程控制:分散均勻木質纖維的,選擇拌和鍋,15s 為干拌時間,濕拌應加入瀝青,時間為40 s ~50 s。先用白料拌和,采用裝載機接料,對溫度進行檢測,使其達到規定范圍,然后進行黑料的拌制,保證首盤拌和質量。190℃~195℃為集料加熱溫度,170℃~175℃為瀝青加熱溫度,明確配合比要求,將SMA 混合料瀝青含量控制在最佳范圍內,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礦料顆粒都必須包裹在瀝青內,防止出現花白料[1]。
混合料運輸過程需要嚴加控制,需要將植物油與水的混合液涂刷在車廂內,比例為1 ∶3,有效地擦除剩余的液體。裝料的時候,應分為3 個階段,按照車廂前部、后部、中部的順序進行裝料,將高度保持大體一致,避免混合料出現離析現象。完成裝料工作周,需要將棉被覆蓋在上面,對出場溫度進行檢測,保證各項指標符合要求之后,控制車速的勻速,盡量避免出現急剎車和忽然加速的現象,防止混合料性能變異。裝料結束后,需要進行相應的覆蓋,一般選擇雨蓬,并在上面加蓋一層棉被,保證覆蓋的嚴密性。對車輛的出場溫度進行檢測,控制車速,必須使其均勻行駛,避免出現顛簸現象影響混合料性能。卸料前,應檢測到場溫度和,必須在溫度達標后進行卸料工作,以攤鋪機位置為基準,運料車停在其大約30 cm 處,保持適當的距離。
將橡膠擋皮設置在攤鋪機收料口前,對卸料進行控制,避免出現漏料和離析現象,使混合料的性能達標。螺旋布料器前擋板應焊接,需要使用鋼板,與地面保持一定的高度,避免骨料的滾落。攤鋪前,有效調整攤鋪機,檢查料門開度和刮板送料器,對其速度進行控制,保證能與螺旋布料器傳速合理匹配,加熱熨平板溫度達到100℃,強夯等級適中即可。攤鋪SMA 混合料的時候,對周圍溫度進行控制,一般應該在15℃以上,攤鋪溫度應大于165℃[2]。攤鋪機的數量應在2 臺以上,型號一致,梯隊作業,相鄰兩幅攤鋪的重疊距離為10 cm,收斗應及時,不能頻繁地收料,降低面層發生離析的概率。采取自動找平的方式,攤鋪機上面層采用平衡梁進行控制,同時使用鋼絲繩,對高程控制方式進行引導,安排合適的監理人員對鋪筑的厚度和平整度進行檢查,及時處理和解決存在的問題。攤鋪機攤鋪速度為3 m/min,前后間距控制在10 m ~20 m,以螺旋布料器高度為基準,適當抬高螺旋布料器內瀝青混合料的高度,高出前者2/3 為最佳,測量熨平板的擋板與瀝青混合料的高度,將其控制在同一范圍內。
碾壓采用振動壓路機或鋼筒式壓路機,先用低幅,再用高幅,勻速行駛,灑布少量的水分。對于溫度的控制,初壓大于150℃,復壓大于130℃,碾壓結束時大于110℃。在初壓的時候,壓路機需要緊跟著攤鋪機,對噴水量進行控制,全程在高溫狀態下進行,采用2 臺雙鋼輪壓路機,在半幅范圍內碾壓2 遍,保證整體的壓實效果[3]。應對碾壓的長度、頻率等進行控制和統一分析,速度的控制大致在2 km/h ~3 km/h,控制轉彎角過大出現的混合料鼓包現象,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復壓在全幅范圍內,以高頻和低幅各振壓2 遍,共計4 遍,消除路面出現的痕跡,提高路面的光滑性。終壓使用1 臺雙鋼輪機械進行收光,一般為靜壓的方式,一遍即可,如果效果不佳,可以再次進行碾壓,維持路面磨光面穩定。
在采購SMA 改性瀝青混合料的時候,應對施工項目的規范和流程進行控制,整合與分析區域市場調查的數據之后,選擇最佳廠商進行合作,保證材料符合施工需求。材料場地需要進行一定的控制,可以設置雨棚和排水設施,增加隔離墻,維持材料的性能。需要對堆料場的材料進行區分,碎石、土石等不能混合在一起,檢查材料的外形、成分、品種、含水量以及含泥量等,保證符合規范需求[4]。架空纖維穩定劑,在室內進行堆放,做好防潮防濕工作,保持其干燥性。在運輸改性瀝青的時候,應該保持溫度在150℃以上,保溫貯存溫度在140℃以上,存放時間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控制,嚴禁出現離析現象。
在高速公路SMA 改性瀝青混合料路面施工環節,應對壓實度進行檢測,增強后期運行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應結合高速公路的實際特點,通常采用2 種方式,第一種是核子密度儀,準確率高、測試周期長;第二種是鉆芯取樣,路面損害小,檢測速度快。在具體的應用環節中,相應質量檢測人員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選擇最佳的檢測方式,使路面的質量全面達標。完成碾壓作業后,應檢測SMA 改性瀝青混合料上層材料孔隙率,保證整體高速公路表層路面壓實度大于98%,符合施工的具體需求[5]。
在SMA 路面施工完畢后,應該適當處理路面接縫位置。SMA 橫向接縫應采用垂直的平接縫,在尚未冷透時,使用人工垂直和鑿巖機相結合的方式,將端部層厚不足的部分進行刨除,使工作縫形成直角,有效連接。平接縫的制作應采用合適的切割機,在混合料冷卻后開始鋪設,但不能使其結硬。在刨除或切割的時候,應沖洗干凈泥水,干燥后,使用粘層油進行涂刷,同時,應避免對下層路面造成損害。鋪筑新混合料接頭應使接茬軟化,壓路機的碾壓應按照先橫向后縱向的方式,在連接的基礎上使其平順,形成梯隊聯合的方式,防止縱向接縫的出現。需要注意的是,在前部機已攤鋪混合料部分留下10 cm ~20 cm 寬暫不碾壓,為后部的高程留出相應的基準面,將攤鋪層的重疊控制在5 cm ~10 cm,在跨縫碾壓的時候,采取熱接縫的形式,對縫跡進行及時消除。
綜上所述,SMA 改性瀝青混合料路面施工過程比較復雜,存在較多的風險,但是由于水穩性和耐久性良好,維修費用低,使用壽命長,因此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對原材料的特點進行詳細了解,檢測路面的整體性能,在確定工程等級、SMA 改性瀝青性能參數之后,集中管控施工的整個工序。另外,需要嚴格把關施工的各環節質量,組織機械嚴密施工,經過嚴格全面的管理,保障公路路面的施工質量。